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宗教歧視 文章列表
#
宗教歧視
約 4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影音
風生活
娛樂
世界
呂秋遠:害怕恐怖攻擊,就要消滅玖壹壹?其實,這樂團是多數台灣人的縮影…
日前,台灣團體玖壹壹與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合作拍攝音樂短片,其中有一裝扮成伊斯蘭教徒、手上持槍的反派角色,黃明志回到馬來西亞遭當地以侮辱宗教罪名逮捕。
呂秋遠
2016-08-27 20:16
恐怖攻擊
音樂
阿拉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是挑戰暴政,還是挑起宗教戰爭?
日前,玖壹壹與黃明志合作的一首歌曲《OhMyGod》,其原版MV包含了疑似玷汙伊斯蘭宗教的內容。(MV劇情中登場的四位角色個別代表四種宗教:佛、道、耶三教的角色都手持宗教儀器,只有代表穆斯林的角色手持槍械)
張經偉
2016-09-03 06:20
觀點投書
貼標籤
國民黨
新聞
國際
2016美國總統大選辯論》美國穆斯林作家妙言酸川普 網友推爆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Trump)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HillaryClinton)9日進行第2場辯論,推特的有關推文近3千萬則,遠超過首場辯論1710萬則推文,其中穆斯林作家貝佑敏(MoustafaBayoumi)批評川普的一則推文酸度破表,被網友推爆。
中央社
2016-10-10 16:26
種族歧視
2016美國總統大選
希拉蕊 Hillary Clinton
新聞
國際
2016美國總統大選》選舉撕裂社會 選後可能內亂 民兵組織呼籲監督投票
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逼近,美國民兵組織擔心選舉日可能發生暴力與投票欺詐事件,因此呼籲支持者在大選當天前往投票站巡邏,並進行戰鬥訓練,以因應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Clinton)勝選後可能發生的內亂。
國際中心
2016-11-05 13:51
種族歧視
2016美國總統大選
希拉蕊 Hillary Clinton
新聞
國際
安全考量還是種族與宗教歧視?摩洛哥下令店家不得銷售布卡
又有一個國家傳出將禁止穆斯林女性服飾「布卡」(burqa),但卻不是忌憚中東移民與難民的歐美國家,而是伊斯蘭教信仰人口高達99%的北非國家摩洛哥。摩洛哥媒體報導,該國內政部高級官員10日親臨各大市集,禁止店家繼續生產、進口或販售可以罩住全身和眼睛的「布卡」,並稱禁令是出於「安全考量」。
國際中心
2017-01-13 08:09
恐怖攻擊
種族歧視
穆斯林
新聞
國際
反對川普宗教歧視 美國前國務卿、知名女星:我要登記,我是穆斯林
美國前國務卿歐布萊特(MadeleineAlbright)今天表示,只要美國總統川普影響眾多移民的政策生效,她已「準備好」登記成穆斯林。
中央社
2017-01-27 15:54
川普 Donald Trump
風影音
國際
假國安之名行歧視之實!川普兌現「禁止穆斯林入境」鎖國承諾 拒收敘利亞難民
美國新總統川普上任滿1周,平均每天至少一道行政命令,以兌現競選承諾,而他27日又簽署新的行政命令:中止難民接收計畫120天;禁止敘利亞難民入境美國,直到情勢出現「重大轉變」;中止伊拉克、敘利亞及「關切區域」的公民入境美國90天;未來優先處理宗教迫害的難民,且其信仰在原本的國家屬於少數,換言之,同樣身為敘利亞難民,但會優先處理基督徒的申請;2017年的難民接收人數總額50000人,相較於歐巴馬時期,接收人數被大砍一半。
簡恒宇
2017-01-28 18:15
國防部
