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記者的一天》有圖有真相!他們用畫面傳播真實

2016-08-23 11:39

? 人氣

攝影記者在觀景窗內構想畫面,並按下快門。(圖/劉育志攝、吳偉立製)

攝影記者在觀景窗內構想畫面,並按下快門。(圖/劉育志攝、吳偉立製)

人們對於記者的想像大多侷限於文字,較少人會認真看待影像於新聞傳播中的地位。但正如香車得有美人相配,新聞報導中,好的圖片能補上文字缺乏的臨場感,更甚者,圖片自己就能展開一個故事。因此雖然較少人重視,但攝影記者確實是值得被認真看待的職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實攝影記者的一天並不是從早上開始,而是從前一天深夜就開始準備。這次分享的攝影記者顏麟宇就談到,一天的工作其實前一天就會由上級分派,大約晚上十點半就會得開始準備明天的活動。

做為一名優秀的攝影記者,事前就得先設想隔天的活動會有什麼畫面、應該帶什麼器材、有什麼重要的人物會出席,這些都必須在行前就決定,否則到現場若有突發狀況,絕對會反應不及、錯失重要畫面。因此,事前構想當天現場可能會有什麼畫面,準備可能用到的鏡頭與器材,就是事前最重要的工作。

(圖/劉育志攝)
 

與動態攝影記者不同,平面攝影所需要的器材並不如他們笨重,因此平面攝影記者更常選擇機車作為交通工具。此外,車子後方的小摺梯也是顏麟宇的必備道具。

(圖/劉育志攝)
 
(圖/劉育志攝)
 

當到達目的地時,攝影記者也必須拿新聞稿確認這次活動的目的及流程,看看活動是不是如先前構想,接著開始觀察現場,找尋最佳的拍攝角度。

(圖/劉育志攝)
 

作為一名攝影記者,認識目標的臉十分重要,雖然大多數活動能清楚的知道該次主題,但是若沒有時時保持警惕,很容易就會遺漏掉現場的精彩畫面,這可是攝影記者最大的遺憾。

(圖/劉育志攝)
 

在活動結束後,攝影記者也得跑上前去訪問這次活動參與的人們,否則上傳時搞不清楚自己拍的是誰,那可就尷尬了。

(圖/劉育志攝)
 

為了記錄,一場活動攝影記者可能會拍下上千張照片,顏麟宇也分享,在拍下照片之後隨手將照片分類,這樣就可以省下很多挑選的時間。

(圖/劉育志攝)
 

記者是一個隨時跟時間賽跑的職業,趕上稿時間是很重要的。正巧顏麟宇從小就居住在立法院附近,就跟他家「灶腳」一樣,因此每當到立法院附近採訪結束,他就會到立院附近這間親戚開的廟宇裡發稿,不但方便,若是有什麼狀況,返回現場也只是幾步路的時間。

(圖/劉育志攝)
 

作為新聞人,他也會趁空檔翻閱報紙,除了看看有沒有遺漏的消息,跟跑同一場活動的其他攝影記者討論報上的照片也是他們的小趣味。

(圖/劉育志攝)
 

因為攝影圈本來就不大,再加上媒體萎縮,因此攝影記者的圈子其實很小,各媒體的攝影記者大多相互熟識,活動前都會閒聊幾句。

(圖/劉育志攝)
 

除了畫面,攝影記者最重要的就是等待。因為每個活動拍攝重點不一定會在固定的時間出現,比如說這次跟訪的民進黨中常會,「最大咖」當然就是總統蔡英文。為了等待她,各大媒體的攝影記者可是早早的就在走廊排好隊。

(圖/劉育志攝)
 

在辦公室狹小空間中,事前準備的梯子就起了大用,讓他可以不用推擠就可以從高處拍攝畫面。

(圖/劉育志攝)
 

隨後,當民進黨中常會開始後,他也進入記者室等待。趁這個時候,顏麟宇也再次拿出電腦挑照片、修圖,其他記者也趁記者會前的空檔打稿。

而有時候公司可能急需照片,來不及等到他上傳,這時他就會將記憶卡轉接到手機上,利用通訊軟體馬上將照片傳送給編輯部。

(圖/劉育志攝)

(圖/劉育志攝)
 
(圖/劉育志攝)
 

下班後,顏麟宇最喜歡的休閒活動就是與三五好友玩生存遊戲,拿起槍枝,想像自己是反恐精銳,一趟遊戲下來除了汗流浹背以外,更能抒發工作累積的高度壓力。

(圖/劉育志攝)
 

最容易惹怒你的一句話:

事前沒講,但到了現場被維安單位說「這個不能拍」、「這個不開放」、「只能拍這個」。

專題企劃/郭丹穎 企劃執行/劉育志 分享學長/顏麟宇

你也想分享你的職業的一天嗎?或還想知道更多種職業都在做什麼?一起來分享!

更多討論與分享請看 FB社團-學長姐說 !

《職業的一天》徵件中!意者請私訊學長姐說粉絲專頁,或將您的個人及職業簡介投稿至學長姐說投稿信箱!

《學長姐說》歡迎讀者來信提供經驗分享,意者請將基本資料及文章寄至 service@stormmediagroup.com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