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二二八事變屏東紀實

2019-02-28 05:20

? 人氣

1947年二二八事件,公賣局台北分局(位於今重慶南路)前圍著大批抗議的民眾。(圖/wikimedia commons)

1947年二二八事件,公賣局台北分局(位於今重慶南路)前圍著大批抗議的民眾。(圖/wikimedia commons)

對於時下年輕人來說,二二八紀念日,可能只是一個放假日,但對於許多老一輩的人來說,卻是心中一道難以抹去的傷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47年2月28日,台灣發生舉世震驚的二二八事變。總括來說,二二八事變是1947年2月至5月間,台灣所發生的一連串事件,其中,包括官民武裝衝突、軍隊鎮壓平民、台灣人對外省人的攻擊乃至於事後台籍士紳遭國府搜捕或殺害的「清鄉行動」等。

20世紀中葉的屏東縣政府。(黃映溓提供)
20世紀中葉的屏東縣政府。(黃映溓提供)

二二八事變始於1947年民國36年2月27日的緝煙事件,台灣省專賣局專員與警察在台北市太平町查緝私煙時,打傷女煙販林江邁和擊斃一名路人陳文溪。在場的民眾十分憤怒,聚集在警察局與憲兵總部要求一個公道。2月28日當天,台北市民為緝煙事件舉行遊行,卻遭到長官公署毫無理由的槍擊,死傷慘重。自此,開始引發一連串的群眾的示威抗議與排斥外省人的事件。

今年2019年適逢二二八事變72週年,台灣社會民間團體期盼轉型正義別歸零,除了希望還原歷史真相,也提醒社會轉型正義不要停在原點。

您知道嗎?屏東市中華路、公園路口So Go太平洋百貨後門卸貨區,曾經是二二八事變當年「二二八處理委員會屏東分會」的舊址,也就是當年屏東縣政府兵役科所在位置。毗鄰屏東縣長公館旁邊的屏東市長春公園、屏東市鬧區「五條通」則是當年處決人犯的兩處刑場,往事歷歷,舊地重遊,緬懷過往,無限感傷,就讓這幾張圖片,帶您走進時光隧道,回顧二二八事變當年屏東那段歷史。

二二八事變當年「二二八處理委員會屏東分會」所在地-舊屏東縣政府兵役科。(黃映溓提供)
二二八事變當年「二二八處理委員會屏東分會」所在地-舊屏東縣政府兵役科。(黃映溓提供)

全國首座-屏東縣二二八紀念碑

屏東縣政府在1991年7月,編列四百萬元預算興建二二八紀念碑,1992年2月28日在屏東市中山公園舉辦落成完工儀式,這是全國首座由官方斥資興建的二二八紀念碑,希望能撫慰受難家屬,並讓社會走出歷史的陰影,當時的屏東縣長就是兩度膺任行政院長的蘇貞昌。

屏東縣政府公開徵求紀念碑、紀念文及圖樣,最後採用台大教授鄭欽仁所撰的紀念文,劉如梅和林師碩共同設計的紀念碑。紀念碑以謙和反省的構想,隱喻對二二八的省思,三角錐體從地中突顯隆起,意味著事實真相此時此刻有如冰山一角,有待朝野共同努力,還原歷史真相,又狀如竹筍破土而出,象徵台灣人民歷劫與再生,矢志出頭天的堅定意志。紀念碑三角錐體四面環繞溝渠設計,兼具景觀美化及排水雙重功能。

屏東縣二二八紀念碑落成後,每年2月28日228紀念日當天,屏東縣政府都會在此舉行追思會,邀請當年二二八事變的受難者家屬出席,行之有年,蔚為屏東縣二二八紀念日的傳統儀典。

位於屏東市中心屏東公園內的屏東縣二二八紀念碑。(黃映溓提供)
位於屏東市中心屏東公園內的屏東縣二二八紀念碑。(黃映溓提供)

屏東刑場-二之一

1947年3月2日,台北二二八事變的消息傳至屏東,那真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時代。

當時,屏東市參議會副議長葉秋木立即召集市議員、民眾、青年學生代表舉行市民大會,決定響應台北及其他地區的起義。市政府為了防範人民起義,召集各機關首長進行緊急會議,商量對策。

葉秋木是屏東市人,日本中央大學肄業,是台灣旅居東京的留學生左翼運動的健將之一,終戰後,葉秋木參加了「三民主義青年團屏東分團」,負責組織工作。1946年3月,當選屏東市參議員,並被推選為副議長。

