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專文:印度萬花筒

2016-05-28 06:41

? 人氣

上一次和丈夫去印度,司機兼導遊是位沉默謙和的耆那教徒。幾天下來彼此熟了,他問了我一個私人問題:太太和先生是媒妁之言(arranged marriage)還是自由戀愛(love marriage)結婚的?我覺得他問的有意思,故意反問他:你猜呢?他毫不遲疑 :一定是媒妁之言。我問何以見得?他的回答很妙:先生和太太一路上都不吵架,只有媒妁之言的夫妻才這樣,對不對?我沒有回答他而只是大笑,他一定以為自己觀察入微,猜對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時間和耐心

印度的店主也是一景,全都能言善道,戲劇性十足。最難忘的是那位地毯店的老闆對我用詩一般的語言說:「把它帶回家去吧,讓它走進妳的記憶之巷……」我說我真的不想買,不要浪費你的時間了,他搖頭晃腦的說(印度人搖頭是肯定的表示,可別當作是拒絕):「沒關係的,我們印度人最不缺的就是時間,和耐性。」

一家頗具規模的大理石店,包著頭巾、留著兜腮鬍鬚的錫克店主極具威儀,不像生意人倒像個政治人物;我們喝了幾杯奶茶、看了一大堆精美的鑲嵌大理石,卻一樣也沒買,他也只是矜持的微笑送客。

小首飾店主則委曲求全,信誓旦旦:「太太,這耳環若不是純銀的,妳可以把鞋丟到我臉上!」這可比賭咒罰誓了,在印度和中東,鞋子上臉可是莫大的羞辱。還有教我們穿紗麗的布店年輕伙計,有幾分羞澀又極其認真,把我和女友兩人一紅一藍仔細地包裹起來;不過我們後來都沒買,因為沒有了他我們可不會自己裹紗麗。出了店門我和女友都覺得有些抱歉,但想到當時店裡並沒有別的顧客,他們在店裡也沒別的事可作,把兩位女顧客包裹起來也算是打發時間吧。

在美國我們有位印度朋友,為兒子慶祝一周歲生日(這在印度家庭可是重大的日子),邀請了我們和兩家日本人、以及許多他們的印度親友,包下一家印度餐館舉行慶生晚宴。請帖上寫的時間是下午六點,我們六點七分到達,空洞洞的餐館裡,兩名員工正在佈置場地,看到我們彼此都以為走錯了地方。三分鐘後,兩家日本人到達。六點半,總算有一家印度人出現,但不是主人家。六點四十五分,主人夫婦抱著小壽星出現。七點半以後,其他的印度賓客陸續來到,自助餐才開始上菜。八點左右才是大部份賓客不慌不忙的蒞臨時段。

我後來發現:六點半到達的那家印度太太是唯一穿西式服裝、並且與我們以英語交談的;後來的印度女眷都穿著美麗的紗麗,只理會她們的同胞。宴會的主人來到西方國家也有幾年了,還是位科學家,我們原以為他的「西化」程度應該很深了;但經此一役,才驚覺自己對印度的認識還是不夠。那位地毯店老板對我說的名言「我們印度人最不缺的就是時間和耐心」,此時更顯現意義了 。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