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美術館裡的才叫「藝術」?東京這3種實用的古典工藝,讓「美」就在生活周圍

2016-09-27 17:00

? 人氣

東京的特色「民藝」獨具美感,走訪老師傅的工坊,將能深入探索日本傳統文化之美。(圖/寫樂文化提供)

東京的特色「民藝」獨具美感,走訪老師傅的工坊,將能深入探索日本傳統文化之美。(圖/寫樂文化提供)

到日本旅遊時,除了購物、賞美景之外,你還會安排哪些行程呢?好看的衣服到處都有,但來到日本,若沒有體驗最道地的「職人精神」,那就很難在其他國家看見了…

「職人精神」指擁有一技之長在身,且對於自己的作品有極大堅持。而日本老師傅對手作工藝的堅持,正是職人精神最真實的體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日本,民間日用品工藝被叫做「民藝」。1920年,由日本思想家柳宗悅提出,指大眾的日常用品,除了實用的價值外,更具美學意義。換句話說,不同於藝術品是為了「美」而創造,民藝品的美學價值,就蘊藏在實用性中。透過東京3種「民藝」,將能看見「職人」們如何讓美學從日常生活紮根,更能親眼見證這些流傳百年的工藝之美。

1. 江戶切子

晶瑩剔透的切子。(圖/寫樂文化提供
晶瑩剔透的切子。(圖/寫樂文化提供)

「江戶切子」就是雕花玻璃工藝品,至今已流傳快2百年,始終保持都城特有的華美氣質。現在在葛飾區一帶,仍聚集許多切子老店。走進為東京晴空塔通往瞭望台地電梯製作飾物的「清水硝子」,82歲的老廠長三田隆山正在燈泡點亮的工作檯前琢磨玻璃器皿。他,是目前東京已為數不多的切子名匠。

山田先生在15歲時為了扛起家計,到工廠工作,沒想到就此沉迷於「切子」,一做就將近70年。他分享,製作江戶江子時,要先在玻璃器皿表面畫出定位線,再一步一步磨刻,才能成就美麗作品。江戶切子的花紋複雜,每個工具又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想完成一個「經典」,需要極大心力。

作品在晴空塔被展示出來,聽到旁邊欣賞的人說「還是江戶切子最漂亮」,讓山田先生很自豪。「傳統工藝就是這樣一種東西,與其用嘴說,不如默默地堅持,很多事情就會漸漸沉澱下來。」除了把技術傳承給下一代,他也持續用心創作,期待讓手上的玻璃器皿,散發最透亮的光芒。

切子名匠三田隆三正用心雕琢。(圖/寫樂文化提供)
切子名匠三田隆三正用心雕琢。(圖/寫樂文化提供)

2. 東京銀器

東京銀器蘊含內斂美感。(圖/寫樂文化提供)
東京銀器蘊含內斂美感。(圖/寫樂文化提供)

上川宗照先生從小生於銀器世家,聽著「鐺鐺」的錘音長大。他在中學時期接觸銀器製造,至今已有55年經驗。坐落於東京三筋地區的「日伸貴金屬」,就是他實踐生活理想的地方。

剛接觸銀器製造時的他,每天拿著石頭打磨銀塊,卻找不到自己學習的原因。他23歲那年,有天父親外出,顧客卻急需拿到銀器,因此他只好自己做出顧客指定要的高爾夫球獎盃。雖然已經交到顧客手上,他卻仍擔心作品不夠好,遭顧客投訴。但最後,他不僅沒被投訴,還被父親誇獎。這個經歷給了他信心,也成為其銀器生活的重要開端。

獨當一面後,他一方面延續父親手工製作的堅持,即使需要耗費數月、甚至一年才能完成一個銀器,也絲毫不猶豫;另一方面,也開創自己的風格,將日本獨有的榻榻米編織紋運用於銀器雕刻,也自己製作加工工具,以符合創作需求,他說:「要先學會製造工作,這樣才算得上一個合格的銀器師。」

上川師傅使用的工具。(圖/寫樂文化提供)
上川師傅使用的工具。(圖/寫樂文化提供)

上川先生最喜歡製作的銀器是杯子。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銀製杯子可以增加飲料的風味,醋的酸味會變得柔和。他花費很多心思製作銀杯,「繼承家業固然重要,但能忘我地享受創作時光,才最讓人開心。」

用手工慢慢雕琢而成的美麗銀器,是老師傅多年經驗的結晶。
用手工慢慢雕琢而成的美麗銀器,是老師傅多年經驗的結晶。

3. 江戶指物

「指物」由一種名為「桑合桐」的樹木製成,兼具實用與美感。(圖/寫樂文化提供)
「指物」由一種名為「桑合桐」的樹木製成,兼具實用與美感。(圖/寫樂文化提供)

「指物」指的是單靠木柴自身拼接而成的木工製品,多數指物利用「桑合桐」這種樹紋潤澤的樹木來製作,而擅長加工桑木的技師,就被尊稱為「桑物師」。

「指物」是一種單靠木柴拼接而成的工藝品。(圖/寫樂文化提供)
「指物」是一種單靠木柴拼接而成的工藝品。(圖/寫樂文化提供)

在離淺草不遠的台東區,現代首屈一指的桑物師木村正有個小小的工坊。他自小住在廣島,小學時經歷核彈爆炸,雙親都死於那場意外。為養活家庭,在哥哥的介紹下,他成為當時指物界大師島崎國治的大弟子。對於指物,他說:「談不上樂趣,但島崎老師對我的照顧,讓我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像他一樣庇佑他人,這個念頭讓我堅持這項工作。」

從需要耗費約20年的木材乾燥,到木具成形後的上漆,木村先生一手包辦,全年無休。他畢生為指物付出,桑木彷彿已成為他的孩子,只要沒事,他就會和桑木待在一起,享受一個人的創作時光。20多年前,他曾收購大批桑木來創作,即使變賣能賺不少錢,但他只向那些想收購的商人說了一句:「就算丟掉也絕不讓給你們。」

木村先生最大的快樂,就是客人使用過他的作品後,跟他說很喜歡、很好用。「就算作品上沒有署名,內行人一看也能知道這是出自誰手。」與其說木村先生的職人精神是來自對桑木的熱愛,或許對人的「關懷」更是他創作的原動力。

老師傅「木村正」多年來用心雕琢每一塊桑木。(圖/寫樂文化提供)
老師傅「木村正」多年來用心雕琢每一塊桑木。(圖/寫樂文化提供)

本文部分內容經授權取材自寫樂文化《誠實的手藝:代代傳承的百年質樸美學,日本民藝手作之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

鐘敏瑜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