二二八事變當年的屏東市參議會副議長葉秋木。(黃映溓提供)
二二八事變當年的屏東市參議會副議長葉秋木。(黃映溓提供)

一時之間,坊間「打阿山」的聲音此起彼落。至3月4日下午時分,屏東地區正式宣布成立「二二八處理委員會屏東分會」,共推舉葉秋木擔任分會主席,同時設置冶安本部,負責屏東地區的冶安。

5日下午,民眾數次圍攻憲兵隊,但因缺乏彈藥,便在中央旅社和屏東女中,分別設置「民軍司令部」負責作戰、補給等事宜;此時、原住民系台灣人下山來援,起義部隊士氣大振,並再次攻憲兵隊。憲兵隊冒險衝出重圍,竄逃至屏東機場。

葉秋木率領群眾前往機場要求國軍交出槍械未果,隨即展開機場爭奪戰。5日下午,屏東市官派市長龔履端棄官潛逃,無人主理市政,二二八處理委員會推選葉秋木為臨時市長總攬市政。

屏東機場的攻防戰一直持續到8日。8日中午,由台灣行政長官陳儀密電蔣介石派遣抵台的國軍部隊自鳳山進入屏東市區實施戒嚴,國軍展開大捕殺,一時情勢逆轉,民軍紛紛撤散,民眾寡不敵眾,死傷慘重。

在事後的「清鄉行動」中,葉秋木難逃被整肅的命運。被「蔣軍」逮捕的葉秋木下場十分悽慘,國軍將葉秋木冠以「暴亂首謀」的罪名,葉秋木在屏東市住家被國軍逮捕後,未經司法審判,背後就被插上「死刑犯-葉秋木」的名牌,葉秋木先被割掉耳鼻及生殖器,再被押上三輪車遊行屏東市區,當時遊行隊伍由銅鑼開道,沿途噹噹鑼響,冷冽無情,聲極淒厲。

遊行隊伍最後抵達屏東市鬧區「五條通」(民生、復興、逢甲、中華、永福路口)電信局前舊圓環蔣介石銅像前公開槍決示眾,屏東市參議會副議長葉秋木自此一別千古,遺恨九泉。

二二八事變過後,國府全面展開秋後算帳、整肅異已,過程充滿濃厚的「殺雞儆猴」況味,令人不寒而慄。

時隔72年後的今天,屏東市鬧區「五條通」繁華依舊,當年「五條通」交會口的蔣介石銅像,多年後因交通因素考量早已拆遷,走入歷史,數十年來,每逢選舉活動最後一天投票前夕的激情夜,這裡總是候選人集結表演的舞台空間,選將們透過宣傳車隊遊行造勢,或號召支持群眾徒步掃街,大家不約而同齊聚「五條通」尬場比試,候選人企圖展現高人氣,引領風潮,拉抬選情,選前「五條通」的造勢活動,往往被視為勝選與否的關鍵指標,屢試不爽。

二二八事變屏東刑場二之一,五條通。(黃映溓提供)
二二八事變屏東刑場二之一,五條通。(黃映溓提供)

此期間,數不清有多少個的晨昏日夜,人來人往,潮起潮落,伴隨著幾度的政權交替,宦海浮沈,人事更迭,「五條通」彷彿見證二二八事變當年那段慘痛的歷史,冷眼以對紅塵俗事的凡夫俗子,笑看世人的痴昧無知。

屏東刑場-二之二

1947年發生的二二八事變,屏東縣萬丹鄉籍的莊迎稍後在國府的清鄉行動中遭到逮捕,在今屏東縣長公館旁的長春公園遭到國軍公開槍決示眾。長春公園繼屏東市中心鬧區「五條通」之後,成為二二八事件屏東另一個血腥殺戮刑場。

1947年3月4日早晨,屏東地區激憤的群情終於爆發。屏東縣萬丹鄉籍的莊迎帶領市民代表與青年學生代表到屏東市政府,向官派屏東市長龔履端提出三點要求:一、交出市政府印信。二、繳出憲兵駐軍及警察的武器彈藥。三、集中管理外省人。此外,計劃從事武力抗爭的民眾開始編製隊伍,舉行示威遊行。

首先一支人民軍隊圍攻屏東警察局,卻因警方見民軍手無寸鐵置之不理;憤怒的群眾乃赤手空拳打進局內,奪取槍械子彈,官派市長龔履端得知此事,倉皇逃離,因此,民眾便輕易地占領了屏東縣警察局和屏東市政府。

