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80還要上街拾荒,究竟有多辛酸?香港富翁上節目體驗下流老人生活,泛淚感嘆社會不公

2019-05-22 17:20

? 人氣

說到香港蝸居,一般人腦袋裡浮現的,大概是一堆年輕人窩在一個個壅擠小隔間的畫面。然而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也有為數不少的老人因為經濟困頓,也住在這種生活條件極差「籠屋」之中,靠不穩定的收入度日。他們有些人領政府補貼,再兼個差、撿紙箱換錢,或是在路邊擺攤過活。2010年,陳光明在香港《窮富翁大作戰》實境節目上化身為「窮人」,親身體驗這些長者們的貧苦生活。

從小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三代」陳光明,原本認為社會上爭取生果金(編按:香港社會福利署為長者永久居民提供的福利金,屬高齡津貼)的聲音,原先很不以為然,然而在上過《窮富翁大作戰》節目後,卻一改原先的態度,為這些老人孤老無依的遭遇深深抱不平……

台灣讀者可能不知道陳光明是誰,陳光明出身實業世家,人稱Johnny,他自12歲就在加拿大求學,一路讀到多倫多大學經濟學系,畢業後曾於投資公司上班,後來返港成立自己的鉅駿投資公司,還曾跨界做起高檔髮廊生意,在店內提供香檳、修指甲的服務,現在也是香港中華總商會的常務會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位成功的商人,處理過的投資額可以用「一個區」而不是「一棟樓」來計算。但他卻萬萬沒想到,在近在咫尺的香港,竟有成群8、90歲老人得靠自己年邁的身軀、靠著撿紙箱、做粗工過生活,每餐只吃兩顆蛋配一點米,且一點也不奢望子女會養他們,因為子女自己也被香港的高壓生活弄得喘不過氣……

這些老人,根本沒有機會去問有沒有尊嚴……

(圖/取自youtube)
(圖/取自youtube

首次踏進「籠屋」的陳光明,在看到自己接下來幾天要住的狹小房間時,臉上充滿訝異,走進斑駁的走廊、踏入房間,他看到更難以置信的景象:老舊的空間被隔出一張一張床,他能睡的只有一張床,床鋪外的空間都要與其他老人共用。這幾天每天的生活費也只有10元港幣(當時大約38.5元台幣),剩下的部分要自己賺。「真的……難以想像……我沒料到是這樣的環境……」然而接下來幾天,他將會見到更難想像的情景。

陳光明第一天的任務,就是要到街上收集紙箱、掙一筆吃飯錢。然而晃了一小時、一個一個問「這個紙箱還要不要?」陳光明很驚訝地發現,在街上,紙箱不是垃圾,是許多人要搶的重要資源,不小心拿到別人的還會被人白眼。途中,陳光明開始和拾荒的樂伯伯聊天,發現高齡90歲的樂伯伯竟然清晨五點就開始到街上檢紙箱,補貼生果金不夠的部分,每個月1000元的生果金,有一大半都要拿去繳水電費與管理費,根本不夠用。幫忙完樂伯伯後,陳光明心情極為複雜,他眼眶泛紅地說到:

「真的很心酸,在街上看到老人剪紙皮時,我們不以為意,但當我幫他推那些紙皮時,我覺得他是社區裡的一個長者、一個人,有姓名、有家庭,甚至有很多需要。」

和樂伯伯短短的相遇,讓陳光明真切感受到這些拾荒老人的無奈……

那麼,陳光明自己的任務呢?這個早上,他花了2個小時、特地走遠路去沿街收了一疊紙箱,卻只換到區區16元,而且這還是偷偷摻了水、讓紙箱變重之後的價格!

儘管拾荒的過程相當辛苦、還要不時承受厭惡的眼光,但在這些拾荒者當中,有一半的人每個月賺不到500元,還有許多人曾為了「爭奪紙箱」而受傷,與樂伯伯一樣為了維持生計而拾荒的人竟佔了33%。陳光明不禁感嘆:

「他們不僅是希望有尊嚴那麼簡單,而是沒有機會去問有沒有尊嚴,因為他們沒有議價能力。」

(圖/取自youtube)
(圖/取自youtube

工作沒有辛不辛苦,誰叫你窮,只好挺著

在香港除了拾荒老人,也有很多老人手邊沒什麼錢,只能靠著擺地攤勉強掙點錢,他們沒錢進貨,商品就靠別人贈送或自己拾荒而來。當地的行規是早上5點開店、7點就要趕快收攤,以免被政府官員查緝,若收得慢了,辛苦弄來的貨就會全數充公。這些老人就這樣挺著年邁的身子,在街上擺攤,用微薄的收入加上政府發的生果金,勉強過生活。

經過一天的觀察,陳光明也開始在觀塘的天光墟(清晨或半夜開店、天亮就打烊的集市)擺地攤。但無奈的是,當天剛開始擺攤就遇上執法人員要驅趕擺攤的老人們,在幾經觀望之下,他只好無奈地離開。這一天的擺攤,就此泡湯。然而,陳光明只是來「體驗」的,沒了這一天的收入無所謂,但這些靠擺攤生活的老人呢?

擺攤一無所獲,陳光明只好轉戰商場打工,負責在洗手間清掃。這天,他從早上7點就開始工作,但過了一陣子,他便因雙腿痠痛而決定休息一會兒。一個壯年男子做了沒多久就腳痠,更何況是上了年紀的工作人員?和陳光明一起做清潔工作的老伯伯受訪時笑得燦爛,樂天地說道:「工作沒有辛不辛苦,誰叫你窮,只好挺著。」伯伯說的輕鬆,旁人聽來卻有股淡淡的哀傷……

香港「下流老人」的悲哀

為什麼上了年紀還不能退休?究其原因,是出自於當時香港並沒有全面的退休保障制度,除非有積蓄,否則只能領取生果金與綜援(救濟金),加上每天辛勤工作過活。

(圖/取自youtube)
(圖/取自youtube

陳光明在上了節目後十分感慨,過去的他認為政府不應該直接發錢、給糖吃,但是與住在「籠屋」的、街上辛苦工作的老人生活、交流意見之後,態度竟180度大轉變,覺得「直接給錢」才是最實際的政策內容。因為他發現,了解他們的需要才是最真實的「救急」,如果政治家沒有真正與這些老人相處過、了解過他們,所有的政策都只不過是打高空、自以為是罷了。

你也認為某些社會福利津貼會「養懶人」嗎?若你願意實際走入這些老人的生活、和他們聊聊,也許會對社會福利津貼有不同的看法。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