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台都常受颱風侵襲,為何日本能成為世界防災模範生?「海綿城市」概念足以讓台灣借鏡

2019-05-14 15:58

? 人氣

由國外發展經驗與技術發現,治水不缺工具,缺的是如何用全局思維判斷要用哪些工具,而不只是只想著把水抽掉。(示意圖/ olliechiu@pixabay)

由國外發展經驗與技術發現,治水不缺工具,缺的是如何用全局思維判斷要用哪些工具,而不只是只想著把水抽掉。(示意圖/ olliechiu@pixabay)

上一篇文章《企業家跟總統的差別連「薩諾斯」都知道,不曉得郭台銘知不知道?》,我們談到企業家和總統最重要的思維區別是具備處理「公共財」的全局思維,而不只是滿足人民短期的需求。水資源管理產業導入AI,就是利用海綿城市的六大策略—滲、滯、蓄、淨、用、排,使海綿城市與智慧城市站在同一陣線上,一齊邁向「價格」蛻變至「價值」的層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國在海綿城市技術上歷時較短,理念與內容仍在不斷地發展與創新中,為了提升我國海綿城市發展競爭力,可由國外發展經驗及動態取得參考,就像高雄市長韓國瑜市長講的:「立足臺灣、胸懷大陸、放眼世界、征服宇宙」

我們今天就來胸懷大陸、放眼世界,了解中國大陸、美國及日本這三個地方如何快速實踐城市水資源利用管理,以及我們若想要彎道超車,第一步應該先改變什麼。

中國大陸的海綿城市

2012年7月,北京及其周邊地區遭遇暴雨及洪澇災害,造成79人死亡,1萬多間房屋倒塌,160萬人受災,經濟損失高達人民幣116億元。每年一到雨季,中國大陸各大城市最怕聽到的字詞就是「看海」,無論是沿海的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南京、廣州,甚至是內陸城市武漢、蘭州、成都、南寧、貴陽,都無一倖免,根據中國大陸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中國水旱災害公報》顯示,2013至2015年之間,每年平均至少有180個城市飽受「看海」之苦。

為了解決此狀況,中國大陸於2015年啟動了海綿城市建設,設立16個試點城市,並於同年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部署加快海綿城市建設,首批海綿城市總投資額超過人民幣300億元。「海綿城市」成為中國大陸十三五規劃下的重點項目之一,利用六大策略—滲、滯、蓄、淨、用、排,保護城市水系、增加城市綠地、提高雨水滯滲調蓄能力的建設,有效控制和減少地表徑流。以廣州天河為例,主要利用「蓄」、「滯」解決當前看海的燃眉之急,利用生態滯洪池蓄集降雨成為調蓄設施、屋頂綠化滯留雨水等手段,核心目標是將地表雨水逕流留下來,不讓雨水降下後在太短的時間就進入都市的排水管網,避免排水管網的壓力太大。

美國的低衝擊開發LID

美國休士頓大概是近年來美國淹水最慘烈的地方,2017年8月哈維颶風重創德州,降雨量創美國歷史新高,造成30人死亡,900億美元損失。為何休士頓毫無招架能力?首先,休士頓是美國唯一沒有土地使用分區管制的大城市,土地開發不受繁文縟節的法規限制,使得建築物與都市開發快速成長,短短50年之間人口從60萬暴增至600萬,早就超過環境容忍程度。其次,他們早有好的工具在手上,卻不好好應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

綠學院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