題目看不懂、作業寫不出來該找誰求救!他創立隨問隨答「作業平台」,註冊人數飆破1.5億

2019-09-16 16:06

? 人氣

作業寫不出來、題目看不懂,連Google大神也救不了你的時候,Brainly或許是最適合選擇(圖/Unsplash)

作業寫不出來、題目看不懂,連Google大神也救不了你的時候,Brainly或許是最適合選擇(圖/Unsplash)

世界名著《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書中有句名言:「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對學生來說,如果真心想寫作業,全世界也會幫你完成嗎?

有間波蘭公司「Brainly」實現了這個願望:學生把作業題目上傳,來自全世界的「同學」就會幫你解答。Brainly創辦於2009年,是執行長Michał Borkowski與兩位共同創辦人Lukasz Haluch、Tomasz Kraus在大學時的創業點子。他們如何成為學生心目中比「Google大神」、「維基百科」還厲害的作業救星、吸引來自35個國家的1.5億會員,每月活躍用戶達4千萬,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社交學習」平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創新點:經營活躍社群解決全世界的學習困境,分析平台數據教老師該怎麼教。

本文四大重點:1. 比「Google大神」還會寫作業,創業半年迅速獲得百萬用戶。 2. 「先給才能得」積分機制提升活躍度、以「榮譽榜」為答題品質把關。 3. 用虛擬平台的大量數據改善實體傳統教育。 4. 積分成為認證指標,卻也被質疑「幫學生作弊」。

1. 比「Google大神」還會寫作業,創業半年迅速獲得百萬用戶

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種疑難雜症,我們習慣把問題丟給「Google大神」,大多都能得到解答;另一方面,市面上也有許多如Coursera、edX等知名的免費線上課程,為什麼Brainly仍一路成長到今日的規模?

Google固然厲害,但想找到對的答案,你得先提出對的問題。但寫作業之所以卡關,很多時候是連題目都看不懂;就算看懂了,如何從大量的搜尋結果中分辨出哪些可以用來解決問題更需要一定程度的背景知識。

此外,免費的線上課程主要是為了準備考試或學習特定科目,雖然學習架構完整,但學校作業有繳交期限,學生也不可能為了解一道題把幾個小時的課程影片看完。

於是,Brainly精準地解決「寫作業」的使用者情境:提問者上傳作業、解答者看題作答,約80%的題目上傳後都能在10分鐘內得到回應。

除了「精準」和「即時」,執行長Borkowski還補充了一點:「網路環境讓學生感到自在,不再因為害怕問問題而錯過學習機會。」 因此,Brainly在波蘭一推出,半年內註冊用戶就突破百萬,他們之所以快速成長,除了找到對的切入點,還要歸功於平台上大批活躍的用戶熱心提供解答。

2. 「先給才能得」積分機制提升活躍度、以「榮譽榜」為答題品質把關

想在Brainly發問,必須支付積分作為答題者的「賞金」,而獲得積分的唯一方法只有回答別人的問題。因為加入Brainly的學生大部分都急著把作業寫完,爭取積分的意願相對強烈,造就了一個非常活躍的的社群。

不過,該如何避免使用者為了賺積分而大量留言、降低答題的品質呢?

Brainly為每則回應設下了三道關卡:先用程式過濾垃圾訊息、無意義回覆,接下來讓使用者評分,剔除明顯的錯誤,最後由700多位專家志願者 (包括高年級學生、學校教師、教授等等) 檢視答題內容,視情況要求答題者補充詳細的解題過程或修正邏輯錯誤。歷經層層考驗留下的最佳答案才給予最多的積分。

每週、每月、每季還會表揚獲得積分最多的用戶,並邀請他們加入平台管理員的行列,一起提升答題水準,鼓勵這些熱心用戶做出更多貢獻。

3. 用虛擬平台的大量數據改善實體傳統教育

Brainly目前的收入來源主要來自廣告以及付費會員,約有15%的會員願意付2~3美元的月費享受優先解答、無廣告、無限量瀏覽等付費版功能。

不過,執行長Borkowski認為這樣的獲利模式無法長久穩定,他們得開始思考如何從Brainly累積了10年的大量數據中淘出讓投資人眼睛一亮的金礦。而從諸多訪談中,可看出Borkowski對Brainly的未來規劃大致有兩個方向:改善自己、提升用戶。

雖然用戶活躍,但目前在Brainly的平台上仍有約2千萬題作業沒有被解答,而主要原因是發錯討論區 (高中題目出現在國中討論區)、或是題目沒被對的人看到 (擅長數學的人不回答歷史題目) 。

因此,未來Brainly規劃引進「機器學習」技術,靠演算法預先把每個問題依領域、學程、難易程度分類,再找出擅長這類題目的用戶主動發給他們,進一步提升答題的回覆率和品質。

另一方面,從提升用戶的角度思考,經營團隊從數據中觀察到一些有趣的現象:土耳其的學生除了問問題,也把Brainly當聊天室和其他人哈拉、俄羅斯和波蘭的學生很用功,會主動瀏覽其他人的作業,把Brainly當成練習的題庫。此外,大部分國家的使用者介於13~19歲,但在巴西因為教育制度的關係,有許多25歲以上的使用者試著繼續完成高中學業。

從這些現象中,Brainly瞭解世界各地的學生對什麼類型的題目感到困擾?學生提問的方式如何影響答題的意願?或者是,對於同一道題目,哪一種解題過程獲得最高的評分?

接下來,再根據這些「洞見」與各地的教育機構合作,邀請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加入「焦點團體」,探究為什麼實體教學中缺乏這類有用的幫助?相關單位怎麼修正教學方式?相對地,家長和教師也會提供現場教學的實務經驗,讓Brainly試著把這些經驗融入平台,也因此使Brainly得以從「社交學習平台」擴展到「教育顧問」的角色。

4. 積分成為認證指標,卻也被質疑「幫學生作弊」

根據Borkowski的說法,Brainly的積分來自1.5億的用戶互評,也有志願專家的把關降低造假的機會。因此有些學生在入學考試時,會附上自己的Brainly積分排名爭取加分;許多教育工作者也用積分表現自己的專業,受肯定的程度就像是「教育界的LinkedIn」。

但相對地,Brainly也招致許多老師的質疑,認為Brainly只是一個幫助學生輕鬆作弊的平台。Borkowski也承認,他訪問烏克蘭學校時,曾親眼看到學生把考題上傳,提出積分懸賞徵求答案。

這些質疑的確有理,但換個角度想:學生願意花時間上Brainly互動發問而不是直接抄同學的作業,也算是具備學習動機的證明。再加上,學生也能從幫助全世界「同學們」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以土耳其為例,竟有高達1萬名用戶排隊報名專家志願者!

整體而言,Brainly創造的價值仍「利大於弊」。最重要的是,Brainly提供所有為了作業苦惱的學生一個平等機會,無論是地處偏遠、缺乏課後學習資源,都能藉著Brainly的服務互相幫助、教學相長。而他們的企業願景:「For students. By students.」正一步一步擴展到全世界。

文/陳蔚銘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創新拿鐵(原標題:作業寫不出來又找不到人問怎麼辦?這間波蘭公司集結全世界的腦力一起幫你完成!)

責任編輯/李頤欣

喜歡這篇文章嗎?

創新拿鐵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