由於莊迎在1937年蘆溝橋事變前即前往大陸住過一段時間,一1945年台灣光復後返台定居,1947年二二八事變爆發之初,官派屏東市長龔履端曾與縣籍省參議員陳文石研商對策,找來通曉國、台語的莊迎擔任翻譯。

二二八事變屏東刑場二之二,毗鄰屏東縣長公館旁邊的屏東市長春公園。(黃映溓提供)
二二八事變屏東刑場二之二,毗鄰屏東縣長公館旁邊的屏東市長春公園。(黃映溓提供)

1947年3月9日上午,莊迎莫名其妙遭到蔣軍逮捕,未經司法審判,背後就被插上「死刑犯-莊迎」的名牌,莊迎被送上三輪車遊街示眾,遊行前導由銅鑼手敲打銅鑼開道,銅鑼聲噹噹作響,迴盪屏東市區街頭巷尾,冷冽淒厲,氛圍哀戚,莊迎最後在屏東縣長公館旁的長春公園遭到軍隊公開槍決,蔣軍並且嚇令家屬不得將屍首領回,圍觀群眾噤若寒蟬。

曾經是二二八刑場的長春公園,見證當年那一段慘痛的歷史,隨著台灣解嚴開放,當年長春公園內的戰備碉堡早些年前已經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提供民眾悠閒休憩的遊園小徑,涼亭桌椅,長春公園樹叢蓊鬱,花木扶疏,景致依舊,人事全非。

二二八事變屏東殉職員警陳澤春

二二八事變發生時,屏東市警察局有一位台籍員警陳澤春,當時正與憲兵單位在屏東市區執行巡邏勤務,就在巡邏隊伍走到屏東火車站前中山路、民族路交叉路口時,陳澤春不幸遭到埋伏在中山路、民族路口大成旅社頂樓的集結暴徒開槍擊斃,成為二二八事變第一位因公罹難的屏東市警察局員警,1953年,屏東市警察局局長黃麗川正式為殉職員警陳澤春遷葬公墓,並且立碑紀念,陳澤春就讀中央警官學校台幹班的同班同學莊亨岱(爾後膺任行政院內政部警政署署長)、曾克平等人曾為陳澤春檢骨,立碑記述其事蹟。

黃振三口述二二八事變屏東歷史

1947年二二八事變發生當時,前屏東縣議員黃振三(1913-1993)甫從中央警官學校畢業不久,奉派屏東市警局司法科主辦司法業務,親眼目睹二二八事件始末。

 

黃振三1913年生,原籍彰化縣田尾鄉人,18歲畢業於台中一中,負笈遠渡日本東京物理學校(日本東京理科大學的前身,1949年4月改制)深造,學成返台後歷任田尾信用販賣購買組合、彰化縣田尾鄉田尾庄保正,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戰況劇烈,鑑於輿論的重要,黃振三毅然投身媒體界,擔任台灣新民報記者,時時發出正義之聲,批判日吏對台灣島民的差別待遇,喚醒民族意識,呼籲台灣人民團結,1945年台灣光復初期,黃振三報考台灣省警察學校第一期警官訓練班,警官訓練班畢業後,黃振三奉派屏東市警察局司法科服務,擔任屏東市警察局刑事課巡官。根據黃振三生前口述歷史紀錄,二二八事變的原委,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歷史因素,以下是黃振三生前接受訪談回憶錄摘要:

「1947年2月27日,台北市因一起查緝私煙,導致誤傷人命的事件,觸發2月28日台北市民集體大規模請願、示威、罷工、罷市。同日又發生行政長官公署衛兵槍擊請願民眾,事件因此由請願懲兇轉變而為對抗公署,進而激化為省籍衝突。

黃振三在二二八事變當年奉派屏東市警局司法科主辦司法業務。(黃映溓提供)
黃振三在二二八事變當年奉派屏東市警局司法科主辦司法業務。(黃映溓提供)

抗爭與衝突在數日內蔓延全台,使原本單純的治安事件演變為社會運動,最終導致官民間的武裝對抗,以及台灣當地人和大陸人之間的族群衝突。

國府隨後展開的「清鄉行動」如火如荼,台籍菁英慘遭逮捕、拘禁和殺戮不計其數,由於『清鄉行動』是由軍方系統執行,當時我在屏東市警察局司法科主辦司法業務,既是台灣人又身為警官的我目睹台灣同胞慘遭殺戮,卻是無處使力,著實深憾遺憾。

