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又天專欄:墨家消亡之謎的解答

2016-05-08 06:20

? 人氣

墨家各派之間的相互攻訐,想必也是有的,但會讓人覺得特別值得流傳嗎?現代這種文章是不少,但外人看了八成只會覺得「貴圈真亂」吧。又有一說,說講究辯論的名家實際源出墨家,然而當時人就覺得講「白馬非馬」名家是詭辯,是想紅,不是踏實想做學問。或許,他們的自我認同、自我實現的目標,從來就都放在政治,而非學問之上。所以,過去我們常有人感嘆名家沒能發展出邏輯學、墨家沒能進一步開創物理學;現在,我們可以進一步說,如今一大堆跑去學了西方正宗科學、哲學的人,學過來也是拿來搞政治、搏名位。我們也經常看到有人批評華人這種庸俗的劣根性,然而會說這種話的人,八成也是在搞政治鬥爭。結論是不管怎樣樣,都是偽善,都是政治鬥爭。好一點的是禮教殺人,差一點的就是撒潑耍賴、意氣之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就像社運圈有不少失望、絕望的過來人,墨家的消亡,也必有因為墨者對墨家失望。不論是在理想這一端,還是在現實這一端,墨家留下來的東西,例如現代人津津樂道的秦國兵器生產線、各種標準化的製程,以及何先生這篇論文考證出來的軍政制度,都是合乎中央集權專制統治需求的;至於墨子的初衷,或者我們比較樂見的什麼平民立場的理念,都被放在一邊了。

最後,當秦末失政,群雄揭竿而起時,有六國舊貴族要復辟,有刑徒自力更生,有道家、儒生投靠新貴出謀劃策,更不乏陰陽方士招搖撞騙,也有劉邦那樣有智慧的混蛋,什麼虛名都不管,直接和民眾約法三章,最終得到勝利,並且繼續任用法家的刀筆吏……但就是沒有墨家,也沒人提墨家了。

這之中還有多少空白可以填,多少細節可以編呢?我想,應該會有很多的,而且,必能映照到我們現代的問題。有興趣的朋友,請一定要找《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來讀一遍。比起前面提到那些二三十歲非歷史本行人士的作品,這是一個專業的、九十幾歲的第一流歷史學家,生前最後一篇大論文。我大二時,曾有幸聽何先生在台大開的一場講座,當時我只感到他好像很厲害;大三時,他的回憶錄《讀史閱世六十年》出版,我讀後佩服他確實很厲害;但到近年,在讀過〈國史上的大事因緣解謎〉以及這本《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以後,我才漸漸能感到他到底有多麼厲害。如果我們創作者能稍多從他這樣的論著裡汲取功力和養份,那麼,下一部有關秦國、墨家佳作以至傑作,也就是可以期待的了。

*作者台北人,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碩士,香港浸會大學人文與創作系博士候選人;作家、歷史研究者、也是漫畫工作者。2013年創辦「恆萃工坊」,目前的產品有《易經紙牌》和《東方文化學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又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