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美元閃貶的歷史借鏡

2025-05-25 05:30
新台幣升破30元,仰賴出口的中小企業預期將受到劇烈衝擊。(資料照,柯承惠攝)

1985年9月22日是全世界貨幣史上的一個重要時刻,一個名為廣場協議的會議完成了簽署,這項的簽署國家為當時的工業五大領導國家,美、日、西德、法、英等五國,當時的時空背景和現在的美國經濟環境極為類似,美國境內的通貨膨脹嚴重、國際貿易逆差問題、美國聯準會也是採取高利率手段來抑制物價,使得美元匯率攀升造就強勢美元,雖然讓美國的進口物價下持穩,有效抑制物價的飛漲,也引進外國資金入美投資,但卻讓美國的貿易逆差擴大,反而貿易夥伴們因為相對弱勢的貨幣形成大量的貿易順差。

當時的美國政府希望可以平衡這樣的貿易劣勢,邀集了幾大貿易夥伴共商大策,解決美國本身的貿易逆差和國內產業的貿易困境。而這個會議的核心議題便是希望美元對當時的日圓、法郎、馬克、英鎊促成貶值的效應,藉此提升出口競爭力、進而縮減龐大的貿易赤字,當年最有名的就是特別301條款,造成經濟體系的崩潰。

之後是大量拋售美元,讓美元急劇貶值,同時也讓其他主要貨幣升值,亞洲經濟強國的日本其日圓,從240日圓升值到120日圓將近一倍,其結果卻令日本政府措手不及。日本央行也是採取貨幣寬鬆政策,從5%一路降到2.5%,希望可以刺激國內投資、鼓勵消費、降低企業的借貸成本,日圓升值、又有低利率的加持、大量的熱錢湧出找尋出路,只可惜沒往政府希望的方向去做投資生產,反而湧入投機性的股市、匯市和房市,股市在4年內飆了3倍,房市的價格也是一日三價,人人都想一夜致富,樂觀的情勢瀰漫全國。只是經濟循環開始來臨,當捧的價格遠遠脫離了基本價值面後,經濟泡沫化隨之來臨,高漲的物價指數,讓日本央行不得不升息,讓借貸的成本開始爬升,讓經濟的美夢遭受打擊,股市和房市的崩盤,讓日本的金融機構的資產結構惡化,而政府的反應速度、政策應對也都失策,造成了經濟衰退、讓金融體系崩潰,低經濟成長率、通貨景縮、就業市場低迷、甚至後來的負利率為之而生,造成了長期日本經濟不振,日本有名的失落的三十年由此而生。

取日本為鏡,一是皆為亞洲國家,二是皆是出口導向國家,三是現階段的台灣社會現象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些天的台幣強勢升息,看到的是國人搶著換日圓、美金,不是減少外幣資產,反而趁著美金、日圓低價搶匯,增持外幣資產,以台灣目前的民間消費能力,這批螞蟻大軍,或許是台幣阻升的一大助力,因為確有專家建議增持美元部位,為旅遊、留學、海外投資做打算,只是台灣本土的中小企業承受的匯損,可能會造成不少的衝擊。當今的時空背景和廣場協議的時空背景大不相同,當今的世界經貿情勢,美國製造業的工廠不局限於某一個國家或地區,任何的貨幣戰都可能造成不可預測的後果。不過當今的美國國債赤字是天文數字,美國關稅戰造成了各國的恐慌,美元、美債、美股是美國的三大命脈,美債前幾大持有國幾乎都是有貿易順差的貿易夥伴,談判桌上籌碼不會缺少它,而要減輕美國的負債和即將到來的利息支付,美元的貶值將會對美國國家利益有相對大的幫助。

台灣的經濟結構是以中小企業為主體,或許台積電是護國神山,大到不能倒,但除了這座神山以外,還有無數的山下小戶需要照顧,台美的談判桌上要點甚麼菜,吃甚麼料,還希望政府多多思索這些嗷嗷小雛,關稅的基本稅就10%了,若是談下來的結果是10-15%,加上台幣升值的這10%,這些中小企業要吞下去的成本恐怕要多三成,不是政院提出的幾千億補助就可以了事的,應當以日本為鏡。 (相關報導: 再批賴清德變「股市名嘴」 朱立倫:跪美舔美,能否為自己國家講句真話 更多文章

*作者為公務員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