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1996年做了一件事:建築可耐8級地震、堪用100年的秘密是...

2016-04-18 15:41

? 人氣

嚴格法規也激發無限創意。日本一般民宅屋頂早已不使用磚頭,改用塑料製成的五彩瓦片,而牆體則多設計成「整體結構」,內部是類似石棉一類的充填物,都是用來減少房屋倒塌的傷人機率。有些大城市建築物的地基部分加上了硬質橡膠和鋼板,藉以有效提高建築物本身的結構彈性。近年來,還有一波「抗震抗災公寓」的興建熱潮,以儲備糧倉庫、抗災飲用水井、緊急醫療救護室等抗災設施做為賣點,甚至擁有可供直升機起降的場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各位讀者若有機會到日本去,也可以留意觀察一下,日本房子的高樓層玻璃上常能看見紅色箭頭,這是因為法令規定高樓層建築必須使用砸不碎的強化玻璃,以防震災來臨時,玻璃破碎墜落傷人;但為了方便救人與協助逃生,有些玻璃在建築之初就設計成可砸碎,所以需要貼上箭頭公告周知。

04.png
 

簡言之,日本的防震與建築法規是建立在一座座廢墟、一具具屍體,與許多對親人永無止盡的懷念與哀痛上,日本人的想法很簡單:逝者已矣,希望下一次不再發生如此大規模的傷亡。

防災也能拚經濟

事實上,類似這種災後重建的特殊情況,由於災後重建需求的顯著增加,雖然當年度的經濟受創難免、消費意願下降,但其後幾年的受災地區、甚至全國的經濟動能多半能明顯升高,且可一併滿足中長期的社區發展、都市計劃及產業轉型等需求。以日本為例,1995 年 1 月中發生阪神大地震,1995 與 1996 年的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1.94% 與 2.82%,是近 25 年來日本少見的高成長水準,上述所提及的建築業受惠尤大。

05.png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日本的例子告訴我們,政府的責任顯然是從「公布資訊(土壤液化潛勢區)」後正式開始,後續的相關配套斷不可少,否則只是徒增民眾恐慌與惶惶不可終日而已。

首先得教育民眾,土壤液化不可怕,可怕的是無良商人。2016年2月6日的南台大地震,傷亡最慘重的維冠大樓並非位於土壤液化區,卻因為缺德建商的偷工減料,奪走 117 條寶貴生命;大台北地區許多標榜「河岸第一排」的豪宅都座落於土壤液化區,甚至還是河道截彎取直的新生地,不也挺過這麼多次的地牛翻身?!

接著,得趁勢重啟都市更新計畫,「都市更新」其實是許多大城市的必經之路,因為時代在進步、科技日新月異、人口也愈來愈多,不少公共建設早已不敷使用或無法滿足現有需求,但過去一段時間內的幾樁社會運動因處理失當,導致都更一事在台灣逐漸被汙名化,是時候導入防災、永續、特色產業、高齡/親子友善等「都更 2.0」了。

更何況,唯有政府有足夠能力在經濟低迷時,逆勢大規模投入公共建設,最典型的例子是台灣在 1960 年代末期推出的「十大建設」,自中山高速公路(第一項)1971 年開工後的十年內,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都超過 10%,只有在兩次石油危機(第一次是 1973~1974、第二次是 1979~1980)時低於 10%,足見寬鬆財政政策的效果有多大。在全球央行顯然已經束手無策的當下,即便需要舉債、縱使債台高築,寬鬆財政政策或許是各國政府不得不然的最後選項…。

06.png
 

天災無情,但人禍更教人憤怒,不論是維冠大樓建商的無良行徑,或是政府有意無意間的行政懈怠,都是阻礙台灣社會前進的可惡蠹蟲,「大破壞之後的大建設」肯定會有利當前經濟情勢,此時不做,更待何時?!

文/ 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作者  儂白蒂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原標題:大破壞之後的大建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