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e in a Life:《一期一會,奈良美智》選摘

2016-07-02 05:40

? 人氣

奈良美智畫作〈何去何從〉。(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提供)

奈良美智畫作〈何去何從〉。(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提供)

奈良美智,1959年在日本青森縣弘前市出生。1987年,於愛知縣立藝術大學取得碩士學位。翌年,留學德國杜塞道夫藝術學院 (國立藝術學院),師承A.R.Penck,並取得「大師學生 (Meisterschüler)」頭銜。1994至2000年間,於科隆定居工作,期間曾於1998年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擔任客席教授,為時三個月。2000年回到日本,並在東京定居工作,後於2005年移居栃木縣。

從畫作和素描,到玻璃纖維、陶瓷、青銅等立體作品,以至大型裝置,奈良美智透過描繪小孩和動物,創作出使人印象深刻、耐人尋思生命意義的作品。

誰是奈良美智?對於這位國際知名的當代藝術家,我們究竟知道多少呢?他的藝術品並不難接觸得到,無論在博物館、畫廊、拍賣行,甚至書局、影音和精品店皆有他的蹤跡。他的畫作色彩豐富,大多描繪著時而憂鬱,時而惱怒的孤獨女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因為「美智」這個名字是一個女性化的名字,很多人都誤以為奈良是一位女藝術家。又或者,因為印有奈良畫作的商品深受大眾歡迎,有些人會以為他是一位商品或平面設計師。

奈良不時會在畫作上加入搖滾和龐克歌詞,所以提及他也似乎離不開音樂。奈良的藝術風格亦常讓他與動漫文化,以及日本當代藝術運動——「超扁平」(Superflat)和「新普普」(Neo-Pop)相提並論。這些對於奈良所以為然的認知,內裏其實存在了多少差異呢?怎麼樣才是真實的奈良美智?

我對奈良的第一印象是一個看似沉默靦腆,卻隨和而真誠的人。他的房子遠離大路,平凡樸實,內裏的工作室是一個簡單而明亮的白色空間。挑高的空間裏容納著他大幅的畫作,眾多櫃子裏放存著書籍、玩偶、唱碟和黑膠唱片。

在其中一個角落也有幾部順手就能放碟的唱片機。牆上的海報都是奈良喜愛的樂手,例如雷蒙斯樂隊、鮑伯.迪倫和科特.柯本。牆上也貼著一、兩張小孩子的照片和幾張圖畫。有幾幅已完成的大型油畫靠在牆上,顏料和畫筆整齊地排列在旁邊,一切井然有序。奈良的工作室顯然是他避開外界喧囂,沉澱心靈的空間。

我們參觀時也被帶進了他的書房,裏面有著一扇開向一片綠野的大窗戶。房間佈置簡樸,中間有一張桌子,周圍是一排又一排的書櫃,藏碟萬千,從民歌到搖滾到龐克,不論主流或小眾,包羅萬有。其中,奈良還向我們展示了七、八十年代香港歌手陳美齡和台灣歌手鄧麗君的珍藏。顯然,他是一位不拘一格的音樂愛好者。

奈良美智作品〈無盡生命〉。(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提供)
奈良美智作品〈無盡生命〉。(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提供)

從那一次參觀,我們開始深入地認識奈良。有別於很多擁有一班助手的國際知名藝術家,奈良喜歡獨自創作。他亦享受郊區遠離東京繁華,更加安寧的環境。他簡單的工作室和書房反映出他質樸的個性,以一位有著忠實支持者和國際知名度的藝術家而言,實在令人意想不到。

奈良為了畫畫而避世,又或者應該反過來說,畫畫才是讓他避世的方法。他在一次訪問中曾經說過,每當他在夜裏創作時大聲地播放音樂,工作室就好像變成了一艘太空船,而他彷彿在經歷一場零重力的宇宙漫遊。

回憶是奈良創作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元素,特別是關於童年的往事。他在日本本島最北部的青森縣弘前市出生長大,因為父母經常要外出工作,這位藝術家幼年最好的夥伴就是繪本與音樂。

