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保員服藥自殺後,流浪狗在鄉愿的台灣將走向何處…

2016-05-24 12:39

? 人氣

台灣流浪動物的產生,是大家無法終養動物的問題。台灣流浪動物預算,每年達到要花上好幾億的預算去處理(一個台中市預算規模,動輒六千七百萬以上的動保預算經費),這個經費的確是個大家都可以分食的大餅。以台中為例,2014 年八千九百多隻的收容,一隻流浪狗的收容要花七千元台幣以上的預算來處理。這還不包括建造收容所及捕抓流浪動物的費用。不管養不養狗,社會上的每個納稅人都要對棄犬行為,負擔昂貴的社會代價。這樣有道理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德國沒有流浪狗,動物保護經費沒有比台灣少。既然有預算,就會影響資源如何分配。德國社會根本看不到流浪狗,這是因為長年以來,德國有花心血在教育宣導上,有嚴格的重罰條款,惡意棄犬行為重罰一百萬台幣。 

德國的生命教育中,把狗與貓等同伴動物當小孩一般看待,所以在寵物商店裡,看不到賣貓與狗。因為貓狗就是毛孩子,像自己的小孩一樣,這就和我們一般人也不可能到商店去購買小孩一樣的道理。要買或擁有貓、狗必須透過報紙刊登或透過繁殖協會去取得買狗資料。德國的動物收容所有超過百分之九十的認養率,就是教育民眾的成果。繁殖犬隻者,也多會負責任教育飼養狗的人懂得狗性,並會辦活動讓同品種的主人相聚交流。在管理犬隻販賣上,他們的繁殖營業者,多會參加協會,必須相互自律,彼此之間都有聯繫登記,母犬一年只能生一次。繁殖也不能讓母犬一隻生到死,姆犬生殖有規範,繁殖協會都會互相有通報擁有的犬隻狀況,讓品種的買賣市場,不會因為產得太多,影響市場價格,也相對保障動物福利。 

曾有台灣動保員來德國參訪動物福利,認為德國動保的經費沒有比台灣少,即使沒有處死狗,動保經費也不會比較低。這項比較其實還要考慮到德國人事是台灣三倍以上。但也讓我驚覺德國花在動保教育的用心。這樣不處死的經費支出,才真正叫動保經費,而非處死動物經費。 

德國市政府沒有公立收容所,動物遭沒收或棄養動物的去處,就是送到私立開放給大家參與的收容所,私人收容所都是由動保團體經營。德國動物收容所都是當地動保組織所經營,完全開放民眾參訪及監督,每年有開放日,民眾積極參與推動動保工作以及監督當地收容所。一般日的開放時間,可讓民眾帶狗狗去散步,認養前,一定簽契約,狗的健康與行為都要告知。

一旦認養出去的狗沒被告知有健康問題,民眾也可以提告。因此,動物收容所的環境衛生也很重要,收容所有健康的狗,民眾認養的意願才可能提高,認養出去的狗必定會有志工追蹤。民間動保人士經營收容所,飼養品質要向政府以及全民負責。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