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黎專文:歐文.柏林的音樂傳奇

2016-06-29 05:40

? 人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歐文.柏林早年被公認是一個拙於言辭的寡言者,但他卻把他的缺點化為優點,用日常的語言寫出簡潔而直接的歌詞。他說:「我的志向是打動一般美國人的心,不是教養高的人,也不是教養低的人,而是廣大的中間群—他們是這個國家真正的代表。」

歐文.柏林的音樂本質單純且略微濫情,但卻觸動了數百萬美國人的心。
歐文.柏林的音樂本質單純且略微濫情,但卻觸動了數百萬美國人的心。

歐文.柏林於一八八八年五月十日生於西伯利亞邊界的村莊,父親是猶太教拉比兼唱詩班領唱者,家中共有八個小孩。在一次屠殺猶太人事件之後,他父親帶著家人來到美國,把最年長的兩個孩子留在俄國。在紐約曼哈頓下城東區長大的歐文.柏林只受過兩年正式的學校教育。八歲那年,他父親過世,他有一陣子充當一位名叫「盲眼索爾」的乞丐歌者的領路人。他十四歲離家,後來在紐約中國城的一家酒館當歌唱侍者。一九○七年他嘗試作曲,寫出第一首歌〈來自晴朗義大利的瑪麗〉(Marie from Sunny Italy),賺了三十七分錢。一九一一年出版的〈亞歷山大的爵士樂隊〉使他聞名全國,這首歌的單曲樂譜在短短的幾年內就賣了一百多萬份。他於一九一二年結婚,但妻子不幸感染傷寒熱,蜜月旅行歸來數月後便去世。十三年之後,再娶電報公司總裁麥凱之女艾琳為妻——麥凱為天主教聞人,以世俗及宗教理由反對此婚事,造成轟動。麥凱據說曾以斷絕父女關係做威脅,歐文.柏林的答覆如下:「我並不是因為錢而娶你的女兒,如果你要斷絕父女關係,我只好送她兩、三百萬元的結婚禮物了。」歐文.柏林和他的岳父及時修好。他的這段婚姻白頭偕老,並且生了三個女兒。

歐文.柏林於一九一七年美國加入一次大戰時入伍,奉命寫了一齣輕鬆的歌舞劇。一九一九年,他以陸軍中士退伍,創辦了自己的音樂出版公司,並且和人合夥在百老匯近郊第四十五街建立歌舞劇院,專門演出他譜寫的音樂劇。一九二○年代,他的音樂劇幾乎定期在此演出。經濟大蕭條初期,他的創作量銳減。他在三十年代初期的某些作品中即反映了此時的社會情境。但他所寫的輕快歌謠卻成為那個時代人們躲避現實煩憂的心靈慰藉。這些歌包括〈再來一杯咖啡〉(Let’s Have Another Cup of Coffee)、〈熱浪〉(Heat Wave)、〈復活節遊行〉(Easter Parade)、〈雙頰相依〉以及〈這不是個可愛的日子嗎?〉(Isn’t This a Lovely Day?)等。其中最後兩首是金姬.羅潔(Ginger Rogers)與弗利得.亞斯台(Fred Astaire)所主演的好萊塢歌舞電影《高帽》(Top Hat, 1935)中的插曲。這是諸多由歐文.柏林寫曲的歌舞電影中的第一部,由亞斯台主唱的〈雙頰相依〉並為歐文.柏林贏得第一座奧斯卡最佳歌曲金像獎(第二次是由平.克勞斯貝主唱的〈白色耶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