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失敗的父母,就會養出怕失敗的小孩!為了孩子好,應該放手讓他們「實驗失敗」

2016-08-17 10:47

? 人氣

如果媽媽從頭到尾就十分機靈,事先預防幼兒的這些「失敗」和「實驗」,就會抹殺幼兒的好奇心,這是讓人十分遺憾的事。這樣的幼兒可能會成為「聽話懂事的乖小孩」,但卻很難成為開拓全新世界觀的英雄。

我們不可以畏懼失敗。也不能老做著墨守成規的夢想。

人類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學會害怕「失敗」的呢?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期許自己成為好學生,只敢描繪千篇一律的夢想呢?明明幼兒時期,我們不會假設自己會失敗而畏縮,也不會有「像我這種人……」的心態,而裹足不前。當然小時候也不會追求事先確定的和諧(harmonie préétablie)。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實很遺憾的是,人類的腦之所以會有「失敗」很可怕、要當「好學生」、不要太好奇的刻板印象,大都是來自媽媽。

一個人出生的時候,帶著他人生中最多的腦細胞呱呱落地。

腦細胞,又稱為腦神經細胞,正式名稱是神經元(Neuron),主要負責的工作是認知行為─例如在認知影像的神經元群中,有專門認知「圓的現象」的神經元。也有專門認知「橫長現象」的神經元。二者同時運作時,就可以認知出「橫長的橢圓形」。

換句話說,我們的腦中塞滿了負責單純認知的腦細胞,多個腦細胞的排列組合,才能讓我們認知更複雜的現象。為了互相密切合作,腦細胞透過有無數分岔的神經纖維,交織出綿密的網路。

人類之所以帶著人生中最多的腦細胞誕生,應該就是為了要適應各式各樣的環境吧。

比方説兩歲半以前的幼兒,可以模仿全球各種語言的母音,只要有母語人士在幼兒面前發音給幼兒聽即可─幼兒可以感應到所有的母音。

然而可以認知所有的母音,換個角度來看就是「無法識別語言的發音」。比方說日語有五個母音,可以果決地分辨發音的人聽起來是「KuRoKaWa」的發音,在幼兒的耳朵中,可能會抓到多餘的母音,因而聽起來像是「U-KuRo-o-Kkua-uwa-a」。所謂的母音,就是利用肌肉的變化,發出音響時間較長的發音,所以的確可以抓到許多多餘的音。在這種狀態下,幼兒的發音聽起來就像是「u-Wan-u-Wan」,對大人來說,只不過是奇怪的吼叫聲罷了。

捨棄多餘的腦細胞,鎖定母語的母音時,人腦才能把周圍的發音聽成語言。為了快速掌握必要資訊,腦會由全方位的感度轉成具有方向性的感度,而且這種轉變並非只出現在語言學習方面。

如此這般,人類的腦細胞在出生後日益減少,到了兩歲半左右減到最少。取而代之的是不斷增加的神經纖維網路。

人類帶著自己一生中最多的腦細胞出生,然後大約在三歲前,透過捨棄不必要的部分,讓自己的感性更為敏銳,然後才能踏上「思考的旅程」。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站在腦科學的觀點來看,還真有它的道理,因為人的感性基礎的確奠基在三歲以前。

那麼為了讓自己的感性更為敏銳的兩歲小孩,在大人的眼中看來,當然就只是不斷地重覆毫無道理的「失敗」和「惡作劇」。

先是打翻牛奶杯;媽媽正忙著收拾時又打翻一杯飲料;把手上拿著的玩具丟出去,然後又為了要那個玩具而嚎啕大哭;真把玩具撿回來放在他手上,他又丟出去;不斷地抽出面紙盒中的面紙;把乾糧撒在地板上;在床單上鬼畫符……讓媽媽覺得煩得要死的這些行為,對幼兒的腦來說,其實都是「偉大的實驗」。

想想看,幼兒來到人世間也不過才短短一到兩年。他們幾乎不知道這個星球上的大小事。打翻杯子就可以看到一片乳白色的小海洋。然後媽媽手忙腳亂地去收拾殘局。再來一次還會有相同的結果嗎?小朋友可是躍躍欲試,想再實驗一次看看呢。為了知道人世間的秘密,幼兒們崇高的好奇心,可是不輸給諾貝爾得獎者呢。

如果媽媽從頭到尾就十分機靈,事先預防幼兒的這些「失敗」和「實驗」,就會抹殺幼兒的好奇心,這是讓人十分遺憾的事。這樣的幼兒可能會成為「聽話懂事的乖小孩」,但卻很難成為開拓全新世界觀的英雄。

聽話懂事的乖小孩,會打掃整理的小孩,考試總是考高分的小孩。為什麼父母總是想把自己的孩子養成那樣的小孩,我實在是不懂。如果想要這樣的功能,買台電腦來就可以了。

我在教自己的小孩時,總是抱著以下的想法:「與其去追求只要努力,誰都做得到的九十九分,我希望你找出只有你可以做到的那一分」。因為「如果媽媽要的是大家都稱讚的好學生,媽媽可以自己用人工智慧做一個!」(微笑)

