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從知識開始》:三個能夠增加知識的有效步驟

2016-05-28 05:10

? 人氣

時代不斷地改變,居於不敗地位的經典商品,也可能會因為幾個月前登場的新商品,遭受嚴重衝擊。定期更新知識,才能不斷提升品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接下來可以利用各種方式,依自己的習慣去收集知識,當知識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後,就要進入第三個階段。

找出「共同點」或「固定的規則」

這一步與其說是收集知識,不如說是透過分析解讀,精煉出屬於自己的知識。

例如我也曾參與一些商店設計,但剛入行時,我主要負責的工作多半是商標設計等平面設計,開始接觸商店設計時,相關的知識幾乎等於零,於是我只好從頭開始吸收知識。

第一步是無論日式或西式,只要是長年受到消費者喜愛的老店,我就盡量去參觀。換言之,就是累積相關知識,了解「什麼是商店設計的經典」。另一方面,對於許多人光顧、基於一定的標準設置的便利商店,我也特別留意,經常拜訪。

第二步則是逛很多流行的店家。

第三步則是留意在經典與流行之外的店家,試著思考他們「有何共同點?」

以下就舉出幾個我自己發現的規則,例如「可以吸引顧客進門的店家」(或稱生意興隆的店家)的共通點,具體來說就是:「地板偏向暗色系」、「入口高度適中」、「如果是雜貨飾品店,感覺有點擁擠、顧客隨時會碰到彼此的店,生意比較好」。

有些人或許對「地板是暗色系」這一點感到意外,因為通常亮色系給人「時尚、美觀」的感覺,地板應該是亮色系才對。但根據我的分析,「或許是因為日本人在室內有脫鞋的習慣,如果是純白色或米白色這類看來太潔淨的地板,反而會給人壓力,擔心把它弄髒」。所以在入口處看到一塵不染的純白色地板,就不太好意思穿著鞋大剌剌走進去,怕弄髒了地板。一旦顧客開始猶豫,就容易止步不前。

「如果是雜貨飾品店,感覺擁擠一點比較好。」這一點也是在了解雜貨的商品特性後,做出的分析。

因為很少客人逛雜貨飾品店時,有明確的目的,多半都是因為「這家店好可愛,進去晃晃吧」,或「不知道有沒有適合送禮的東西」這類模糊的動機。

對這些顧客來說,在稍微擁擠的空間中「發現」新奇的商品正是樂趣所在,所以營造這樣的空間感覺,正是經營雜貨飾品店的必備條件。如果在一個井然有序、視野開闊的空間裡,顧客感覺自己物色的商品會被別人看得一清二楚,就很難放鬆心情盡情選購了。

一般而言,僅供一人通行的走道,最窄的寬度約為六○○公厘;如果有九○○公厘,就能和對向的人擦身而過;一二○○公厘能在不干擾彼此的情況下,雙向通行。但根據我的觀察,有些雜貨飾品店的通道甚至不到六○○公厘,只有五○○公厘左右,非常狹窄。但因為是個人經營的小店,這種擁擠感反倒醞釀出「小雜貨飾品店應有的風格」,讓我學到原來也可以這麼做。

相反地,當我經手某個辦公室的設計時,就刻意把通道設計得很寬。比能讓雙向順利通行的一二○○公厘更寬,有一四○○公厘,因而營造出寬敞的空間。

如本章所言,當我在決定一個空間的地板顏色或貨架配置時,都不是基於從天而降的靈感,而是根據相關知識所做的決定。這些知識跟規則充其量也不過是我自己發覺的共同點,說不定室內設計專家會嗤之以鼻,但我的確利用這些規則設計過很多店家、辦公室,目前看來也相當成功。因為這些透過知識的累積精心打造的店家,也正是人們口中所謂「有品味的店」。

《品味,從知識開始》
《品味,從知識開始》
 
*本文選自《品味,從知識開始》,(時報出版);作者為創意總監、 good design company代表取締役、 慶應義塾大學特別客座副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