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台鐵曾有「新店線」嗎?探索8條廢棄路線,是阿公阿嬤最美的回憶啊

2016-08-14 07:00

? 人氣

廢棄路線就是以前曾經有鐵道經過的地方,因為某種因素而拆除。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已經被拆除的幾條支線,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沿著原路線走走看,緬懷往日風光,有時可以發現一些遺跡,例如深澳線停辦客運時的終點海濱車站和月台都保存良好;東勢線的東勢車站仍存,只是被改建,部份鐵軌都還可以看到痕跡。東勢線現為東豐自行車綠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消失的風景─已停駛的台鐵支線

除了在民國一零一年停駛的林口線,台鐵尚有多條已停駛的支線,以下介紹較具代表性的幾條路線,供讀者參考:

新店線:民國十年通車,這條支線大概只有老一輩的台北人知道,因為它早在民國五十四年就已經停駛。原路線從萬華經過汀州路、羅斯福路、北新路到新店。

淡水線:在支線當中的年代算是相當久遠,日據初期的清光緒二十七年就已通車,比縱貫線還早,因為它是為了運輸興建縱貫線的材料而建的。從台北到淡水,全長二十一點二公里,另外還有一通往新北投的支線。民國七十七年因為捷運淡水線工程而拆除,目前的捷運線大致就和以前的鐵道重合。

民國七十年代的國小四年級國語課本第十冊裡,有一課〈火車上的老太太〉,講的是一對姐妹從台北坐火車到淡水,途中讓座給一個很慈祥的老太太的經過。這是國小課本裡唯一和支線有關的課文。

民國七十七年淡水線停駛,不過國立編譯館來不及改,所以民國七十八年一月版的國語課本還是和以前相同,到七十九年才改成「坐火車到樹林」。但樹林離台北不夠遠,難以坐了很久「經過一站又一站」,八十二年到八十七年又變成到桃園,後來這課取消,變成了「坐捷運」。

台鐵淡水線和捷運淡水線的關渡路段。
台鐵淡水線和捷運淡水線的關渡路段。(圖/作者提供)

東港線:日據時代就有的支線,里程很短,從屏東線的鎮安到東港,只有六公里,民國八十年停駛。

東勢線:民國四十八年通車,用來運輸木材,從豐原到東勢,全長十四點一公里。已於民國八十年停駛,現在變成了東豐自行車道,東勢車站則被改建為客家文化園區。

中和線:用來取代新店線的貨運線,新店線停駛之後立刻通車營運。從板橋到中和,長六點五公里,中和火車站位於現在的捷運南勢角站,專辦貨運。中和線的知名度很低,許多中和居民也只因為經過平交道而知道中和線鐵路的存在,可是卻不知道中和有個火車站。原來的鐵道現在變成了板南路和板新路,捷運環狀線預定經過其中部分路段。

中和線拆除的主要原因是當地居民認為它妨礙地方發展和交通,噪音和多達十六處的平交道使它不受歡迎,又不經營客運,造成中和線的存在對居民只有壞處沒有好處。終於到了民國七十九年九月,在省議員等民意代表的要求下,中和線也停駛拆除了。

神岡線:民國四十六年完工,長十三點七公里(其中從潭子到神岡長八點七公里)。曾經是軍用鐵道,現在已經變成了潭雅神自行車道。

充滿歷史情懷的廢棄路線探尋

要造訪這些廢棄的路線現在大多只能靠公路交通,不過有些路線只是改線而非停駛,新路線就在舊路線旁邊,坐火車時仍然可以看到舊路線。例如三貂嶺舊隧道就在新隧道旁邊的山壁上,日據時代就有的高屏溪花梁式大鐵橋也在新橋旁邊。

縱貫線也有不少廢棄的舊路線,如基隆的獅球嶺隧道,是劉銘傳在台期間的建設,上面有他的題字「曠宇天開」,也是很有意義的歷史建築。台北地區鐵路地下化也拆除許多鐵道。目前最熱門、知名度最高的廢棄路線就是舊山線「后里-豐原」段,被改為后豐鐵馬道,租輛自行車即可探

訪沿途景物。舊山線就在新山線旁邊,而且舊山線擁有許多日據時代遺留至今的珍貴文物,遠非其他地方的鐵道能及。如果有機會坐火車經過新山線,車過大安溪橋和大甲溪橋時,將頭轉向東方,就可以看到舊山線的花梁式大鐵橋。勝興車站和龍騰斷橋更是知名景點,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注意隧道上方匾額的題字是什麼? 由何人所題?

