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快速檢測》台灣將踏日本後塵!未來每20人就有1人失智,你中了幾項?

2016-04-07 08:00

? 人氣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估計,民國150年台灣失智人口將達到93萬人,失智人口比例成長至5.6%,每20人就有一名失智!65歲以上人口的失智比率更可能達到12.58%,若社會缺乏完善照護配套,勢必對青壯人口造成沈重壓力,鄰國日本的介護離職,就是最好的借鑒。健忘症不見得等於失智,失智症也不是老年人的專利,想知道自己是否有潛在失智風險,不妨花1分鐘做做簡單的自我檢測問卷。

失智症不是老人專利 45年內每20個台灣人就有1人失智

你了解失智症嗎?一提到失智症,很多人的印象就是「忘記東西放哪裡、想不起來自己或是身邊的人的名字」,甚至認為「人老了就會這樣」。然而,失智症其實不是「老化」的自然現象,而是一種疾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更精確地說,它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症候群),例如大家熟知的阿茲海默症(Alzheimerʻs Disease)就是其一。它的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的衰退,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例如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同時還有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等,嚴重的話會影響工作能力、人際關係甚至一般的日常生活。

失智症不只會造成記憶力衰退,還會影響其他認知能力。 (圖/geralt@pixabay)
失智症不只會造成記憶力衰退,還會影響其他認知能力。 (圖/geralt@pixabay)

台灣失智症協會依據民國104年12月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估算,截至民國104年底,台灣失智人口約有250,327人,佔全國總人口數的1.07%,亦即目前在台灣約每100人中即有1人是失智者。其中,30-64歲失智症人口有12,675人,65歲以上失智人口有237,652人。而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預計在民國150年時,失智人口將突破93萬人,亦即每100位台灣人中,就有超過5位失智者。

(數據來源/台灣失智症協會,製表/許世哲)
(數據來源/台灣失智症協會,製表/許世哲)

忘東忘西等於失智嗎?一分鐘自我檢測表

日本失智症專家長谷川和夫所制定的「長谷川式失智症量表」(HDS-R),是一項經常用到的失智症檢測方法。以下列出其中幾個代表性的項目,若是自己或身旁的人有失智症的疑慮時,不妨試著測驗看看。

(原圖/Pixabay,製表/許世哲)
(圖片素材/Pixabay,製表/許世哲)


符合「0~1」個項目:罹患失智症的可能性很低

目前幾乎沒有罹患失智症的可能。然而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我們常常說的「忘東忘西」,若是「和別人約好見面卻忘記了,直到時間過了對方打電話來才想起」的話,並不算是真的疾病,充其量只是「健忘」而已。然而若是「即使對方打電話來,也完全想不起自己曾經有答應過要見面」的狀況,就是真正的「疾病」了。若家裡有年紀大的長輩,不妨鼓勵他們多到外面走走,每天和不同的人交流、接受刺激,是預防失智症的根本方法。

符合「2~4」個項目:有罹患失智症的可能

目前罹患失智症的可能性雖不高,然而若是符合「對以前喜歡從事的活動顯得興趣缺缺」、「不想和周圍的人互動交流」等情況的話,就要小心是否有憂鬱症的可能。一般而言,年輕時候在事業或人際關係上越活躍的人,年紀大了後越容易得到「老年憂鬱症」。若是一直待在家不出門,不只體力會退化,精神方面的疾病也會慢慢惡化。最好在症狀還輕的時候,盡早求助醫生。

符合「5」個項目以上:罹患失智症的可能性很高

罹患失智症的可能性很高。特別是連自己的年齡、今天的日期、現在在哪裡等基本問題都想不起來的話,代表已經對日常生活造成障礙。失智症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治癒,一旦真的罹患了只會慢慢惡化。若是有暴躁易怒,使用暴力等症狀出現的話,更應該及早求助醫生,仰賴一定程度的藥物治療。

 早期發現並適當治療,是面對失智症的唯一方法。 (圖/geralt@pixabay)
早期發現並適當治療,是面對失智症的唯一方法。 (圖/geralt@pixabay)

儘管目前針對失智症的藥物,並沒有辦法阻止或恢復已經受損的大腦細胞,然而,早期發現並接受適當的治療,對之後的症狀改善以及延緩都會造成影響。若是身旁的家人朋友有失智症的徵兆時,務必盡早尋求專業幫助。

參考資料

台灣失智症協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