穆斯林
伊拉克
新聞
國際
聯合國專家:川普穆斯林簽證禁令是種族歧視、國籍歧視、宗教歧視
聯合國移民、反恐、酷刑以及宗教自由4位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1日聯合發布聲明,批評美國總統川普最新發布的入境簽證禁令,認為禁令涉嫌種族歧視、國籍歧視與宗教歧視,與美國應擔負的國際義務背道而馳,甚至可能導致難民遭到遣返、受到酷刑。
國際中心
2017-02-02 07:52
穆斯林
川普 Donald Trump
川普簽證禁令
風影音
國際
穆斯林禁令》沒有宗教歧視?歐巴馬也這樣做?紐時戳破川普推特上的「另類事實」
美國總統川普下達的「穆斯林禁令」日前被華盛頓州聯邦法官羅巴茨指示暫停執行,而聯邦第9巡迴上訴法院也火速駁回司法部的緊急上訴,使得川普怒火中燒,不停推文狂罵法官和司法系統,怒批所有的負面民調都是「假新聞」,堅稱民眾支持禁令,但《紐約時報》檢視川普為禁令所發布的聲明內容,一一戳破他描述的「另類事實」(AlternativeFact)。
簡恒宇
2017-02-07 16:24
伊朗
推特
種族歧視
風影音
國際
穆斯林禁令司法戰》收聽上訴法院直播人數創新高 預計本周做出裁決
美國總統川普下達的「穆斯林禁令」進入司法攻防戰,位在加州舊金山的聯邦第9巡迴上訴法院7日開庭進行電話聆訊,近13萬人湧入法院官網線上收聽,《洛杉磯時報》引述法院發言人說法,稱「這是第9巡迴上訴法院開放直播聆訊過程2年多來,最多民眾收聽的一場審理」。不過受理該案的3名法官並未當庭做出裁決,但其中2位傾向維持羅巴茨的指示:暫停執行禁令。
簡恒宇
2017-02-08 19:13
加州
華盛頓州
穆斯林
新聞
國際
川普白宮首吞重大挫敗!上訴法院維持暫停執行穆斯林簽證禁令 川普嗆聲:法院見!
美國總統川普下達的「簽證禁令」引起司法攻防戰,加州舊金山的聯邦第9巡迴上訴法院9日做出判決,受理該案的3名法官一致同意,維持華盛頓州西雅圖聯邦法官羅巴茨先前的裁示:暫停執行禁令,上任未滿1個月的川普遭逢首度重大挫敗,上訴法院判決出爐後的幾分鐘內,他就氣得在推特發文:「法院見!」美國司法部料將上訴到聯邦最高法院。
廖綉玉
2017-02-10 15:10
華盛頓州
聯邦最高法院
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
新聞
國際
川普總統94狂》當選前逾4000件官司纏身 上任2周立馬再吞55件訴訟案
美國總統川普在1月20日上任至今,總共簽署8道行政命令和12項總統備忘錄,其中他在1月27日簽署第13769號行政命令,停止接收難民且禁止穆斯林7國公民入境,引起全美強烈反彈,根據美國聯邦法院電子數據資料庫(PACER)檔案顯示,川普在短短2周內就吃上超過50件官司,而美國全國性報紙《今日美國》先前所做的專題指出,川普在成為總統之前,就已經有逾4000件官司纏身。
簡恒宇
2017-02-14 16:13
訴訟
違憲
詐欺
風影音
國際
英國穆斯林教師無故被拒入境美國 英國官員:這是歧視,美國必須給個說法!
美國川普總統上個月簽署的簽證禁令不僅讓許多人的美國夢破滅,也讓英國一名擔任數學老師的穆斯林帶著學生歡喜出遊,中途卻敗興而歸。這名老師16日帶著學生從冰島轉機,前往紐約從事校外教學,卻在冰島的凱夫拉維克國際機場(KeflavíkInternationalAirport)被美國國土安全局的官員「請」下飛機——而且沒有任何理由。英國官員認為這是嚴重歧視,並要求外交大臣強森跟美國要個解釋。
廖綉玉
2017-02-24 15:00
英國
冰島
反穆斯林
新聞
兩岸
中港兩地的穆斯林生活:限制不同、挑戰也不同
在香港這個中國半自治特別行政區,一些來自中國內地或是在本地土生土長的人們也能找到空間了解和信仰伊斯蘭教,但是作為少數派宗教人群,一些穆斯林告訴BBC中文網,他們在這裏所面對的境況與在中國內地有所不同。
劉子維 BBC中文網記者
2017-03-01 19:00
清真寺
穆斯林
宗教自由
新聞
國際
荷蘭大選》移民都是人渣、古蘭經應列禁書!問鼎總理的「荷蘭川普」究竟是誰?
