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日本商店街快倒光了?怪罪便利商店逼老店拉下鐵門前,你有更重要的思考

2016-07-12 15:37

? 人氣

簡言之,商店街正是在如上的社會環境中產生。經營上既吸納了消費者「協同組合」的策略,也同時參考公設市場的運作模式,然後利用對百貨店的對抗而展開布局─日本的商店街便正式登場─為了方便消費者辨認,他們參考百貨店以火車站地域為地標,也為自己豎立大量的街燈,把街燈建立為商店街的街路燈樹作為標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罪魁禍首便利店?

便利店的出現,讓傳統的商店街乃至墟市陷入經營上的窘境。

在日本隨著第一所7-Eleven在一九七四年開設,由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七年的十年內,數量便急劇由不足五千銳增至三萬五千間!如果我們再仔細一點審視,千萬不可再停留於全球╱本土,以及連鎖╱個體等表面特徵,然後再立即冠上一些「政治正確」的分析草草了事,那便會成為人云亦云的盲從者。

事實上,日本的便利店東主,不少都是全國零售業的小店主,簡言之不少是放棄了他們在商店街內的身分,以適者生存的態度去投入「特許經營」模式的便利店系統。

首先,我們要留意即使同屬便利店,但其實各地的生存及經營模式均有不少差異,即使是7-Eleven的跨國品牌,但一旦在地化後也需要作出不同的文化調節。就以美日作對照,前者的東主多數擁有物業且最初大都是退伍軍人經營,後者則是土地的租賃者,大多為小零售商店的東主。另外,前者地大人疏,且通常與加油站相連,所以貨物種類及陳列對地緣環境較為敏感,各自要針對社區特色來考慮;後者地小人口集中,顧客通常徒步或踏自行車來,所以常用消耗品為主,而且不會期望顧客一次大量購物。

回頭再看商店街店舖東主,為何樂意積極成為便利店的經營者?是的,我們正是要從商店街的內部崩壞角度去思考問題!商店街的店鋪大部分都是家庭式經營,前鋪後居的情況普遍,子女也習慣空閒時於店內幫忙。隨著便利店的引進,二十四小時長時間經營根本就不是家庭式運作所能負荷,加上下一代在教育水平提升後,往往不願繼承店舖,於是更加速了沒落。所以有先見之明的東主,不少選擇了便利店的生存模式,換言之是他們自我選擇了另一種存活形態。

現實的考慮

簡略介紹了日本商店街的興衰史,背後當然有對照的思考作用。

今時今日社會風氣習慣了二元對立的簡化思維,且慣了以佔據道德高地作為發聲的憑依,令大眾容易陷入偽善以及游談無根的陷阱。

我不是說自己擁戴單一化的連鎖便利店,而對充滿個體風情特色的商店街乃至墟市消亡無動於衷。事實上,自己也是香港大埔墟市的熱忱顧客,即使沒有任何具體目的,僅於其中穿梭已經令人心曠神怡。只不過我想提出的,乃一旦把社會的有形變化,一概用簡化的邏輯來硬套解讀,很容易成為衝動且傾向激化矛盾的一分子。正如提及日本的商店街變遷,背後牽涉家庭的解體,下一代不願繼承祖業,驟耳聽來所謂的有心人肯定會搖頭嘆息。

然而只要回心一想,我早已提及商店街的出現,本來就是從鄉入城的剩餘勞動力,他們在無計可施之餘才投身的低門檻行業。事實上,當他們的條件提升之後,如學歷足以與城市長大者抗衡,自然而然有另作他選的考慮,這也是正常不過的歷程,甚至乃父母輩殷切期待的結果。

因此,我旨在提醒大家不要作偽善的人,意思是每個人都有懷舊乃至肯定地方風情品味的自由,甚至不妨身體力行去投入參與,但要記緊此乃個人的選擇取向,「政治正確」絕非放諸四海皆準的尚方寶劍。重視小店的老鋪風情,乃至其中的人情往來,背後根源正好建基於多元價值的執持及保留,故此對他人的相異取向,更加應該清楚及明白尊重與自己立場不同的他者之重要性。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奇異果文創《殘酷日本》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