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國中學歷的小士官,卻意外發明出全世界殺最多人的武器!揭「AK-47之父」如何魯蛇逆襲

2019-04-02 11:56

? 人氣

他發明的AK47,後來被150多個國家採用。(圖/維基百科)

他發明的AK47,後來被150多個國家採用。(圖/維基百科)

大家可能或多或少都有聽過卡拉什尼科夫的名字,他在近代歷史的地位實在是太重要了,稍為熟悉軍武的朋友們一下子就能認出來,他就是蘇聯著名的槍械設計師,「AK-47突擊步槍」的發明人,被稱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武器發明之一,此槍被超過150個國家的軍警單位使用,全球產量更是超過了一億支,是世界上最為人熟知,和最普遍使用的武器,但它最大的特點,不是使用了甚麼高規格的科技技術,而是操作簡便、可靠耐用,讓它在近代以來的戰爭中歷久不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早年生活

不知各位讀者有沒有注意過,幾乎所有軍火販子都是出生於世家大族,如美國的約翰.白朗寧,英國的馬克沁爵士,德國的施麥瑟博士等,他們都是抱著金湯匙長大的,之所以會這樣,或許與某些西方的潛規則有關係,基於關係複雜,我們就不先討論了。這篇文章要講的人──卡拉什尼科夫是一朵小奇葩,他與其他槍械大師不一樣,出生在貧寒家族,從小不知道枕頭的滋味,可謂是落魄至極。

之所以這樣,可不是卡拉什尼科夫的家庭不爭氣,他們當時正值蘇聯政府全盤集體化運動,老家被判定為富農,被剝奪財產並流放西伯利亞。在現代史學界的普遍看法看來,鬥爭運動是簡單粗暴、不講理的,斷定貧富往往是以家庭財產劃分,而不是人均財產,這非常不合理。許多富農,往往是因為家裡人多,財產也相對多一點,就被劃分為富農。比如一個家庭沒有孩子,只有夫妻兩個人和一頭牛,那就是貧農,但如果一個家庭有6個孩子,兩頭牛,過得更為拮据,反而會被劃分為富農。

卡拉什尼科夫家裡一共十人,由於置養牛群超過規定,他們全被劃分為富農,財產被沒收,並遭到了蘇聯政府的流放,蘇聯黨代表前來剝奪私有財產時,他們甚至用斧頭砍死了一頭懷孕的母牛,並笑嘻嘻的說:「這下我們可幫那些地主老財省了接生的麻煩。」

折磨和流放擊潰了卡拉什尼科夫的家庭。1930年底,父親在流放中去世,母親隨後改嫁。卡拉什尼科夫家庭徹底破碎。

基於上述影響,卡拉什尼科夫只有讀過九年書,相當於國中文化水平而已,但瑕不掩瑜,套句戰國平原君的話來講,一個賢士的處世,就像銳利的錐子放在袋子中,肯定會畢露出來。卡拉什尼科夫從小就很喜歡搞些別出心裁的小發明:「除了在農田裏勞動,我經常泡在學校技術小組裏。在那裏,我們曾嘗試製造一台永動機,當然結果沒有成功,但我從那時起就喜歡上機械製造和發明。」

在流放過程中,卡拉什尼科夫也曾多次逃跑,但最終都因為沒有「良民證」而無法實現,於是,卡拉什尼科夫和一位朋友合夥辦假證並賣錢,以求回到家鄉。卡拉什尼科夫的假證做得特別真實,他曾驕傲地稱其為「人生第一個發明」。

既沒有學歷,也沒有環境的卡拉什尼科夫,本該就這麼在西伯利亞裡奔波勞碌度過一生了,沒想到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他頻藉著一連串的機遇,成為二十世紀最富盛名的世界槍王。

卡拉什尼科夫是AK47步槍之父,(圖/維基百科)
卡拉什尼科夫是AK47步槍之父,(圖/維基百科)

加入坦克機械師

卡拉什尼科夫應招徵兵時,一直隱瞞了自己曾經的逃亡過往。在正式入伍前夕,卡拉什尼科夫給招兵辦的人展示了自己的發明——永動機。

永動機是當時流行的一種都市傳說,意旨不需輸入能源就可以不斷運作的機械,這以科學常識來講是行不通的,卡拉什尼科夫卻信以為真,耗費大量精神、資金在這上,雖然最後落得一場空,但倚靠這項小研究,卡拉什尼科夫被分配了當時的技術兵種——坦克機械師訓練隊。

