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幸吟專欄】823波羅的海之鏈30年—看見歷史現場片段

2019-07-12 09:00

? 人氣

愛沙尼亞國家博物館文資--自由的故事。(圖/謝幸吟提供)
愛沙尼亞國家博物館文資--自由的故事。(圖/謝幸吟提供)

就在此行第九天,10月6日,跑完人生第一場海外馬拉松—塔圖半馬,趁著最後停留幾小時,去了愛沙尼亞國家博物館(Estonian National Museum,愛尼亞語 Eesti Rahva Muuseum, ERM),又看到1989年波羅的海之鏈的歷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塔圖大學向學生問路,他們說到ERM大約兩、三公里,我走路去,邊看風景邊拍照。ERM原址和愛沙尼亞坎坷的歷史類似,曾經是德國貴族的莊園,1940年被徵收作為蘇聯轟炸機的機場,二戰期間被摧毀形同廢墟。2016年開幕的ERM,入口處設計成巨大開口,屋頂邊緣銳利的線條,緩緩指向天際。意涵著包容一切,歡迎所有人,也是提醒記得傷痕,雖然遠了。

我選擇想看的近現代史,在波海之鏈這區,其中一件《自由的故事》的文章,開宗明義引用啟蒙時代的法國、瑞士哲學大師盧梭的名言--「人生而自由,卻又無往不在枷鎖之中」,發人深省。歷史照片結合科技,只要輕觸螢幕下方的地點,就可以看見當時爭取獨立的運動,不同城市的人們採取一樣的行動,走上街頭手牽手站著,串起難以忽視的強大的人民力量。電視新聞的影像,動態紀錄1989年8月23日的衝突,另一個鏡頭,看見長長的人鏈,每一個人在陽光下長長的影子。

1989年8月23日波海之鏈,現代科技重現當年場景。(圖/謝幸吟提供)
1989年8月23日波海之鏈,現代科技重現當年場景。(圖/謝幸吟提供)
愛沙尼亞國家博物館,收藏電視報導紀錄823波海之鏈。(圖/謝幸吟提供)
愛沙尼亞國家博物館,收藏電視報導紀錄823波海之鏈。(圖/謝幸吟提供)

停留兩小時左右,走出ERM,即將告別保存在博物館的、屬於愛沙尼亞的過往,有些是光與亮,有些是傷痕與淚水。蕭蕭金風迎面而來,吹著黃色紅色樹葉。馬路上車少人少,偶而公車經過停靠,空位比乘客多,偌大車廂看起來更大了。

塔圖之秋-紅黃綠葉搶繽紛。(圖/謝幸吟提供)
塔圖之秋-紅黃綠葉搶繽紛。(圖/謝幸吟提供)

來到位在塔圖的愛沙尼亞國家博物館這一天,我記得冷冷的天氣,也記得看見823波羅的海之鏈歷史片段的感動。1939年8 月23日德蘇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不但沒有互不侵犯,還殃及芬蘭、波蘭、羅馬尼亞,更使得波羅的海三國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被蘇聯併吞。從條約簽訂那一刻起50年,波海三國終於打破沈默,在1989年8月23日這一天呼喊獨立;現在2019年,823波海之鏈,忽然之間,也30年了。

責任編輯/林安儒

本篇文章共 3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4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幸吟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