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睡不好、心情憂鬱,只是老化正常現象?專家警告:別輕忽!可能是輕生警訊

2019-09-14 07:30

? 人氣

喪偶、憂鬱、久病厭世、重大生活事件、沉重經濟負擔、獨居等都是老人自殺的原因。(示意圖非本人/ yosuke watanabe@flickr)

喪偶、憂鬱、久病厭世、重大生活事件、沉重經濟負擔、獨居等都是老人自殺的原因。(示意圖非本人/ yosuke watanabe@flickr)

長輩睡不好、胃口差、不愛社交,不是老化正常現象,小心憂鬱症找上門,增加自殺風險!根據各國研究顯示,老年自殺的方式較年輕族群所使用的方式更為強烈且致命性高。且分析歷年全國與台北市自殺死亡率亦發現,65歲以上自殺死亡率遠超過其他年齡層,呈現年齡越大死亡率越高的狀態,反映出銀髮族自殺行為具有高自殺意圖及高致命性。

喪偶、憂鬱、久病厭世、重大生活事件、沉重經濟負擔、獨居等都是老人自殺的原因。(圖/華人健康網提供)
喪偶、憂鬱、久病厭世、重大生活事件、沉重經濟負擔、獨居等都是老人自殺的原因。(圖/華人健康網提供)

憂鬱、喪偶、獨居都是潛在高自殺風險因子 長輩不吃、不睡、不出門要當心

台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周真貞主任表示,根據統計108年1-4月全國自殺通報為1萬1,099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9.5%;分析自殺通報個案特性,通報最多的年齡層為35-44歲(21.3%),而「65歲以上」自殺通報人次僅占10.3%(排名第四)。由此可發現,長輩的潛在自殺風險,經常被社會大眾所忽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事實上這樣的問題是有可能預防的!根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調查發現,有接受關懷服務的自殺企圖民眾之自殺死亡率會下降63.5%。周真貞主任指出,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老人憂鬱比率估計約12~13%,且根據相關研究發現,喪偶是銀髮族自殺的危險因子之一,特別是喪偶後的第一年更為嚴重。

除此之外,憂鬱、久病厭世、重大生活事件、沉重經濟負擔、獨居等都是老人自殺的原因。其中憂鬱更是老人自殺的一大主因,尤其是年長者當憂鬱出現不吃飯、不想出門、睡不好、不喜歡社交等情形時,往往容易被誤認為是「正常老化現象」,而錯失治療時機,進而增加其自殺風險。

年長者當因憂鬱出現不吃飯、不想出門、睡不好、不喜歡社交等情形時,往往容易被誤認為是「正常老化現象」,而錯失治療時機,進而增加其自殺風險。(圖/華人健康網提供)
年長者當因憂鬱出現不吃飯、不想出門、睡不好、不喜歡社交等情形時,往往容易被誤認為是「正常老化現象」,而錯失治療時機,進而增加其自殺風險。(圖/華人健康網提供)

另外,調查也發現,在企圖自殺的老人中,有高比例為獨居者,且在面臨自殺危機時,能獲得協助的比例較少。所以自106年起台北市便針對社區獨居長輩,每半年進行1次憂鬱量表(GDS-15)檢測,超過7分有憂鬱傾向者立即進行跨團隊轉介及介入。

根據信義區近3年篩檢資料分析,106下半年至108上半年超過7分有憂鬱傾向者由8.29%下降至4.19%,顯示經多元策略介入後,成功翻轉長者憂鬱!但是在每半年一次的篩檢追蹤中,仍有不少比例的獨居長者出現新的憂鬱問題,必須及時協助解決。

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推廣e達人班,陪伴長者擺脫憂鬱、重拾笑顏

有鑒於此,加上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發現,許多憂鬱長者要轉介至專業心理諮商是有困難的。因此,近兩年來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也結合社區各類資源開辦多元化的社區健康促進課程。其中健康肌力e達人長者健康促進班,更成為衰弱篩檢,或獨居照護中發現有憂鬱傾向長者進行社會參與的良好管道;能透過群體互動、健康促進課程、藝術創作及智慧型手機教學,增進長者社會參與及提升心理健康。

周真貞主任分享,其中1位71歲張奶奶就是特別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在課程第一天時,可以明顯感受到面帶愁容的張奶奶並不開心、互動性少,課程中甚至拒絕分享自己作品及拍照。但經過一系列智慧老化、預防衰弱課程後,整個人卻有很大轉變,在二個月後的課程分享,她不僅是第一個站出來主動分享自己作品『人生心電圖』的長者,更表示將來願意擔任志工、服務他人。

長者多參與社區活動,勤動腦、多運動、學習自己有興趣的事物,就是幫助他們回歸正常生活,避免成為罹患心理疾病高危險族群的好方法。(圖片僅為示意,非實際當事人)(圖/華人健康網提供)
長者多參與社區活動,勤動腦、多運動、學習自己有興趣的事物,就是幫助他們回歸正常生活,避免成為罹患心理疾病高危險族群的好方法。(圖片僅為示意,非實際當事人)(圖/華人健康網提供)

張奶奶是這樣分享自己創作『人生心電圖』的,她提到:「我參與課程前因為剛喪偶成為獨居,心情很憂鬱、只想待在家,是『灰暗的顏色』。參加活動後發現『只有獨立自己生活是沒有用的,我一定要走出來』,課程中認識許多同學、收穫很豐富,所以現在的心情是『開心的紅色』。」她的這番話也鼓舞現場的許多長者。

你我都是「自殺防治守門人」 早期發現、早期干預、早期協助有利預防

不過,在這些參加篩檢的長者中,多數仍是願意自行走出家門的長輩。但事實上你我身邊仍有不少潛藏不願出門,有自殺風險的憂鬱長者需要大家幫忙一起來關心!而「早期發現、早期干預、早期協助」,就是預防自殺的一大重要方法,周真貞主任也提到,事實上只要多用點心,不論是你我,都能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的一員。

建議民眾當察覺家中、社區老人有異常行為時,最好能即時通報,及早帶往醫院檢查或接受心理諮商服務為佳。同時也鼓勵長者多參與社區活動,勤動腦、多運動、學習自己有興趣的事物;亦加強整合社區資源提供長者多元化服務,適時幫助老人從憂鬱狀態走出來,就是幫助他們回歸正常生活,避免成為罹患心理疾病高危險族群的好方法。

文/洪毓琪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華人健康網(銀髮族自殺死亡率高居各年齡層之冠!防自殺這些憂鬱跡象要注意)
責任編輯/林安儒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