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裡的貼身肉搏戰都是怎拍的?劇組透露3大關鍵!根本不用來真的,就能完美騙過你雙眼

2019-04-02 16:07

? 人氣

同為特技演員的導演David Leitch,拍攝《極凍之城》時,更設計七分鐘的打鬥長鏡頭。他說:「我們可以體驗到角色的身體,是如何備受折磨。」然而,劇組並非一鏡到底,而是連續拍攝多顆鏡頭,最終由其中的40顆經後製結合而成。攝影指導Jonathan Sela說,這在技術上極難達成:「意味著前後連接的鏡頭,必須以相同角度、動態感移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極凍之城》樓梯打鬥部分:

剪輯加強場面的緊湊感——快剪、跟隨動作及十字景框原則

「我總是以第一人稱視角,進入這個古怪、有趣的故事,
讓我更加接近角色。」
——《神鬼認證:最後通牒》剪輯師 Christopher Rouse

1、快速剪輯保持場面動態感

除動作編排、攝影運鏡外,依靠剪輯時快速切換畫面,展現不同角度的素材,亦可讓動作場面維持鮮活的動態感。最具代表性的為《神鬼認證》系列,當年的第三集《神鬼認證:最後通牒》即以繁複、獨具魅力的快剪,拿下奧斯卡最佳剪輯獎。

由於打鬥素材多為現場抓拍,數量極為龐大,剪輯師Christopher Rouse去蕪存菁,維持手持攝影混亂、瘋狂的風格,並表示剪輯時,他的原則即是「自主角Bourne的觀點出發」。他說:「Bourne始終在移動,因此我們(剪輯)的風格也從未安定。」

2、Cutting on Action 掩飾剪輯痕跡

剪輯中,另有一種技法稱為「Cutting on Action」,亦即隨演員的動作轉變,持續切換鏡頭,讓觀眾的焦點關注於角色,較不易注意到剪輯,能「看似」流暢串聯畫面,同時也能遮掩「假打」的痕跡,廣泛運用於動作電影中。

例如:《紳士密令》中,兩位主角的武打場景,自角色Illya將對手Napoleon推進廁所隔間,直到打鬥結束、離開隔間的30秒間,共剪進約莫20顆鏡頭,但因運用「Cutting on Action」技法,緊隨演員動作切換畫面,令觀看時幾乎不會留意到剪輯。

3、十字景框,讓畫面中角色保持清晰

快速剪輯打鬥場面,雖可增強影像的變化性,但畫面切換過快,也容易造成觀眾看不清楚角色及其動作變化。此時,更應追求「十字景框」(Crosshair Framing)原則,意指裁切調整畫面,讓重要視覺元素留在中心。

若在構思分鏡、現場拍攝時,即可將主體置於中心,剪接時也能更方便。《瘋狂麥斯:憤怒道》捕捉武打畫面時,便多將人物置於中心,剪輯師Margaret Sixel再少量調整構圖框架:「這像是一種精巧、平衡影像的藝術。」即便加快部分鏡頭速率,也不會令內容混亂,觀眾在畫面切換時,仍可清楚辨識重點。

「我盡可能運用僅有的資源和時間,試圖讓劇本、拍攝和剪接,更精準地呈現。」
——《神鬼認證》2、3、5集導演Paul Greengrass

打鬥場景需依靠整個團隊成就,除前述所參與的人員外,後期階段的音效剪輯、混音,甚至特效部門,皆十分重要。《極凍之城》特技指導Sam Hargrave說:「你需要每一分鐘都投入其中,只有在每個人團結、並在同一水平上,才有可能完成。」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影製所DC FILM SCHOOL(原標題:電影打鬥場面怎麼拍?掌握三大要素:動作設計、攝影和剪輯)

責任編輯/趙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