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益分數輸台灣,日本人英文真的很爛嗎?先別笑,台灣人只是剛好沒碰上這些事而已

2016-08-25 18:02

? 人氣

說起日本人,似乎不少人會一秒想到「英文不好」,以多益測驗成績統計來看,也確實落後台灣。不少人抱怨日本人英文不好,到當地旅遊得靠比手畫腳,甚至遇過聽到講英文,拔腿就跑的日本人。可是,像日本這樣親美的國家,英文不好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考試導向教學 英語教學還落後台灣10年

長期觀察日本文化的網站マダムリリー在「日本英語教育的10大錯誤」(日本の英語教育がダメな十の理由)整理出了10點日本人難開口說英語的原因。其中一大原因就是以「考試導向」的教學方法,日本的英語教育過於重視細碎的文法觀念,在真正對話時卻根本派不上用場,加上少了實際演練的機會,自然導致「有話難言」的窘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此外,日本的英文教育學習起步也較晚,日本文部省直到2011年才在小學五年級引入英文課程,比台灣整整慢了10年。教師資質不足也是一大問題,文部省的統計中,符合英語能力目標(TOEIC730,TOEFL 80)分的教師,在中學、高中僅各佔28%和52%。

在日本,國小五年級才開始英語課程,起步比其他亞洲國家晚了許多。(圖/日本文部科學省)
在日本,國小五年級才開始英語課程,起步比其他亞洲國家晚了許多。(圖/日本文部科學省)

英文好難 拍子超過8萬個 難怪舌頭常打結

日語的發音方式也造成日本人學英文的先天致命傷。李兆中在《曖昧的日本人》一書中指出,日語的發音構成比外語簡單許多,拍子變化也非常單調,日本語言學家金田一春研究日語中的拍子,僅112個,為中文的3分之1,英語拍子則不少於8萬個,造成日本人先天上學習英語的困難。

由於發音習慣也會影響大腦的語言學習中樞,對外國人而言,因為本身語言結構複雜,學習結構較為簡單的日語時,即使腔調怪卻能發出正確發音;反之,日文母語者,學習外語時卻有極大的困難。

首先,日語在全世界的語言當中,是極具封閉性的語言。英、法語等語言,因殖民歷史,至今仍在許多非洲、中南美洲國家使用。同樣地,中文雖少了殖民色彩,卻也因為早期華僑因素,至今在東南亞國家也能發現其蹤影。相較下,日語僅在日本國內使用,也不與其他語言並立存在,此獨一無二的特質,造就日語在語言本質上的封閉性。

那些年外語正夯 英文差點篡位成日本「國語」

而日本人學習英文的歷史,也是段精采故事。日本重視英語的契機,始於明治維新時期。當時日本從封建制度解放,主張全盤西化,以達「富國強兵」與「文明開化」之效。學習西方語言,自然成為當務之急。幕末時期,日人緒方洪奄就意識到英文的重要性,開辦「適適摘塾」,以英語教授蘭學與西方醫術,

而日本學習英文之盛的代表人物,可追溯於明治初期,主張「日本劣等說」的森有禮。森有禮被稱作「日本現代教育之父」,早期曾留學英國,推崇廢除日語,並以英語為國語,雖因主張過於偏激而未被採用,言詞中卻可見當時日本對西方知識的狂熱崇拜。

森有禮早期留學英國,又有「日本現代教育之父」之稱。(圖/wikipedia)
森有禮早期留學英國,又有「日本現代教育之父」之稱。
(圖/wikipedia)

結識新歡「軍國主義」日本人曾經拒絕說英文

起初日本人把英文,當作擺脫亞洲,晉升列強的功利性工具。明治維新晚期,隨著日本躋身列強,國粹主義興起,西方文化開始受到鄙視。夏目漱石也曾說:

「一想到日本是個有自己頭腦的獨立國家,實施這樣的一種教育(指普及外語)就是一種屈辱,令人聯想到英國的殖民地印度。」

如此的國粹主義,強化日本人的自我主體意識,在學習西方文化的同時,重新審視自我的定位,並從中認知日本的特質與優勢。

1930-40年代軍國主義的侵略擴張時期,日本人的外語能力到了最低點。隨著日本在世界局勢中的地位,英語原本具功能性的符號意義喪失,崇尚英語也被當做崇洋媚外,很多學校甚至取消了英語課程。戰敗後,日本從世界舞台跌入失落的社會。這時,以英、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主宰國際社會秩序,因此再次促成日本對外國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幻想,再次創下英語的學習高峰。

日本文化研究專家李兆中曾說,「日本人的英語水平,沒有隨日圓的增值而提高,反而下降;沒有隨著國力的增強而發展,反而倒退,這大概是日本特有的規律。」可說是貼切地解釋了這樣的現象。

知道了這段歷史之後,下次在日本問路,如果遇到英文不太好的日本人,先別急著抱怨,不仿嘗試比手畫腳,打破語言隔閡,因為他們對他們而言,學習英文的「痛」真的就像「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