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家現代化「銀行」是日本殖民下的產物…

2016-06-29 13:34

? 人氣

合作金庫。(圖/漫步台北提供)
合作金庫。(圖/漫步台北提供)

1980年後金融自由化

1980年以後,由於金融自由化已成為國際潮流,再加上台灣出口擴張貿易政策的成效,對外貿易持續維持鉅額順差,在外匯存底增加與國外要求開放金融市場的壓力下,政府開始被動開放金融自由化政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金融自由化的政策包括:利率自由化,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撤除銀行存款的利率管制;允許民營銀行的設立;以及外匯自由化,將匯率制度由固定匯率改為機動匯率等。而在允許民營銀行設立方面,主要因為1989年修訂「銀行法」,當時設定的銀行資本額為100億元台幣。對於100億元的資本額設定,曾有說法表示,政府當初認為已屬高門檻設計,沒想到各方趨之若鶩,為擺平各方勢力,申請者無有不可,從此造就了台灣金融界百家爭鳴的情況,1990年申請設立的銀行高達16家。

開放設立民營銀行後,另外還有部分投資信託公司轉型、1997年信用合作社改制以及1998年公營銀行民營化,根據財政部金融局的資料,截至2001年止,本國民營銀行共有48家民營銀行、5家公營銀行,以及38家外國銀行在台分行。

一次金改與二次金改

過多的銀行使得同業間的競爭相當激烈,也使得銀行業的淨值報酬率下滑、資產品質惡化,為了改善金融問題,2000年修正「銀行法」,並通過「金融機構合併法」,允許銀行、保險與證券三行業異業合併;2001年通過「金融六法」,2002年推動第一波金融改革,提出「258計畫」,亦即二年內將銀行逾放比降至5%以下,資本適足率提升至8%以上,這也是一般所稱的「一次金改」,改革期間共同13家金融控股公司成立。2004年則宣佈推動「二次金改」,然過程弊端連連,終因官商勾結而宣告失敗。

台灣銀行規模過小,很難與國際級銀行相提併論,缺乏競爭力,因而近來以打金融業的「亞洲盃」或「世界盃」為目標,希望能推動公公併、公民併或民民併,而不論是何種併法,其出發點都是希望能擴大銀行資本額、具備國際競爭力為主要考量。

台灣第一家金融控股公司-華南金控。(圖/漫步台北提供)
台灣第一家金融控股公司-華南金控。(圖/漫步台北提供)

成立金融文物館的必要性

科技的發展使得實體銀行的功能逐漸被取代,銀行轉型已是正在發生的現在進行式,民眾只要透過網路或手機的操作,即可辦理過去大部分必須臨櫃辦理的事,銀行指的已「不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種行為」,一種只要藉由網路連結即可進行的金融行為。

有鑒於此,中國科技大學財稅系助理教授張怡敏認為將金融史的教育當成公民教育的一環,金融文物館在實體銀行式微的趨勢下,有其必要性及迫切性,日前曾透過文章倡導成立金融文物館,希望藉由各家行庫閒置之辦公地點來設置。

近年來,由於各家銀行的重視,台北市目前至少有10家金融類文物館,像是中央銀行的線上虛擬博物館、台灣銀行文物館、土地銀行展示館、上海商業銀行行史館、股票博物館、中國信託以及華南銀行的行史館等。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Ramble Taipei漫步台北(原標題:【回顧台灣百年金融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