「風車之國」荷蘭將在15日舉行國會大選,預計16日下屆總理就會出爐。擁有高人氣的極右派「自由黨」領袖威爾德斯能否當選成為此次大選的焦點,也被認為是歐洲政局是否「向右轉」的重要指標。頂著一頭淺色金髮的威爾德斯和川普一樣「語不驚人死不休」,將《古蘭經》與納粹領袖希特勒的自傳《我的奮鬥》相提並論,稱摩洛哥移民都是「人渣」,而獲得「荷蘭川普」的封號。究竟威爾德斯是何方神聖,為何能帶領一個2004年新成立的小黨,問鼎總理大位?
魏嘉瑀
2017-03-14 15:58
荷蘭
種族歧視
穆斯林
新聞
國際
民粹情緒正盛 歐洲法院判決雇主可禁止員工佩戴「明顯宗教象徵」
歐洲法院14日判決,歐盟成員國的雇主可以禁止員工佩戴「具有明顯的宗教、政治或哲學意義的物品」,但雇主不得針對特定宗教,消費者也無權要求服務人員如此。這項判決主要針對2起法國與比利時的勞雇糾紛,都是女性穆斯林員工佩戴頭巾的案件,在當前反移民聲浪正烈時顯得格外敏感。
國際中心
2017-03-15 09:39
荷蘭
法國
穆斯林
新聞
國際
川普又踢鐵板》聯邦法官再擋新版簽證禁令 川普氣炸:這是史無前例的司法越權!
美國夏威夷聯邦法官華森15日做出裁決,擋下將在16日午夜生效的川普政府新版簽證禁令,並發出臨時禁令(TRO)下令全美暫緩執行。川普15日痛罵華森出於政治動機才做此裁決,簡直是「史無前例的司法越權」,揚言將上訴到底,這項禁令引起的司法訴訟可能一路告進最高法院。
廖綉玉
2017-03-16 16:40
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
反穆斯林
夏威夷州
新聞
國際
又是一起網路假新聞!英國極右派指控穆斯林女子「冷血」經過孤狼恐攻現場
倫敦22日遭遇「孤狼」式恐攻,英國的極右派也抓緊機會,將這起恐攻悲劇連結宗教仇恨。事發後不久,一張照片在網路上瘋狂流傳,照片中一名戴著頭巾的女子快步走過西敏橋,轉貼者充分發揮「看圖說故事」的技巧,暗指她因穆斯林身份與信仰冷血旁觀這起慘案。但拍下這張照片的攝影師與相片中人都站出來澄清,事實並非極右派網友所述,我們也不應放任仇恨和無知驟下結論。在此同時,英國警方也逮捕了8名與恐攻兇手有關的可疑分子。
林璟昕
2017-03-25 13:30
穆斯林
伊斯蘭教
仇恨言論
新聞
國際
川普百日新政,成績如何?穆斯林禁令、歐巴馬健保、美墨長城嚴重受挫 成功提名大法官成唯一亮點
美國總統川普自今年1月20日正式就職至今,將於4月29日上任滿100天。這段時間是美國民眾給新總統的蜜月期,新總統的政績也算是第1份成績單,藉以向民眾證明政府的執政能力。川普目前已簽署25項行政命令及24份總統備忘錄,某程度算是兌現了主要的競選承諾,但包括廢除歐巴馬健保、禁止穆斯林入境,以及興建美墨邊建城牆等政策相繼碰壁,顯示川普未來施政恐怕仍困難重重。
簡恒宇
2017-04-26 08:35
民主黨
聯邦政府
共和黨
新聞
兩岸
連新生兒取什麼名字都要管 新疆「去極端化」政策日趨嚴苛
