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新建築沒有成功,所以全世界都發生了革命:跨越時空、解決問題,時間座標中的建築考

2019-07-18 14:57

? 人氣

藝術很有事 第52集〈疊加時間的歷史建築〉,八德中正堂 修復前(圖/公視)
藝術很有事 第52集〈疊加時間的歷史建築〉,八德中正堂 修復前(圖/公視)
藝術很有事第52集〈疊加時間的歷史建築〉,八德中正堂 修復後(圖/公視)
藝術很有事第52集〈疊加時間的歷史建築〉,八德中正堂 修復後(圖/公視)

解決社會問題的建築設計

回過頭來談新銳建築獎,我很希望這些年輕的建築師知道自己的設計在台灣、世界或建築史上所處的位置,這個覺醒(awareness)的意識感是很重要的。而我們能夠做什麼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舉個例子,柯比意很清楚讓我們意識到這件事,他説,如果知識分子和勞工階級買不起房子,就不會生小孩,社會就會萎縮,到最後只會剩一條路就是革命,所以要避免革命的方法就是要有新建築。什麼意思?這個新建築是指,我們必須提出一個新的居住概念,可以超越過去資本主義運作的邏輯,讓大家有安身立命的方法,這樣建築就可以對社會產生巨大的貢獻,也可以避免武裝革命的發生。後來我們看到這個預言好準,這個新建築沒有成功,所以全世界都發生了革命,不管是在中國、蘇俄、東南亞、日本,只是有沒有推翻政府而已。

如果當今的建築創作者無法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他到最後應該是想辦法有一些聰明的設計,讓大家在惡劣的環境生存得下去,還可以有小確幸,感受到一點點開心,讓大家忍耐更久,但這個跟解決甚至突破問題是不一樣的。解決問題的作法,一方面是在建築知識上怎麼樣前進,有沒有突破性的做法可解決並重新看待我們生活的地方。例如1960年代,有太空人登陸月球、甘迺迪總統被刺殺、文化大革命等事件,同一個時期,建築師也在想一些很瘋狂的革命性的事情,即便當時技術還做不到,卻都相信應該很快就可以實現。

而到了1970年,大阪舉辦萬國博覽會的時候,貝聿銘為台灣設計了最後一個中華民國館,在那之後情勢整個大轉變,再也沒有人談這些事情。很多建築師開始思考真實的城市,例如洛杉磯、拉斯維加斯、紐約、柏林、東京等等,但這些觀察與出版,並不是為了介紹城市哪裡好玩,而是介紹城市真實的面向,並以新鮮的眼光去看這個城市,看出絕大多數人看不到的、有趣的點,以及如何汲取建築上有用的元素,以突破盲點般直接(amazing straightforward)的角度,形成超越現實的真實。amazing straightforward一旦被發現了,就可以啟動下一個新的建築觀點跟設計,而我們是不是可以認識台北、台南、高雄、新竹等地的amazing straightforward,不是只看一個物件本身,而要看脈絡環境跟自己的關係,它反射的是我們再使用的問題。

建築要面對社會、階級和意識形態,還要想像未來生活的可能性,因為房子蓋好就是面對未來。那現在台灣和世界的處境是甚麼,我們的生活方式跟過去有甚麼不同,我們的建築就會有所不同。我覺得,當我們了解過去每一個座標點並且也意識到現在的時候,自然就會想到未來。

主講/漆志剛

訪問整理/徐蘊康、廖姿婷

責任編輯/李頤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