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益中專欄】一個合作社經理的告白:我也不想賣你制服啊!

2016-07-26 11:38

? 人氣

世人共同面對的難題就是:每個人都必須穿制服,但同時又必須拒絕穿制服,以免自己珍貴的獨特個性遭到抹殺。—Paul Fussell,《愛上制服:制服的文化與歷史

教育部於5月20日公告「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修正規定,增列「學校不得將學生服裝儀容規定作為處罰依據」原則,學校不得以服儀不整為由記過,學校還是可管服儀,但應透過公聽會、投票等民主形式訂定規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教育部這紙行政命令並沒有解決學校與學生間對於服儀管理的問題,某種程度上反而讓基層學校無所適從。特別在新學年即將開始的此時。

從教育的觀點來看,我完全認同制服解禁,學校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本來就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自主權,要求學生齊一髮式、統一規格的制服、甚至白鞋白襪,抹煞了學生自我展現風格的人格權,這不是以學生為本的教育,這只是訓練學生服從聽話。

不過,制服該存在的論點也很多,有人說因為都穿制服,所以不會有階級之分—拜託,就算穿制服也有外面訂做的,這種用金錢來衡量的階級,高階智慧型手機、名牌球鞋手錶一樣可以「襯托」自己的階級。

另一種論點則是學校靠制服賺錢,尤其是制服的品質低劣,性價比遠低於行情,然後還敢賣這麼貴這麼爛的。

我除了是老師,同時有另一個身份,我是販售制服的合作社經理。以我多年經驗來說,每年暑假到開學販售制服是合作社最大的噩夢,如果可以,我真不想賣制服給學生,我巴不得他們統統穿便服來學校上課。

制服很貴嗎?一件襯衫台幣兩百多元,裙子一件也是兩百多元,運動服一件甚至不到兩百元。冬天的制服長褲貴一點五百多元,不過如果學生不買,穿兩百多元的夏季長褲也是可以。我去UNIQLO買一件襯衫至少都要六七百元、一件T恤也要三四百元,明明品質差不多的學校制服,竟然可以壓到這種價錢?

講到這,順便跟各位講招標的問題,政府為了防弊,一般都是要求最低標,也就是各廠商都可以來標,反正價錢最低者得標。這樣不好嗎?可以讓學生買到最便宜的制服啊!我當然希望學生少花點錢,然而,我自己任內就經歷最低標的震撼:

有一家號稱大廠的廠商用低於別家20%的價格搶到幾百萬的標案,聽起來很棒對吧?這家廠商從到貨日就開始出包,學校已經在販售制服了結果制服說是還在海上貨運當中,然後已到貨的褲子長度比標準至少短了二十公分、下水後還嚴重縮水,學生從九分褲穿到七分褲,更慘的是要換貨退貨修改統統找不到人,因為這家廠商在台灣沒有工廠也沒有員工,送貨竟然是老闆自己開賓士車來送,把學校合作社當作他私人倉庫,所有庫存統統堆在合作社。

後來學校總務處改回最有利標評選機制,讓報價合理的廠商有機會得標,才免除這種搶標災難。但不要以為這樣就有人要標,這年頭紡織廠商早已外移,標價太低真的找不到有品質的廠商敢做,我就遇過多次流標的經驗。

不過,這是公立學校的做法,由於之前沒有統一規範,台北市有些公立學校合作社利潤抽太多被檢舉,現在統一規定利潤不得超過成本價的8%。就我自己經營的情況來說,販售制服的利潤大約僅佔合作社全年利潤一成,根本不影響營運,如果可以不賣,我絕對舉雙手贊成!

但是私立學校情況不同,至少我知道的是學生一進私校就要買七八千元一整套的制服包括鞋子,還不能選擇什麼要買、什麼不要買。我只能說我真羨慕私校的合作社,可以這麼專制還不會被投訴。哪像我們公立學校賣制服做服務還要被家長嫌,一下這要買、一下那要退,我實在很想拜託學校廢掉制服,省得麻煩還要被說賺學生錢。

關於制服存在的意義,Paul Fussell在《愛上制服:制服的文化與歷史》一書探討制服對於人類群體造成的凝聚效果和區隔效果,他解釋了一般人一方面希望融入人群、另一方面又希望突顯個人特色的矛盾狀況。

以我自己任教的高中為例,畢業校友每年十一月初校慶時都會在全國各大學舉辦「制服日」活動,讓這些分散各地的校友透過聚會、拍照、打卡的方式,共同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平常如果校友回校,第一件事就是去合作社,買運動短褲還有制服裙,有些還一買好多件,原來是幫其他校友買的。我有一次問校友,幹嘛畢業了還要買制服?他們說學校制服又便宜又耐穿又好看,我霎時之間就懂了,以校為榮,認同才是制服存在的意義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