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來,比較快?一個打十個的超級工作者,卻往往變成最爛的主管⋯⋯

2016-07-03 11:30

? 人氣

「我希望自己同時是主管,也是優秀的工作者」、「自己的業績要先提升,才能提升部門業績」,許多主管會這麼想,表示他們擁有熱情與自信,這並非壞事。但是,再怎麼優秀的人,最多也只能創造出3~5人的價值。一個人當十人用,是不可能的任務,若以一百人為目標,只會讓主管自己崩潰而已。

「交辦?不如我自己來」是主管自我感覺良好的誤解

應該有不少主管覺得與其跟大家一起工作,還不如一個人做更輕鬆吧?這種人大多是優秀的個人工作者。但幾乎在所有組織裡,優秀的個人工作者,都會成為主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主管的身分做出成績,與以個人工作者的身分做出成績,挑戰是不同的。用自己一直以來的方法工作,無法帶領部屬。因此,雖然聽起來有點矛盾,但主管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先了解自己的底線在哪裡。

我以前也曾經錯估自己,還因此犯過嚴重的錯誤。一開始,Oisix處於業績不振的狀態。當時不多做廣宣來打破現狀不行,但又沒預算。於是,我便寄了很多封電子郵件,拜託各網站的管理員,以求與其他網站互相連結。因為這些網站的瀏覽者,如果能藉此進入Oisix,就算只有一點點,也能增加Oisix的訂貨量。

這聽起來似乎沒什麼,但卻是相當無趣的工作。從頭搜尋與飲食相關的網站,並寄出有誠意的電子郵件拜託對方,如果對方不回信,就沒有任何進展。

為了將枯燥的工作變好玩,我想出了「全社相互連結日」。「你負責聯絡幼稚園兒童的爸爸部落格」、「你負責有小孩子的媽媽部落格」、「你負責與料理相關的部落格」,像這樣分配,讓全體員工一整天,一起搜尋網站、並寄出電子郵件,比賽誰能獲得最多的網站連結。

「我會請優勝者吃東西,什麼都可以!」我這樣的宣言,使公司氣氛變得非常熱烈。這是包含社長我在內的人海戰術。乍見只是提升士氣,但事實上,我也學到就算單純的工作,只要下一點功夫,也能樂在其中,還能提升部屬的工作表現。同時,也知道只靠自己是有極限的。我的個性非常要強、好勝,不論什麼事都是做了就要贏。去契作農家比賽挖山藥時,我拚命的程度,連員工都會驚訝。因此,我在相互連結日也是發下豪語:「看著吧!我要請自己吃飯!」

我絕對要得到優勝,讓員工打從心底佩服,但卻一次也沒贏過。不論是打字速度,還是搜尋網站的能力,我都有一定的程度,卻總是輸給員工或是實習生。如果是第二名或第三名也就算了,但都是吊車尾的難看成績。

我以為在大部分的工作上,自己都是超級員工,但在這方面,卻低於平均表現。在全社相互連結日,我學到,這工作不只是單純的寄出電子郵件,所謂工作,是日常業務的大量集合;不管自己是否適合,把許多項單純的日常業務混在一起,才是一般普遍的工作狀態。但並非在每項單一業務上,自己都擅長到能得到別人的三倍成果。

在這項業務上輸掉,就表示「我是超級員工」只是主管的自我感覺良好。思考如何創造出優秀的團隊,讓部屬發揮最大力量,才是主管該做的工作。

主管抱怨部屬,等於跟大家說自己不行

有很多個人工作者,將成功定義為自己做過的事。特別是職人型的個人工作者,常常獨自沉迷於工作。

對這些人來說,公司的成功不等於自己的成功。他們總是以自己的工作為出發點;當別人做出成績時,他們會誇獎「XXX真厲害」,但對他們而言,這仍然是別人的事。他們不覺得他人和自己屬於同一個團隊,別人的成功不等於自己的成功。

但是,獨自一人努力,終有其界限。這也是優秀的職人型工作者,無法有太大成長的悲劇命運。嚴格來說,既然你屬於公司這個團隊,「自己的工作」便不存在。因為所有工作都是以公司的名片換來、使用公司的系統執行、利用公司的資源完成的。

