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風險資本的統計學

2019-02-20 05:50

? 人氣

換句話說A輪和B輪的限制因素不是資本,而是風險資本家的人力。這點和成長資本期非常不同,已經進入成長期的大型後期新創,多半有明確的單位經濟和市場擴張性,成長資本期投資人可以採取較為被動的姿態,就算要求董事席位大多也只是被動性監督,無需主動協助經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新創投資階段趨勢。(擷取自Upfront Ventures報告)
美國新創投資階段趨勢。(擷取自Upfront Ventures報告)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與其說種子投資和傳統風險資本階段金額成長有限,不如說成長資本是一個全新出現的新創投資階段。如上圖所示,成長資本投資大幅增長其實是取代了新創原本應該上市募資的階段,從軟銀願景基金、避險基金或私募基金募得的鉅額輪,基本上就是一種「私募IPO」:參與投資的都是大型金融機構法人,募資過程也和路演很像,唯一差別是股票上市交易還要再等上幾年而已。

總合來說,過去幾年我們所目睹的成長資本投資大爆發,種子投資卻持平或甚至萎縮的現象,正確的解讀應該是如果定義風險資本產業為種子投資和傳統A 輪以及B輪,那麼總投資金額其實大約持平或者微幅成長。只是因為成長資本之類的新玩家帶著大量的投資金額進入市場,取代了原本屬於IPO的市場,導致整個「風險資本」投資看起來大幅成長,才導致「種子投資」看起來成長不如預期的感覺。

像Upfront Ventures這樣的報告所做的數字分析,就是少數有意義的風險資本統計學,它讓我們產業的人員可以了解到整體資金流動的趨勢,又不會誤導我們採取錯誤的「從上到下」投資決策。

而Upfront Ventures大方地免費分享分析結果,更證明了這個產業裡的統計分析,不管再有道理或再讓人驚嘆,都改變不了誰有投資機會(access to deals)、誰沒有的事實,因此他們完全不擔心自己的「智慧」被別人竊取。

這一點大概是華爾街眾多建立著龐大的試算表、製作著精美圖表的股票分析師永遠都無法理解的吧⋯⋯

*作者為現任巴黎風險資本公司Hardware Club管理合夥人。台灣大學電機學碩士、法國HEC Paris MBA,CFA持證人,過去曾在亞洲、矽谷和歐洲半導體業十二年,包含創業四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