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台北的台北?5張卡看懂社子島荒廢原因
不像台北的台北?5張卡看懂社子島荒廢原因
卡片 1/5

社子島位於台北市西北側,是流經台北市2大河川基隆河與淡水河沖積出來的沙洲,面積約為300公頃,島上居民人數約1萬800人,住戶約3千800多戶。

1963年,強颱葛樂禮席捲北台灣,主要河川的水量都已超過警戒線,由於社子島屬滯洪區,颱風對島上居民的衝擊強烈,據富洲里里長李賜福回憶,當時淹水的高度達3公尺,父親帶著他躲到閣樓才能避水,也就因此,在1970年時,社子島在大台北防洪計畫中被列為滯洪區,自此延續了44年的禁建與限建。 

社子島(取自Google Map)
社子島(取自Google Map)

 

卡片 1/5
卡片 2/5
DSC02291社子島上的土地求賣廣告,都是看準郝市長要高度開發的商機。(王彥喬攝).JPG
社子島上的土地求賣廣告,都是看準郝市長要高度開發的商機。(王彥喬攝)

「不像台北市的台北市」是許多到過社子島人的第一印象,當地的生活條件由於長期禁建、限建,300公頃的土地上雖有平整的柏油路面與雙黃線,卻沒有任何一家現代化的便利商店能夠進駐,只有傳統的柑仔店內、傳統小吃店與依家又一家看上去歷史悠久的公廟,島上居民購物還必須出島,多數居民仍從事一級農業與二級工業,禁止開發的結果,也導致島上有300多戶的低收入戶,占總戶數的7%,遠高於台北市平均2%的比率。

由於限建的因素,房屋整修都受到嚴格的法律限制,有能力的居民直接搬出,沒能力的居民只得繼續待在無法修繕的老舊房子。持續搬出的結果,讓該區從早年的3個里到現在只剩2個里。即便如此,當地的房價卻仍有北市郊區的20多萬元價碼,因為郝市府時期的「台北曼哈頓」高度開發計畫,讓外來投資的地產公司紛紛購地待漲。

卡片 2/5
卡片 3/5
DSC02292郝龍斌任市長期間,為了載運土方、高度開發社子島而建的社子大橋。(王彥喬攝).JPG
郝龍斌任市長期間,為了載運土方、高度開發社子島而建的社子大橋,是「台北曼哈頓計畫」重要的一部份。(王彥喬攝)

「台北曼哈頓計畫」是讓脆弱的沙洲社子島上,蓋上如美國波士頓城市的10樓以上的摩天大樓,計畫人口可達3萬2000人,是現在島上人數的3倍。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原本打算在沙洲上填土8公尺、近2層樓高的土方,總花費700億元,必須用卡車每天運送8小時,最快7年運送並填土完成,預計還要17年才可以開始開發,期間居民的安置採「先建(國宅)後拆(舊宅)」的做法。不過此計畫方案,柯文哲已多次表態可行性極低。

依照行政院1990年函告個地方政府相關規定,社子島內開發所區土地,市府都必須以「區段徵收」方式獲得土地所有權,而島上土地所有權人據2014年4月統計,多達6969人,開發與拆遷規模之大,僅次於基隆河截彎取直之區段徵收,光是土地逐戶量測、審查、協議作業,就要先耗時2到3年。

卡片 3/5
卡片 4/5

為兼顧社子島開發以及避免淹水至台北市內,市府規畫出社子島以北的北投區公園綠地,將關渡平原的高保護設施移至大度路、貴子坑溪;而社子島以南的新北市蘆州區也作為調節再度淹水時的地段。

根據社子島士林區福安里里長謝文加的經驗,社子島已8年沒淹水,頂多每年西北雨來時路面會積水,但這並無法保證未來颱風再度來襲時不會大淹水。市府規畫案,最重要是讓基隆河與淡水河交匯的出口有更寬廣的行水空間,以此降低行水時的高度,保障週邊居民生命及身家財產安全。

社子島在淹水時連外道路的水門會關閉,居民很可能遭到棄置。(王彥喬攝)

社子島在淹水時連外道路的水門會關閉,居民很可能遭到棄置。(王彥喬攝)

卡片 4/5
卡片 5/5
社子島採高度開發還是低度開發,是個難解的問題,要看柯市府團隊的智慧。(王彥喬攝) (2).JPG
社子島採高度開發還是低度開發,是個難解的問題,要看柯市府團隊的智慧。(王彥喬攝)

柯文哲市府團隊提出「生態社子島」與「運河社子島」的低度開發計畫,希望在開發前先改善居民的低落生活品質。柯文哲口頭表示希望能在5年內解除禁建,幕僚表示會先改善居民的生活條件,如加派社福單位長期駐點、將教育圖書資源移入小學等,同時進駐工作坊,負責搜集民意與在地居民溝通。

未來社子島將打造成「生態社子島」、「運河社子島」?「台北曼哈頓」?柯文哲幕僚表示,大方向是低度開發,但3方案並不互斥,可能於評估後,將社子島分成區塊,結合居民的意見重新規劃,形成第4個綜合的方案。

卡片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