就算是用自己的靈感開發出的新商品,在研究、營業、販售方面,還是需要其他人的配合。因此,在公司工作就是團隊工作。一旦成為管理者,就得捨棄職人魂。如果把自己關在狹小的一人象牙塔內,是無法品嘗團隊勝利的喜悅與感動的。

主管的工作就是率領部屬做出成績。要做出什麼樣的成績,全依主管而定,所以部屬的表現就是主管的表現。主管要知道,抱怨部屬,其實就是在埋怨自己。為什麼說了好幾次,我的右手都不聽話呢?為什麼我的食指,在重要時刻都派不上用場?主管抱怨部屬,就像在說這種話,對工作完全沒有助益。

公司是個體,管理者就是個體的大腦。當我這樣轉變思考方式後,就輕鬆多了。雖然有時還是會抱怨,藉此紓解壓力,但基本上,我把部屬做的事,都當成自己做的。

右手靈活移動,演奏出複雜的曲子時,應該不會有人覺得這不是自己、而是右手的功勞吧?部屬就好比是右手,主管好比大腦;右手的功勞也是大腦的功勞。工作也同理。

當做出成績時,主管要馬上誇獎部屬,但接下來,也要好好讚賞自己。因為指導屬的是主管,所以成功也屬於主管。經由這種喜悅,來記憶成功模式,管理手法也會隨之增加。

而且,沒有哪個人的右手,會自動演奏。右手失敗的話,身為大腦的主管也有責任。失敗常伴隨著挑戰新事物,能探索新事物(並承受失敗),其實正是主管的特權。

主管要知道,成功不是自己一人可以達成的,也不是什麼都不做,就會自動出現。要記住,部屬的成功就是公司的成功,而公司的成功,也是身為管理者的成功。

希望自己既是主管也是優秀工作者——累死自己

「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提升部門業績」、「我要一個人創造3人、5人的價值」,過去自負的我,正是這種典型的思考錯誤主管。

當時為了達成業績目標,我的想法是先由自己做出什麼再說。有什麼事發生時,先由身為主管的自己做出實際行動,來提升成績。我也幼稚的自以為是,只要自己願意,就能做出部屬數倍的成績。

主管一個人可以抵數人的思考方式,其實有邏輯上的謬誤。由小學程度的乘法與加法,便可說明。

某天深夜,我坐在辦公桌前,用疲於工作的大腦計算著:「部屬1個人算1人份的價值,身為主管的我,若1個人抵2人,那麼當部屬是5人時,總價值為何?」(部屬5人×1人份的價值)+(主管1人×2人份的價值)=7人份的價值。

依此計算,6個人可創造7人的價值,所以比實際人數多1人。但是,當部屬為10人時,又是如何呢?(部屬10人×1人份的價值)+(主管1人×2人份的價值)=12人份的價值。11個人可創造出12人的價值;部屬幾乎多了1倍,主管卻還是只多創造出1個人的價值。

若部屬的比例上升,我就必須創造出四人份的價值。就算我有辦法創造四人的價值好了,可是當人數再增加,我必須再創造出其倍數的價值。只要還是血肉之軀,個人時間就是有限的。事實上,當時我從早工作到深夜,已感覺到自己的界限。

讓員工每個人都能發揮力量,會不會比獨自一人努力更有效率呢?我就是在那時發現這件事的。

要部屬做2人份的工作,或許有些困難,但讓每個人增加1~2成的工作量,卻並非難事。(部屬10人×1.2人份的價值)=12人份的價值。當全員創造的價值增兩成,就算沒有主管的加持,也和我努力2倍創造的價值一樣。人數越多,差距就越大。

「我希望自己同時是主管,也是優秀的工作者」、「自己的業績要先提升,才能提升部門業績」,許多主管會這麼想,表示他們擁有熱情與自信,這並非壞事。但是,再怎麼優秀的人,最多也只能創造出3~5人的價值。一個人當十人用,是不可能的任務,若以一百人為目標,只會讓主管自己崩潰而已。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大是文化《班底:最難管理的是部屬,不必管理的是班底》

喜歡這篇文章嗎?

大是文化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