舊山線的精華所在

如果就在苗栗市區,也可以去南苗附近的貓狸山公園,就可以看到另外一個日據時代的老隧道,洞口題字為「功維敘」。勝興車站沒有客運車到達,鯉魚潭水庫則有新竹客運「三義-三櫃」和「三櫃-后里國中」兩線班車(其實是用同一輛車連跑兩條路線)。

至於泰安舊站,有豐原客運「大甲-泰安-后里-豐原」線經過,不過班次很少,要先查好時刻表。如果要步行,和泰安新站之間約有十五分鐘路程。(沿線景點可參考舊山線沿途精華)

舊山線沿途精華
三義站 →一號隧道 →勝興站 →二號隧道 →魚籐坪斷橋 →三四五六號連續隧道 →內社川(鯉魚潭)橋 →七號隧道 →大安溪花梁鐵橋 →泰安舊站 →八號隧道 →后里站 →九號隧道 →大甲溪花梁鐵橋 →豐原站

泰安舊站。
泰安舊站。(圖/作者提供)

罕為人知的舊海線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台鐵其實也有「舊海線」,而且更令人意外的是,海線也曾經擁有和舊山線一樣的連續隧道群。「舊海線」位於「龍港-白沙屯」間,有三座連續隧道,民國六十二年因新海線完工,鐵路西移而廢棄。

長年埋沒在荒煙蔓草中的三座海線隧道,近年經過整理維護,做為行人步道通行,不過隧道裡沒有燈光,而且其中最長的一座因為是彎曲的,看不到另外一端洞口的光線,所以必須攜帶手電筒。

此處已經和鄰近的過港貝殼化石山、好望角、半天寮成為後龍鎮的新景點,傍晚尚可欣賞台灣海峽的日落和發電用風車。但此處離龍港、白沙屯兩站都有點遠,距離最近的大眾運輸是苗栗客運的「苗栗-灣瓦」線班車。從灣瓦穿過鐵路涵洞步行十分鐘可至貝殼化石山,再過十分鐘可至三座舊隧道。

舊宜蘭縣的草嶺隧道,上有日據時代題字「白雲飛處」,現已改為自行車道。
舊宜蘭縣的草嶺隧道,上有日據時代題字「白雲飛處」,現已改為自行車道。(圖/作者提供)

探查廢棄路線的小祕訣

台灣以前有許多產業鐵道,現在多已拆除。雖然不屬於台鐵,它們的廢棄路線和舊車站卻也很值得鐵道愛好者研究。要探查廢棄路線,必備工具之一就是舊版的地圖,如果有當年的時刻表更好。很多人都是買了新的地圖或時刻表之後就把舊的扔掉,其實對於文史研究者而言,舊版的反而比新版的更珍貴。

從舊地圖上才能看出一個地區以前的地貌,例如舊鐵道、舊工廠、舊車站等,這是了解一地變遷史的最佳利器。筆者手邊就有九十三年一月金時代出版的《台灣縣市鄉鎮地圖集》,其中彰化、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六縣,以及二林、和美、元長、義竹、朴子、溪口、大林、新營、麻豆、鹽水、西港、下營、六甲、左鎮、鳥松、燕巢、湖內、九如、林邊、枋寮、萬丹等二十一鄉鎮市的地圖,都有繪出台糖鐵道路線,極具參考價值。

廢棄路線彙整
廢棄路線彙整。(圖/作者提供)

本內文經授權摘自四塊玉文創《鐵道‧祕境:30座魅力小站x5種經典樂趣,看見最浪漫的台灣鐵道故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