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癒力》選摘:疲勞是大腦的限速措施,學會控制大腦才能超越自我

2016-07-24 11:30

? 人氣

另一方面,任職於威爾斯的亞伯里斯威斯大學心理學家克里斯.比狄發現,只要讓自行車選手相信自己剛剛吞下的藥丸或飲料能增進體力,平均速度會快上百分之二到三 。在許多比賽中,即將贏得金牌的車手和即將落後的車手之間,很容易出現速度上的改變。比狄認為會有這樣的改變,是因為安慰劑讓他們變得比較樂觀而有自信,引發控制中樞釋放出更多的能量。「大腦可以做出很多了不起的事情,同時也會讓你受到侷限。」他說 。服用安慰劑能解除這些自我的約束。(安慰劑專家法布利奇歐.貝內戴提也很欣賞諾克斯的想法,並在一篇探討疲勞的論文中提到,「安慰劑的功用或許就像是一種信號指示,讓控制中樞停止設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原來除了溫度、供氧量、體能及運動強度等物理變數之外,大腦也會一併考量信心高低或是事情的輕重緩急等心理變數。接著,大腦會利用疲勞感來框住極限速度。如果我們對自身的健康狀況有所疑慮,或是不確定自己得跑多遠,速度就會比較慢。但如果我們對眼前的目標很明確,或是情況攸關生死,考量這一點後,控制中樞就會解開束縛。

這就是為什麼情況危急時,人們能夠展現超凡的力氣跟耐力,完成那些平常根本不可能辦得到的事。而若情況改變,我們的疲勞程度也會隨之調整。賽跑時,我們會在看到終點線的那一刻忽然精神百倍;如果面臨威脅,我們會在危機解除後感到筋疲力竭。

當法拉在五千公尺競賽時,動機、自信和群眾的支持全部加總,引發控制中樞讓他有最佳表現,使他能夠強過競爭對手。另一方面,梅斯涅跟哈伯勒那企圖成功的強烈決心似乎將體能推到危險的極限邊緣,使他們能夠破紀錄攀爬到幾乎要奪走性命的海拔高度。

控制中樞的存在或許能夠解釋為什麼間歇訓練 —短時間的高強度運動搭配規律的中斷休息 —能有出群的效果。諾克斯說,能夠將體能逼到極限的規律性衝刺不只能提升體能,也會重新訓練大腦。這些衝刺的行為會教導控制中樞我們可以做到這些困難的舉動,所以就算下一次的難度再高一些,也不會有什麼危險。

但或許知道大腦是多麼過度地保護這具身體,反而讓人覺得放心。「你不需要相信自己的感覺,也不需要相信大腦所說的一字一句,」諾克斯說。「不管有多痛苦,你都可以繼續下去,而且還能做得更好。」

本文經授權摘錄愛米粒出版《治癒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