蘇德戰爭爆發後,卡拉什尼科夫擔任坦克上士車長,有趣的是,他駕駛的坦克上刻著一行白字:為了祖國,為了史達林(普遍坦克兵通常也會加上為了蘇維埃人民,估計是老卡的墨水不夠多了)。

1941年秋,在蘇軍和德軍激戰過程中,他的坦克不幸中彈,本人也被流彈擊傷肩膀,在戰車即將爆炸之際,卡拉什尼科夫順利逃出艙門,躲進了一處草堆中藏身,他府低身姿,將濕冷的汙泥塗在身上,盡量憋住呼吸,避免寒煙透露出自己的位置。

「當時的情況非常糟糕,我們根本沒有還擊能力,只能咬緊牙關忍著,要知道,德軍使用的是自動槍械,而我們只有手槍」

照蘇聯的227號命令來講,卡拉什尼科夫這種避戰的舉動是該槍斃的,但是就是這個「違法舉止」,間接啟發了他。卡拉什尼科夫將草堆的一處撥開,靜靜地看著兩方決戰,目睹了德軍的戰爭技術是何等的厲害,厚實的坦克、強壯的體格、狡猾的戰術,讓他們在戰鬥中所向披靡,此時,卡拉什尼科夫又注意到他們手持的武器,這是一種新型自動衝鋒槍,名叫MP40(一說為其他槍械),德軍士兵憑藉著這種槍械,可以在走動、甚至是奔跑的時候完成精準射擊,大大提高了戰鬥效能。

AK47自1947年被發明後,至今仍被許多國家使用,歷久不衰。(圖/維基百科)
AK47自1947年被發明後,至今仍被許多國家使用,歷久不衰。(圖/維基百科)

後來老卡在躲過德軍追擊後,被撤往醫院搶救。誰也沒想到,這座醫院成了卡拉什尼科夫走向武器設計大師的轉折點。

二戰蘇聯為了彌補科技上的差距,經常採用人海戰術,這也導致了人民傷亡率很高,醫院裡幾乎塞滿了各類人物,卡拉什尼科夫雖然身為一名坦克車長,也不得不和好幾名普通士兵一起共享病房。

在此期間,他聽到了受傷戰友的抱怨:「我們為什麼不能拿出一把能與德國武器相抗衡的槍?」

另一位戰友也跟著附和:「沒錯!他們的步槍比我們的步槍發射子彈更快,威力也大,許多戰友在戰場上連開槍的機會都沒有,就被德國鬼子打死了。」

「如果我們手裡的槍能比他們的更強就好了。」角落的傷兵默默地說道。

卡拉什尼科夫聽後深感同意,激動地說:「對,我要設計出一種新的武器,讓戰友們能更有力地打擊敵人!」

卡拉什尼科夫立志為衛國戰爭做點貢獻,讓護士把醫院圖書館所有關於輕武器書籍找來閱讀,其中費德洛夫所寫的《輕武器的演進》使他大受啟發。

有設計槍械的想法的蘇軍士兵應該不在少數,為什麼唯獨卡拉什尼科夫成功了呢?這就就不得不提到一場可愛的事件。1942年春,卡拉什尼科夫的傷勢雖然好了,但醫生覺得容易復發,所以就派他去後方療養院養傷半年。在轉送途中,一位火車站站長幫了很大忙,給卡拉什尼科夫搞了一個車間供他研究,卡拉什尼科拿着筆記本、鉛筆和橡皮,繪製想像中的槍械,就這樣開始了設計之路。

追根究柢,為什麼素不相識的站長會幫卡拉什尼科夫呢?因為這個站長也叫卡拉什尼科夫!