中共近來以反恐為由,加強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去極端化」政策,從媒體、教育到民眾日常生活無所不包。近日更傳出,新疆當局禁止父母幫新生兒登記帶有宗教意涵的名字,若不遵守禁令就無法落戶。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公布禁令清單,上面列出29個伊斯蘭教常見的名字,世維會批評新政策不但妨礙宗教自由,更是對維吾爾族人民的變相政治迫害。
國際中心
2017-04-26 19:10
人權
新疆
反恐
新聞
國際
印尼華人怎麼看鍾萬學獲刑兩年?「悲傷、憤怒、失望、想離開印尼」
印尼首都雅加達一法院裁定華裔省長鐘學萬犯有褻瀆《古蘭經》罪,判處他兩年監禁。鍾萬學將提出上訴。
BBC News 中文
2017-05-13 15:10
印尼
種族歧視
伊斯蘭教
新聞
國際
川普首次出訪的3大任務:洗刷反穆斯林形象、推動以巴和談、安撫歐洲盟邦
美國總統川普19日展開上任後首度出訪,9天行程會造訪沙烏地阿拉伯、以色列、巴勒斯坦治理的約旦河西岸、梵蒂岡、比利時和義大利,期間將出席北約峰會和「七國集團」峰會。由於川普第1次出訪就選擇中東地區,分析認為,這凸顯出反恐、以巴和談、敘利亞內戰等議題是當前美國外交政策的優先項目,而參加2場峰會則是確認美國對盟邦的各項承諾。
國際中心
2017-05-19 07:57
巴勒斯坦
加拿大
義大利
風影音
國際
穆斯林禁令司法戰》川普首度取得「勝利」 聯邦最高法院同意局部生效
美國總統川普今年1月上任後,引發最大的爭議就是發布「穆斯林禁令」,並展開一連串司法戰,第1版禁令最後被聯邦上訴法院擋下,川普則於3月簽署新版穆斯林禁令,但同樣遭到聯邦法官裁決全美暫停執行,這起訴訟被送進聯邦最高法院,而川普26日得到小幅勝利,聯邦最高法院同意執行局部禁令,即被禁6國人士在美國未與任何人事物有「真實關係」,美國可禁止該人士入境。另外,聯邦最高法院最快10月審理禁令全案。
簡恒宇
2017-06-27 13:55
國際特赦組織 AI
大法官
國安
新聞
國際
如何幫助遭到仇恨言論攻擊的穆斯林?波士頓官方海報教你實用4招
自美國聯邦法院於6月26日作出裁決,同意局部執行川普的穆斯林禁令後,傷心欲絕的家庭及忿忿不平的抗議者聚集在全國各地機場,希望能夠討個公道,更希望能夠早日跟家人相聚,全美瀰漫著濃厚的反穆斯林情節。
韓亞庭
2017-07-23 10:10
恐怖分子
種族歧視
穆斯林
新聞
國際
歷史
「用沾過豬血的子彈處決人犯,可常保平安?」川普推文又引述不可信歷史軼事
美國總統川普18日推文提及1900年代初期,美軍將領在菲律賓處決穆斯林叛亂分子的故事,似贊成大規模處決伊斯蘭極端分子的想法。但歷史學家早就普遍認為,那個故事並非事實。
中央社
2017-08-19 11:00
恐怖分子
菲律賓
推特
風影音
國際
我們信的神不同,但我一樣愛你!德州遇風災 非穆斯林也向清真寺捐獻
美國德克薩斯州休士頓遭受颶風哈維襲擊後,洪水逐漸退去,但是水庫和堤壩附近的很多公路和社區仍有積水,很多人不得不留在庇護所裡。休士頓的幾個清真寺在洪災中向社區敞開了大門。一些志願者和臨時棲身的居民在休士頓西部一座清真寺了解到了一些他們之前想不到的事情。對不知何時才能返家的災民們來說,滯留在庇護所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9歲的薩拉·阿爾阿扎特四個月前才從沙烏地阿拉伯移民來到休士頓。