直到七歲之前,奈良和家人居住的房子位於廣闊的田野之中。他是家中的幼子,兩個哥哥們都比他年長將近十歲,所以童年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和家裏收養的一隻流浪貓在一起。他也常去看鄰居家裏養的一些羊。這些動物、繪本和音樂成了他世界的核心。

在青少年時期,從父母給他的第一部卡式帶收音機開始,奈良對音樂的熱愛就有增無減。他會透過駐日美軍基地的電台收聽六、七十年代充滿反越戰情懷的音樂。奈良也曾經去過東京的日本武道館看尼爾.楊德的演唱會,那是他第一次看西方歌手的現場演唱。

這些年來他的音樂喜好變得更加廣泛。他早期聆聽美國和英國的音樂,接著在中學時期就開始接觸民歌和搖滾,成年後就喜歡上龐克。雖然聽不懂英語歌詞,但奈良卻對旋律和節奏着迷,亦會設法去理解歌曲的含義。這練習為他耕耘了一塊讓想像力萌生的沃田。

1978年中學畢業後,奈良考上了東京一所私立藝術大學學習雕塑,但後來發現自己對畫畫更有興趣。因此隔年他便開始在該所大學內修繪畫課。兩年後,他因為第一次去歐洲旅行,花光了所有的學費,因此轉校到名古屋的公立學校愛知縣立藝術大學。但在那裏,奈良並不是一位模範生,作品大多只是為了應付功課而作,儘管學校規定的畫畫課程沒能激起他的熱忱,但他反而喜歡在自己的筆記簿、畫簿和各種包裝廢紙上畫下塗鴉似的生活點滴。

這種畫畫習慣來自他的童年經驗,奈良的母親在他小時候經常會保留一些海報和廣告傳單讓他在反面畫畫,對當時的那個小小藝術家而言,每張乾淨的白紙都非常珍貴。奈良現在依然保留這個習慣,他會於紙皮箱、信封、舊的手稿、收據單、廣告傳單等各種能作畫的平面上畫畫。經過藝術家的創作後,不論是原本廢棄的或新的材料都被賦予了新的生命,搖身一變成了藝術品。

奈良美智作品〈明日回憶〉。(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提供)
奈良美智作品〈明日回憶〉。(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提供)

除了童年回憶,奈良的作品,尤其是他的素描,也受到繪本和唱片封套的影響。對奈良來說,小時候閱讀繪本是一種啟發他想像力的方式。雖現已為成人,但繪本對奈良依然充滿吸引力,因為它們提供了一種讓他和回憶對話的語言。而唱片也是如此,奈良收集唱片為了音樂,同時也為了封套。

因為當時價錢便宜,他年輕時買了很多進口唱片。這些唱片的插畫、攝影和設計都讓奈良學習到不同的藝術展現手法。他經常會一邊聽著唱片,一邊研究手中的封套。雖然他讀不明白封套,也聽不懂外國歌曲,但他發現專注在研究歌曲的結構和封套的設計上,能讓他在沒有文字干擾的情況下訓練想像力。奈良很享受這個過程中的自由和純粹。

至今,奈良依然會大聲地播放唱片音樂,讓音樂來震撼和鍛煉他的創意。音樂的抒情能力明顯地反映在奈良的素描上,它們無拘無束、隨心所欲,而最重要的是那些作品是即時性的。他大膽的線條、鮮明的圖像和「大聲」的字句都記錄著他的創作足跡。

但奈良的素描特色在於他的技法,他以連續不斷的曲線和放射狀的短直線,熟練地描繪的人物,證明了他在技巧上的訓練。為表現奈良有感必畫的習性,我們在展場的偏廳也展示了一些他在紙皮箱以至信封等各種平面上所創作的近期畫作。素描在奈良心目中的重要性,甚至讓他視某些草稿為已完成的作品。

奈良美智與他的畫作集《一期一會:奈良美智》(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提供)
奈良美智與他的畫作集《一期一會:奈良美智》(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提供)

*作者陳少東為麥禮賢夫人藝術館館長、南條史生為森美術館館長,本文選自《一期一會:奈良美智Once in a Life: Encounters with Nar》(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出版。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