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不僅沒專業,很多時候連心態都不對!你知道「美工」和「設計師」的差別?

2016-09-19 16:19

? 人氣

每次其實談到這種問題我心裡都會抖三抖,除了這個問題本身之外,也同時包含不知道為什麼台灣設計總是對這類問題特別的在乎,也因為他們總是喜歡在網路上有著一堆一掛一坨的社群,因此本文也是歡迎轉發到各社團去,只要我提的心態哪一點有問題的,都歡迎留言、寫信跟我辯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因為標題帶到台灣設計沒有專業,但畢竟不好指名帶姓的罵,所以本篇文章不會以沒有專業為主軸,如果客官覺得需要我講得稍微清楚一點,那請參考我先前討論過的那幾篇關於新一代設計展的文章去看看,然後如果有興趣的朋友隨便拿幾個簡單的藝術史去考考你身旁的〝設計師〞,我敢打包票80%的人絕對答不出來,很多人甚至連羅特列哥的海報設計都沒真的好好看過。

本篇文章將著重在設計心態上的問題。

其實只要看一看那些設計師的臉書頁面或他們嘴巴常常掛著的話,大概永遠就是那幾個重點:

1.削價競爭

2.比稿制度

3.都是抄襲啦

這3個重點整天都出現在他們日常對話當中,想當然耳他們對這些事感到無比憤慨和狂怒,可能還會加入很多過去經驗交互編織成一段驚奇的罵人語錄,然後發布到所謂設計的網路社群去,之後引發撻伐,一群人就開始感嘆為什麼會這樣Blah Blah Blah...。

在一片罵聲中,所有設計者一定都罵過的就是「削價競爭」。

我還記得大約一年多前,有個不知道從哪裡畢業回來的一個男子,在網路上面發影片說自己願意用一百元接案做LOGO,並且保證會有一定的品質和水準,同時他也說明了自己的的真心誠意。

之後,這段影片就被我那群做設計的朋友罵得狗血淋頭,其中最多的罵聲就是說這個人破壞了市場的遊戲規則,這樣大家會很不好活,因為別人會用他開的低價未來壓低自己的的開價,然後說明會有很多老闆無法分辨品質或是怎樣的,最後就通通會拿一百元來給所有的設計當酬勞,反正這群設計就這樣不斷地發飆痛罵,但似乎都沒有想過這不過是再簡單的事情而已。

 

看看身邊都是自由貿易的結果,在自由經濟的運作下,將不再會有真正毛利高的事業能做,因為消費者將會去找更便宜划算的選擇,看看那些殺到見血的藥妝店就可以知道,連彼此特價的檔期都要稍微錯開,不過,是因為如果大家擠在同一個時間開始殺,就會殺到刀刀見骨最後誰也活不下來,這些現象本來就是各行各業都有,大家都在彼此競爭,當雙方的產品差不多時,當然會降價以企求交易能夠成立,最後整個市場會因為這種心態而逐漸調整到一個平衡的機制上,這就是所謂自由經濟長久以來追求的共利。而在一般的設計師做出來的東西都是大同小異情況下,請問要如何不進行削價競爭呢?

再來,整天會聽到被罵的東西就是「比稿制度」。

很久以前,我跟一個從事這一行的朋友討論到,有個比賽他是否願意參加或是否願意了解看看,在聽過我說明後,他上網抓了一些資料回家,大概過了幾天,這位朋友就打電話跟我說他不參加,原因是因為比賽是在比稿,而他認為這樣的制度只是迫害他自己的利益,那是我第一次知道甚麼叫做比稿。

原來時常會有廠商公開徵求甚麼東西的設計或是甚麼設計比賽之類的,雖然主辦單位收到了幾百件作品,在當中挑一件覺得可以用的,於是其他沒有被選上的設計就忿忿不平。

經過我仔細思考後,我發現這不過是正常現象,不是嗎? 我馬上想到就算我去便利商店想買一瓶礦泉水,各家廠商好像也是把水擺在那裏給我選,然後不斷的利用包裝和文宣告訴我喝了這瓶水可以壯陽,哪怕根本就是一瓶普通的水而已。

所謂比稿的問題從來都不存在,甚至這件事情就存在我們大多數的行為當中,哪一家廠商要吸引客戶時,不是要做出漂亮的宣傳影片或直接設立一個體驗中心讓大家感受產品的好?

這個年代哪怕要買個手機都要上網去做各種比價、比潮、比性能,最後才決定要買哪一個,不是嗎?