她說:「在沙烏地,我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颶風,所以我們最初沒有當回事。洪水爆發之後,這個經歷改變了人對生活的看法。」 阿爾阿扎特的母親是印尼人,父親是敘利亞人。她和家人和親戚目前都在清真寺裡暫時棲身。孩子們在玩耍,大人們都急於回家,不知政府什麼時候才會取消強制性的撤離令。不過他們在這裡是安全的,周圍有很多好心人。志願者伊爾亞斯·喬杜里是巴基斯坦裔美國人。他說:「我們感到很驚訝很多人到這裡來尋求臨時庇護。事實上,有人會來到這裡,把災民接到家里安置。我們真的很感動。」
美國之音
2017-09-02 14:58
救災
清真寺
穆斯林
新聞
國際
12萬羅興亞難民逃離緬甸 東南亞穆斯林國家齊聲援
緬甸若開邦衝突爆發逾10天,已有12萬羅興亞難民逃至孟加拉,全球穆斯林國家5日紛紛呼籲緬甸停止迫害羅興亞人,巴基斯坦裔的諾貝爾獎最年輕得主馬拉拉也沉重抗議,表示「全球都在等」緬甸實質領導人翁山蘇姬譴責這種迫害行為。
王穎芝
2017-09-06 10:10
翁山蘇姬
孟加拉
種族歧視
風影音
國際
歷史
名列「世界新七大奇蹟」、號稱「人類愛情紀念碑」泰姬瑪哈陵遭印度政府旅遊指南除名
說到印度的旅遊景點,許多人腦海裡第一個浮現的,便是名列「世界新七大奇蹟」、號稱「人類愛情紀念碑」的泰姬瑪哈陵。然而,這座象徵愛情並為印度帶來極高旅遊收入的壯麗建築,近日卻蒙上了宗教與文化對立的陰影。印度北方邦政府在新推出的官方旅遊指南中竟未收錄泰姬瑪哈陵,被懷疑是由於印度教民族主義抬頭所致。
溫亦婷
2017-10-21 08:10
印度
旅遊
穆斯林
風影音
國際
「信仰不會改變我們都是人類的事實」 喀什米爾教堂邀請異教徒,攜手敲響和平鐘
喀什米爾長久以來夾在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處境艱難,印控喀什米爾更因為大多數人民信仰伊斯蘭教,與以印度教為大宗的印度格格不入,紛爭不斷。不過當地最大的天主教堂29日舉辦啟用新鐘儀式,這是該教堂時隔50年來首度敲響鐘聲,不僅邀請基督教徒,更找來當地的印度教徒、穆斯林和錫克教徒共襄盛舉,希望能夠藉此象徵當地各個宗教的團結與和平共處。
楊舒晴
2017-10-31 18:10
印度
中國
穆斯林
風影音
國際
藝文
「真主阿拉才不在意你是不是跨性別者」穆斯林國家印尼的首間跨性別伊斯蘭學校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穆斯林國家,風氣傳統保守,當局無情打壓LGBT族群(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大眾的態度也不友善,印尼LGBT族群處境日益艱難。然而,印尼跨性別者辛塔不懼打壓與歧視,9年前成立全球第一間供跨性別女性就讀的伊斯蘭住宿學校,讓跨性別者能在此安心學習、進行「拜功」(伊斯蘭教的禮拜儀式)。儘管這間學校招致保守團體的暴力威脅,卻依舊力抗打壓,為跨性別者提供避風港。
廖綉玉
2017-11-17 08:10
印尼
穆斯林
跨性別
新聞
國際
「不負責任、散播仇恨!」堂堂美國總統散發極右派反穆斯林影片 白宮堅稱:影片真假不重要啦!