發明的征途

卡拉什尼科夫在鐵路機車修理站的小工棚裡敲敲打打,搞他的科技發明,沒過幾天就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把槍械(據說是衝鋒槍),沒想到還沒來得及試射,消息靈通的當地官方就得知此事,誤以為他研發槍械是要造反,差點把他拖去槍斃,好在卡拉什尼科夫嘴巴流利,不但澄清了令人尷尬的誤解,還獲得了官方認可,可以合法地研製槍械。「我變得越來越著迷,甚至為此專門找來了學生筆記本、鉛筆、橡皮擦,我開始設計我所希望的突擊步槍草圖」。

蘇聯政府很是慷慨,為他送來一名女助手,年輕的工業畫師凱蒂·莫伊希埃娃,別看網路上查卡拉什尼科夫的關鍵字都是白髮蒼蒼的糟老頭,他年輕時五官分明,甚至可以稱得上帥氣動人,凱蒂才剛來工作室不久,就被他迷得深昏顛倒,雙雙墜入愛河了。凱蒂全心全意地將卡拉什尼科夫的託付認真地描繪成圖,使他可以更加詳細地向政府宣傳這把槍的重要性,事後卡拉什尼科夫感嘆說:「歸根結底,AK是我初戀最美麗的結果。

經過刻苦研究,卡拉什尼科夫終於發明出了著名的AK-47。有很多人都把它的名字以英文拼音照念,其實這是不對的,AK是俄語第一個字母的縮寫,A在這裡發音為「阿」,代表著俄語中「自動步槍」(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ая винтовка)的第一個字母;K在這裡發音為「卡」,代表著設計者卡拉什尼科夫,47則代表此槍是在1947年研製的,所以如果你想要念正確讀音,或是擁有一腔「斯拉夫本土味兒」的話,就把它稱作為「阿卡四七」吧。

發明方才完成,卡拉什尼科夫便興匆匆地將它送去參加國家靶場舉行的選型競賽,它的外型很普通,沒有美感,全然只是為了實用主義而生,結構簡單、故障極少、造價又低廉、且威力巨大,它的各個單項指標不算是出類拔萃,沒有DP28輕機槍的殺傷力,沒有PPH41衝鋒槍的射速,沒有莫辛-納甘步槍的精準度,但是它卻能各抓一些,將三把槍的性能給綜合起來,成為平衡性質最好的槍械。

沒想到這位只有上士軍銜、連初中都沒有畢業的傢伙,竟然一路過關斬將,打爆了好多位長年研究軍械的上級人物,所有評審都看傻了眼,卡拉什尼科夫的樣槍更是順利通過了「沙浴試驗」,也就是讓步槍浸泡在充滿砂石、泥水的地方,之後再做射擊試驗,競爭對手的樣槍幾乎都在這個實驗中遭到淘汰,幾發後就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完全打不響了。只有AK47沒有產生任何故障,點射時沙粒就向外噴射,就像水珠一樣。

除此之外,在之後的實驗中,AK47在連續射擊了一萬五千發子彈後,即使槍管已經打到快要融化了,射擊精度卻沒有甚麼太大的變化,卡拉什尼科夫的研究成果,終於得到了實踐的驗證。

AK47便宜又耐操,是CP值很高的步槍。(圖/維基百科)
AK47便宜又耐操,是CP值很高的步槍。(圖/維基百科)

樣槍在比較測試中顯示了極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史達林親自為他頒佈一級史達林獎和紅星勳章,以及15萬盧布的獎金。按照那時的標準,這是一筆巨款,可以買10輛「勝利」牌小轎車,沃羅諾夫元帥也邀請他去勞軍演講,由於卡拉什尼科夫身材不高,壯碩的沃羅諾夫元帥竟然將他舉到空中!卡拉什尼科夫的臉都紅了。(腦補一下這畫面,真是基情四射……)

如果要將卡拉什尼科夫的生平分為兩段時期,那肯定要以二十七歲(1946年)作為分界線,二十七歲以前,他的人生充滿著令人嘆息的落魄,家庭的分合、貧寒的飢餓,曾使他想過一了白了;嚴重的傷勢、屢敗的戰事,凌遲般地折磨著他的年華歲月......然而這一切都過去了,卡拉什尼科夫的下半生,才是人生真正的開始

文/江仲淵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歷史說書人 History Storyteller(原標題:卡拉什尼科夫的前半生)
責任編輯/潘渝霈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歷史說書人 History Storyteller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