黃振三在二二八事變後回故鄉彰化田尾經營農場。(黃映溓提供)
黃振三在二二八事變後回故鄉彰化田尾經營農場。(黃映溓提供)

目睹台灣社會亂象紛紛,到處瀰漫肅殺氛圍,預知恐怖時代已然來臨,確實充滿無力感和莫名恐慌,經歷二二八事變之後,內心強烈萌生辭官引退的念頭。

一天夜裡,我暗中釋放囚禁在屏東市警局兩百多位無辜牽連228事件的盲從台籍子弟,黯然辭官歸引,攜家帶眷重返故鄉彰化縣田尾鄉農場隱居經營農場,一方面則在屏東市從事商業貿易活動,韜光養晦,暫避風頭,爾後事件落幕,所幸責任歸屬不了了之。(備註:內政部警政署檔號:A301010000C/0037/03235/0020/03/004。)

二二八事變當年,有一段插曲令我刻骨銘心,不吐不快。二二八事變過後,在屏東夜市金泉里經營鳥店生意的一位老太太,有一晚送來五斗白米,說是要感謝我在二二八事變當時釋放他的獨子,她的孩子名叫「龍飛」,老太太特地送來一袋白米做為酬謝,由於當時我公出在警局值勤並不在家,內人又不好婉拒老太太的一番盛情好意,只好勉為其難收下。

豈料,我在當晚稍後返家才得知此事,索性打開米袋一看,竟赫然發現米袋當中擺放著一塊沈甸甸的金條,少說也有7、8兩重,由於當時通貨膨脹,物價飛漲,我心想,這塊金條恐怕抵過好幾戶人家的家當,老太太送來白米乃是人情之常,如果收下米袋中的金條,這就不是我在當初營救老太太獄中獨子的本意初衷了,而且這也違反了我為人處事的原則。

當下,我連忙從米袋當中取出這塊金條,連夜將黃金送還給鳥店的老太太,我和內人只留下五斗白米,這也算是對想報答我的鳥店老太太一家人有個交代了。

退還了金塊,在返家的路途當中憂喜交集,對於鳥店一家乃至於二二八事變被我釋放的台籍人士雖然感到坦然自在,但對此後台灣所面臨到的險峻考驗和挑戰,內心卻油然興起一股強烈的悲傷與哀愁。」

結語

1987年7月15日台灣解嚴之前,國民黨政府在台灣實施長達38年的戒嚴令,期間,白色恐怖,政治整肅,無數「黨外人士」民主前輩拋頭顱、灑熱血,力爭民主自由,捍衛人權,前仆後繼,犧牲奉獻,歷經將近半個世紀的努力,台灣的自由民主,終於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時至今日,二二八事變不再是政治禁忌,早在公元兩千年政黨輪替之前,中國國民黨主政時期,前總統李登輝就曾代表政府為二二八的歷史錯誤公開道歉,成立二二八紀念館、紀念碑,對於受害者家屬進行撫卹賠償。

揮別威權體制桎梏,邁向自由民主坦途,如今,台灣全面落實民主化,本土意識抬頭,人民當家做主,不禁令人喟然興嘆,台灣民主漫漫長路崎嶇坎坷,緬懷民主先賢先烈蓽路藍縷,披荊斬棘,無數民主前輩流血流淚,辛苦打拼,奮鬥爭取,民主的成果確實得來不易,台灣人民擁有今天的民主成就,彌足珍惜!

歷史可以原諒,但不能被遺忘。台灣民主化的過程,從早期「黨外」到民進黨成立,國民黨始終背負二二八的原罪,沈重的歷史包袱彷彿是揮之不去的夢魘,二二八也被反對陣營當成是政治消費的「提款機」,自1987年解嚴至今,年年二二八,緬懷追思,未嘗稍歇,從「黨外時期」到民進黨成立,偏頗主導二二八事變史觀,壟斷二二八事變的話語權,每年二二八前夕,按表操課,行禮如儀。撫今追昔,台灣歷經三度政黨輪替,政權和平轉移,二二八事變是台灣近代歷史的不幸事件,台灣人民緬懷追思,哀矜勿喜,豈能淪為有心政客刻意操弄的政治議題,緃容政客藉由二二八獲取政治利益,期許朝野跨越歷史鴻溝,打破省籍隔閡,弭平歷史傷口,早日還原歷史真相,避免重蹈覆轍,希冀撫平二二八受難者家屬情緒,告慰二二八受難者在天之靈,衷心祝禱,是所企盼!

*作者為網路媒體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