美國總統川普一向明白表示其反穆斯林立場,過去競選時曾放話要全面禁止穆斯林入境美國,今年1月上任後隨即下令暫時禁止7個穆斯林國家公民入境,受到強烈批評。他29日在推特轉推英國極右派政黨「英國優先」上傳的3段反穆斯林影片,這些影片煽動意味強烈,內容也未經證實。英、美兩國政治人物與民眾抨擊川普身為一國元首竟「散播仇恨」,英國首相梅伊也譴責他「做錯了」。白宮發言人桑德思護主心切,竟表示「影片真假不重要」,重點是川普想傳達美國安全受到威脅。
廖綉玉
2017-11-30 17:08
荷蘭
美國
英國
風影音
國際
川普「穆斯林禁令」第3版取得重大勝利 聯邦最高法院同意全面實施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隨即以國家安全為由,提出針對穆斯林的旅遊禁令,因此該命令也被稱為「穆斯林禁令」,而在吞下數次司法敗仗後,川普政府9月提出第3個禁令版本,同樣掀起司法戰,不過聯邦最高法院4日決議,只有2名大法官表態反對禁令,使得川普政府獲得重大勝利,最新版本的旅遊禁令將可全面實施,不過這項決議並非最終裁決,且夏威夷和馬里蘭州也對先前版本的禁令提出訴訟,上訴法院預計在本周開庭審理。
簡恒宇
2017-12-05 16:54
夏威夷
穆斯林
大法官
風影音
國際
美國中二男闖清真寺丟「生培根」 差點要蹲15年苦牢
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名男子去年1月闖入一間清真寺大搞破壞,還丟下了生培根豬肉,行徑囂張至極。這名男子被捕後,遭到檢方以以煽動仇恨的「仇恨犯罪」起訴,即使經過認罪協商程序,這位37歲的中二男子仍將背負15年重刑。幸好檢察官與警方及伊斯蘭社群討論後,願意以「不可再接近清真寺」為條件,給予15年的緩刑。
國際中心
2017-12-07 12:48
清真寺
豬肉
伊斯蘭教
新聞
國際
印度8歲女童遭性侵殺害,抗議民眾竟要求釋放嫌犯:「因為她是穆斯林!」
8歲的印度女孩阿希法,和父母在喜馬拉雅山間過著游牧生活,今年1月中旬,阿希法像平常一樣到林間把馬趕回來,但這次她卻沒能回家。一周後,警方發現了阿希法的遺體,穿著和出門時一樣的紫色洋裝,不一樣的是,如今衣服上沾滿血跡、阿希法也沒了氣息。根據調查人員的說法,阿希法被餵食安眠藥,關在一間當地寺廟裡,接下來幾天,至少有三名男性輪流性侵她,最後阿希法被勒死,小小身軀遭棄置在灌木叢中。8名男性因本案遭到逮捕,包括1名青少年、1名退休官員和4名警察。
鍾巧庭
2018-04-13 08:10
印度
性侵
種族歧視
新聞
國際
文化
印度8歲女童慘遭輪暴殺害,總理莫迪挨轟回嗆:別把性侵政治化,大家何不去質問自家兒子?