可能這個時候就會有人提出所謂的比稿根本都是假的,真正的問題是他們把比稿的東西拿去交給便宜的設計師設計,於是,就要跳到第三個問題上了。

「抄襲」,也就是整天被台灣設計師拿出來討論和痛罵的議題,一下這個可愛的吉祥物是抄襲哪個廠商的,一下這個圖樣是誰誰誰用過的、怎麼可以抄襲之類的話,聽起來似乎是個很有道理的事情,但問題馬上就來了,在哲學上來說,無法真正證明抄襲,只有在理性領域的學問才有機會說自己被抄襲,例如,科學研究之類的,如果是視覺或聽覺這類的創作很難說成是抄襲,因為只要後繼者說出三個不一樣的點就可以免於抄襲的法律責任,但要達成所謂的三個不同實在是太過容易,不是嗎?

如同我先前談到的經濟運作方式,每年哀鳳出新款的時候各家手機廠都會相互偷酸,一下你抄襲我、一下我抄襲你,反正互相指責互相罵,也只有專利能說說話,畢竟沒有辦法說有個立體聲算是個甚麼抄襲之類的,想想就知道這年頭定義抄襲實在是太難了,但為什麼有些人抄襲大家就覺得可以,有些人抄襲大家就覺得不行?其實我們不如誠實一點,就是看誰的支持者多或是誰的仇人多,最後就是誰說的聲音比較大,那個人就會在市場上活下來。

其實抄襲這問題老早就在藝術史上談論很久了,前陣子文章才談論過的趙無極和楊識宏能說後者抄襲前者嗎?我們只能夠說很像,但哪怕很像也不能說是抄襲對吧,甚至是當年俄女皇凱薩琳為了俄國的文化發展大量投資在藝術品購買,我還記得冬宮有一廳專門放置當年以為是蒙娜麗莎的假畫(而且其藝術價值非常之低落),但是,從真正意義上來說那些畫作都擁有自己獨立的價值存在,根本無法談到抄襲這回事。可能講到這件事情的時候就會有設計師出來罵我說有些比稿的比賽基本上來說就是選出第一名以後再讓主辦單位找個便宜的人力去抄襲,這項陋習其實我也略有所聞,但我接下來會說的東西就有機會解決這個問題。

3
1970左右 趙無極
4
2010左右 楊識宏

其實綜觀這三類問題都可以得到一個大結論,那就是台灣設計師大部分就只是代工業,做出來的東西沒有特色和招牌,所以可以被人砍價、比稿和抄襲,但設計師如果只是一個代工廠的話,那我覺得以上的行為是永遠都會伴隨這些不知長進的設計者身上。

舉例來說,削價競爭我提的那個用低價爭取曝光度的人其實很聰明,因為他正利用特價來爭取自己的曝光機會,然後,這些曝光機會可以讓他有更多的機會來累積名氣,換言之也就是自己的品牌。

今天在比稿制度下,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人死在沒有得名或得名後被抄襲,不就是因為沒有人知道你到底做了甚麼嗎?不要幻想自己平時很努力的樣子大家都知道,其實根本就沒有人在乎那些設計師平時在做甚麼,大家在乎的東西是你的東西有沒有品質保證或是有沒有其他人買單過,有了他人的保證,你的東西也會增加價值,所以從這件事情上面來看,品牌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

抄襲這件事情更明確了,如果設計師本身就是一個品牌的保證,請問一下誰會捨棄蘋果而去買那些雜牌但功能看起來一樣的手機呢?

當然是那些付不起價格而又想要東西的人,這些人根本也不會光顧第二次,因為他們對於品牌這類的精神價值是沒有任何意識的,而有趣的事是,台灣設計師竟然大多數人都選擇要做這群人的生意,這點也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畢竟誰會想要做那種沒有品牌忠誠度的產品呢?喔,必須要先有品牌,這件事情我倒是忘了,畢竟大多數台灣設計都把自己當作至高無上的創作者。

其實久遠以前我就覺得這圈子有點奇怪,我還記得當我第一次與這些朋友見面時,有個好心人提醒我不要稱呼他們「美工」而是必須稱呼設計師,這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是個奇怪的事情,我想像中的設計師應該要獨立發現問題之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台灣這一掛設計學校培養出來的人,卻從來沒有辦法真正獨立發現問題,更多的情況是他們培養了與業主一起討論事情的能力,之後想方設法解決一半的問題,甚至很多設計在溝通上其實也有著巨大的問題,很多的的溝通都需要第三者去幫忙,而自己最後處理的部分也僅僅是溝通後的結果,我比較想說的是,這應該不能算是設計師吧,應該就是傳統的美工工作才是。

我到現在仍記得當年我家在裝修時,沒有請哪個設計師來處理和規劃,而是我父親與木工師傅聊了很久,木工師傅講出了許許多多的想法,或是處理上的困難之後才達到雙方共識,當時的我實在是對木工師傅感到敬佩,因為他們對於自己的工作不但認真且專業,但當我長大後看到一群脾氣不好的美工人才總是自稱設計時,我也只能徒增三聲歎。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子迂的蠹酸齋(原標題:台灣設計不僅沒有專業,很多時候連心態都不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