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來,比較快?一個打十個的超級工作者,卻往往變成最爛的主管⋯⋯

2016-07-03 11:30

? 人氣

當時為了達成業績目標,我的想法是先由自己做出什麼再說。有什麼事發生時,先由身為主管的自己做出實際行動,來提升成績。我也幼稚的自以為是,只要自己願意,就能做出部屬數倍的成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主管一個人可以抵數人的思考方式,其實有邏輯上的謬誤。由小學程度的乘法與加法,便可說明。

某天深夜,我坐在辦公桌前,用疲於工作的大腦計算著:「部屬1個人算1人份的價值,身為主管的我,若1個人抵2人,那麼當部屬是5人時,總價值為何?」(部屬5人×1人份的價值)+(主管1人×2人份的價值)=7人份的價值。

依此計算,6個人可創造7人的價值,所以比實際人數多1人。但是,當部屬為10人時,又是如何呢?(部屬10人×1人份的價值)+(主管1人×2人份的價值)=12人份的價值。11個人可創造出12人的價值;部屬幾乎多了1倍,主管卻還是只多創造出1個人的價值。

若部屬的比例上升,我就必須創造出四人份的價值。就算我有辦法創造四人的價值好了,可是當人數再增加,我必須再創造出其倍數的價值。只要還是血肉之軀,個人時間就是有限的。事實上,當時我從早工作到深夜,已感覺到自己的界限。

讓員工每個人都能發揮力量,會不會比獨自一人努力更有效率呢?我就是在那時發現這件事的。

要部屬做2人份的工作,或許有些困難,但讓每個人增加1~2成的工作量,卻並非難事。(部屬10人×1.2人份的價值)=12人份的價值。當全員創造的價值增兩成,就算沒有主管的加持,也和我努力2倍創造的價值一樣。人數越多,差距就越大。

「我希望自己同時是主管,也是優秀的工作者」、「自己的業績要先提升,才能提升部門業績」,許多主管會這麼想,表示他們擁有熱情與自信,這並非壞事。但是,再怎麼優秀的人,最多也只能創造出3~5人的價值。一個人當十人用,是不可能的任務,若以一百人為目標,只會讓主管自己崩潰而已。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大是文化《班底:最難管理的是部屬,不必管理的是班底》

喜歡這篇文章嗎?

大是文化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