印度性侵問題猖獗,根據國家犯罪紀錄局的統計,印度警方每天獲報的性侵案約100件。8歲的印度女孩阿希法今年1月慘遭輪暴殺害,執政黨人民黨(BJP)官員也傳出性侵16歲少女,點燃全國怒火,也引發警民激烈衝突。印度總理莫迪挨轟處置不當,目前正在英國訪問的莫迪強調,民眾不應把性侵政治化,並應該質問自己的兒子是否性侵女性。
廖綉玉
2018-04-20 17:10
印度
性侵
性犯罪
新聞
國際
聯邦最高法院挺川普!「穆斯林禁令」爭議落幕,美憲守護者背書:總統有權這麼做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26日針對爭議多時的「穆斯林禁令」做出判決,川普上任後對幾個穆斯林為主的國家宣佈旅行限制,引發諸多爭議。各級法院雖然數度阻擋川普政府、甚至給出彼此針鋒相對的見解,川普也幾度更改禁令內容,但位居美國司法頂點的9位大法官終於給出最後答案:美國總統有權以國安考量,限制外國旅行者入境—不過這是一個5票對4票的表決,顯示最高法院到最後關頭對禁令的看法仍壁壘分明。
李忠謙
2018-06-27 10:57
憲法
種族歧視
穆斯林
新聞
國際
歷史
「對於民眾的痛苦視而不見!」美國自由派大法官痛責旅行禁令判決,反對川普侵害立國價值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26日作出重大判決,以5票對4票,認定美國總統川普有權以國家安全為理由,對於7國人民祭出旅行禁令。此舉被視為川普政府保守移民政策的一大勝利,川普在推特發文慶祝旅行禁令通過。美國自由派則罵聲不斷,大法官索托馬約爾於26日發表鏗鏘有力的不同意見書,直斥最高法院無法保護美國立國以來宗教中立,人民享有宗教自由的價值。
蔡亦寧
2018-06-27 13:40
美國
憲法
種族歧視
風影音
國際
文化
「我的穿著,我的選擇!」丹麥實施面紗禁令,穆斯林婦女走上街頭抗議
繼法國、荷蘭、比利時等部分歐洲國家實施面紗禁令後,丹麥8月1日正式加入禁止在公共場合穿戴面紗的行列,若違反該項規定,將可能被罰1000丹麥克朗(約新台幣4,883元);若是累犯,則最高可罰10,000丹麥克朗(約新台幣48,830元)。這項新法被認為有歧視穆斯林之嫌,數百名穆斯林女性1日也因此引起許多不滿法令的民眾走上街頭、表達抗議。
黎映彤
2018-08-03 14:06
女權
歐洲
種族歧視
風影音
國際
文化
融入社會還是宗教歧視?穆斯林女性有權表達信仰 UN人權委員會:法國「面紗禁令」侵犯人權
法國在2010年立法禁止民眾在公共場所穿戴遮掩臉部的衣著,成為全歐洲通過「面紗禁令」的國家,雖然法規中並無明確提及穆斯林傳統服飾,但該國穆斯林女性因此不得穿戴遮蓋臉部的罩袍或面紗,否則將面臨罰款,也引發融入社會和宗教自由孰輕孰重的爭論。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23日發表聲明批評這項禁令,認為其嚴重侵犯穆斯林女性穿著面紗表達宗教信仰的權利,呼籲法國重新審視此項立法。
鍾巧庭
2018-10-25 09:10
法國
宗教自由
伊斯蘭教
風影音
國際
文化
加拿大魁北克省侵犯宗教自由?擬立法嚴禁公務員穿戴宗教象徵服飾,省長:多數民眾將支持
加拿大魁北克省議會在3月28日將《第21號法案》排入立法議程,該法規定教師、警察、法官、檢察官等公務員未來在執勤時,禁止配戴有明顯宗教象徵的服飾。儘管官方反覆強調法案目的是進一步推動公部門「世俗化」,以防止宗教勢力介入,但仍引發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和宗教團體的強烈抗議,質疑法案侵犯宗教自由,並有針對需要包頭巾、穿戴布卡的穆斯林婦女之嫌。
須予謙
2019-03-29 18:30
猶太
穆斯林
宗教自由
新聞
國際
巴黎聖母院大火》「聖戰分子在狂歡!」德極右派政黨竟趁機散播陰謀論:惡火是「反基督徒」的攻擊