如果媽媽是頭腦聰明又能幹、又愛乾淨的大美人,很遺憾的是養出來的小孩,通常都無法好好享受人生首次的「失敗」。

而且這些小孩的腦中,都已經根深蒂固地認為「失敗」是「應該要事先預防」的事。如果媽媽還是那種明明什麼事都還沒發生前,就會先把擔心掛在嘴邊的人,小孩就會認為「挑戰新事物」是一件不好的事,正義就是接受「父母(社會、上司)的指示」,學會忍耐,這樣的人生比較輕鬆。

給小孩過多的智育玩具甚或是幼兒教育,這種做法也讓我搖頭。

對大腦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想要、自己發現」。

舉例來說,「鈕扣穿過鈕扣孔的景象」,可以是在嬰兒的腦中建立空間認知的重要因素。可是前提是只有在嬰兒的腦做好接受的準備,自然而然地發現媽媽毛衣外套上的鈕扣,決定自己伸手去觸摸時,才能讓嬰兒的腦描繪出最新鮮的感性地圖。如果淪為智育玩具的一個過程,由父母帶領去操作鈕扣,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不等小孩的腦「自己想要、自己發現」,而是搶先提早給小孩命題,小孩就會喪失發揮好奇心的機會。

父母可能是為了孩子好,不希望孩子面臨「失敗」,熱衷於「早期教育」,這種做法很可能會剝奪孩子們的好奇心。

就這樣,大人們聯合起來一點一滴地削減孩子的好奇心,等到孩子進入青春期,卻又責怪孩子「沒有自主性」、「缺乏幹勁」、「欠缺好奇心」。當小孩還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啊。

放棄害怕「失敗」的母親吧!

因為這一連串的過程,腦如果在幼兒期就被隔絕在「失敗」的體驗外,長大後就欠缺好奇心,無法找到新的命題。而且很容易有大樹底下好乘涼的心態,缺乏霸氣。就算有才華,運氣也總是差那麼一點,老是無法得到應有的成果。

如果你也有這種傾向,很遺憾地是在你人生的起點,運氣並不好。不過現在埋怨父母也沒用了,因為父母也都是為了你好才這樣做的。

還好,不論面臨什麼樣的失敗,都可以重來。人類的腦可是唯一可以從頭再來的器官。

這種時候就在心中放棄你的母親吧。

這並不是叫你和母親斷絕關係。而是叫你不要再期待被母親稱讚、獲得母親認可,也不要再害怕被母親責怪。

你大概也習慣使用母親的口頭禪了,所以要先捨棄這種習慣。例如,「反正我不可能做到」、「我不是跟你說過了嗎?」「我明明已經很認真了」、「別丟別人的臉」、「那很難耶」等等。

如果你的母親已經年過五十六歲,她的大腦己經定型無法改變了。做為一個英雄,你只能為母親感到可憐,並心平氣和地告別負面思考的習慣。

如果一回到家母親總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不停地追問你的工作,你只要說「我不想在家談公事。在媽媽身邊我只想好好放鬆。媽媽就在旁邊守護我吧!那樣就是對我最大的幫助了」,這樣就夠了。(強調的部分足以讓母親住口)

想要逃離希望養出好學生的媽媽,你就不能交一個很會扮演「好孩子」的女朋友,因為她和你是在一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如果你以為她是一位性情溫和的人,覺得在她身旁很安心,不久後你就會發現她會說和媽媽一樣的話。建議你選擇比你自己更容易天真無邪地迷上好奇的對象,而且好奇心旺盛的女孩吧。

如果你是女性,就立刻停止當個「好孩子」吧。

英雄不需要察言觀色。比起那些只想著看別人臉色的年輕人,受好奇心和使命感驅使的年輕人,不知道多受社會歡迎呢。

當個「好孩子」的確很方便:「好孩子」的房間乾淨又整齊,「好孩子」的年輕人參加宴會也會循規蹈矩,「好孩子」的社會人學會事先確定的和諧,懂得合宜的應對進退─表面上的確很受歡迎。

可是如果老是只能得到意料之內的答案,人的腦很快就會疲乏了。反正不論是誰都無所謂。不過認真過屬於自己的人生的人,只會和「做自己」的人往來。

如果孩子從懂事開始,就已經被下了「好孩子」的魔法,那麼本人就很難有這種自覺,所以要先能發現自己被理想主義的媽媽束縛了。特別要小心以下這種類型的母親:「希望別人說自己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講電話時故意提高音調」、「重視學力偏差值05、自尊心很高」。如果發現自己的母親是這種類型的人,還是儘早逃開吧。

不過一旦逃開了,反而會覺得「忌憚著別人的眼光過活的母親」實在是可憐又可愛,反而可以溫柔以對,更懂得體恤母親。

註:學力偏差值,日本用來衡量學生學力的計算方式,並常以此作為升學的考量標準,偏差值指的是相對於平均值的偏差數值,平均值為五十,比平均值越高代表成績相對越好。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英雄之書:觸動日本成千上萬年輕人,改變自我的人生開創法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