法國「巴黎聖母院」大教堂15日慘遭祝融,惡火吞噬的不僅是法國的歷史象徵,也是歐洲與世界上最重要的基督教遺址之一。法國當局隔天表示,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有人蓄意縱火,初步判定這是場意外。然而極右派團體內部正散播「陰謀論」,德國極右派政黨「另類選擇黨」領導人威德爾更暗示,火災可能是源自於穆斯林對歐洲基督徒的不滿,疑似刻意煽動宗教種族情緒。
蔡娪嫣
2019-04-17 14:10
恐怖攻擊
法國
穆斯林
新聞
國際
歷史
「比希特勒法律還糟,讓穆斯林淪無國籍的陰謀!」印度《公民身份法》修正,排除穆斯林非法移民入籍惹議
印度國會上議院11日以125票比105票表決通過《公民身份修正法案》,待總理莫迪簽署即生效,允許非法移民至印度滿6年的孟加拉、巴基斯坦和阿富汗6個宗教少數群體,取得印度公民身分,包含印度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瑣羅亞斯德教(俗稱祆教、拜火教)和基督教徒。執政黨稱,這將鼓勵上萬印度教徒從孟加拉移民到印度,但法案唯獨排除穆斯林,引發違憲爭議。
蔡娪嫣
2019-12-12 15:10
印度
平等
違憲
新聞
國際
引爆全國示威的印度《公民法》到底有多糟?一篇看完修法重點爭議
印度各地最近爆發了一系列大規模示威遊行,反對莫迪政府制定的被指「排斥穆斯林」的新公民法(或國籍法)。
BBC News 中文
2019-12-19 10:56
印度
穆斯林
伊斯蘭教
新聞
國際
數千極端正統派猶太教徒群聚參加喪禮 紐約市長白思豪怒斥「猶太社區」遭批歧視
以色列先前因極端正統派猶太教徒無視「禁足令」,多達300、400人參加拉比喪禮,迫使政府出動鎮暴警察強力執行防疫措施,而同樣情況28日晚間發生在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的威廉斯堡區,數百人聚集參加因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病逝的拉比,紐約市長白思豪推文強調,這種疫情期間的大型群聚活動「令人完全無法接受」,但他點名「猶太社區」而被批評具歧視性。
簡恒宇
2020-04-30 14:48
紐約
種族歧視
白思豪 Bill de Blasio
新聞
國際
文化
杜絕「極端主義符碼」:斯里蘭卡擬頒布穆斯林罩袍禁令、關閉伊斯蘭學校
印度洋島國斯里蘭卡打算禁止居民穿戴穆斯林服飾「Burqa」(布卡)並關閉超過1000所伊斯蘭學校,引起人權專家憂心,認為斯里蘭卡的計畫已經妨害信仰自由,違反人權等普世價值。
劉俞妗
2021-03-16 19:10
人權
穆斯林
歧視
新聞
國際
九一一,20年》身分危機、宗教歧視、敵意騷擾,美國穆斯林努力對抗揮之不去的偏見
2001年9月11日,伊斯蘭極端組織「基地」(al-Qaeda)對美國本土發動恐怖攻擊,導致共近3000人罹難。20年過去了,美國的穆斯林依舊面臨廣泛的偏見,或是遭到宗教歧視,或是遭到騷擾,其中許多人仍在努力對抗這些負面看法。
廖綉玉
2021-09-12 09:32
美國
穆斯林
基地組織 al Qaeda
新聞
政治
兩岸
宗教歧視?藏僧來台簽證僅2個月 外交部朝放寬方向研議
中華佛教密乘噶瑪噶舉協會等宗教團體,6日與跨黨派人士舉辦記者會,該會理事長吳信蒼表示,藏僧在辦理加簽或新申請入境時,長期以來都只能拿到2個月不可延長的入境簽證,受到不公平對待,也不利於弘法,希望能夠給予半年簽證。對此,外交部主秘唐殿文說,部裡已有方案,將朝放寬方向研議,尚待跨部會討論。
林庭瑤
2023-06-07 08:10
藏傳佛教
洪申翰
外交部
新聞
國際
能強迫基督徒在禮拜日工作嗎?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雇主應當包容員工的宗教信仰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6月29日就職場是否需要為員工提供從事宗教活動提供便利的案例作出裁決,提高了雇主在拒絕職工相關要求時的標準。
美國之音
2023-07-03 11:31
違憲審查
美國憲法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