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文青捧殺了台灣電影,「流浪地球」給了華人希望

2019-02-19 06:10

? 人氣

電影《流浪地球》點映活動現場。(新華社)

電影《流浪地球》點映活動現場。(新華社)

「流浪地球」正在一路突破中國大陸的票房紀錄,上映不到兩週,其所引起的巨大回響,不但一開始即超越了電影本身的討論,數天內甚至超越了文化層次,上升到民族情懷與中國未來的論辯。觀眾熱情參與所造就的高票房,與其說是在「挺好片」,更大程度上卻是在「捐情懷」,以行銷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意外勝利,也是對中國電影工業的一項莫大激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問世不到半個月,「流浪地球」已確定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無論,它究竟是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好電影。

談電影的角度很多,「流浪地球」折射出來的社會現象也十分豐富,本文僅就電影工業此一層面,說說台灣電影產業的起落。

台灣電影起始於日據時期,公認第一部叫好叫座的台片是「望春風」。1949年後國民政府來台,電影資本的主要來源是政府,所以歷經了一段政治宣導片的時期。閩南語片於1955年到1981年屬於盛產期,產量最多時一年高達120部電影(不含國語片)。

1960年代,台灣電影產業進入了多元時期,有社會風情,有鄉土寫實,有歷史宮闈,有愛情文藝,有武俠動作,也有黃梅調,歌仔戲。在1967年胡金銓編導的「龍門客棧」創造了票房紀錄後,武俠動作片成為台灣電影的主流,直到80年代。在此期間,因為台灣的國際政治處境急轉直下,也衍生出不少愛國政治宣傳片。

從60年代到80年代這20年,由於娛樂項目並不多,台灣電影產業可謂蓬勃,產量豐富,從業者眾,票房收入亦可觀。我父親就是一名資深影人,科班出身,在70-80年代不算長的從影生涯裡,作品百餘部(不含電視劇),執導過16部公開上映的電影,並在超過100部的電影裡擔任編劇,在圈內小有名氣,但並無社會知名度。即便是這樣一個不知名的從業者,30歲以前也當了導演,創作量頗豐,可見當時台灣電影的興盛。

80年代,電影榮景結束,我父親也轉往電視圈發展。

1982年起,台灣電影進入所謂「新浪潮時代」,寫實與現代主義的電影逐漸增多,台灣當局也成立了電影發展基金會等單位,透過輔導金來支持藝術電影,使得這類型的電影成為主流。80年代中期以後,電影產業迅速萎縮,在美方的威脅下,85年開放外國電影進口(廢除外片配額制度及停徵國片輔導金),衝擊國產電影,到了1996年,年產量僅剩15-20部,票房佔比1-2%。

從極盛到極衰,短短不過數年,對於電影業此一戲劇性的轉變,我父親歸罪於影評人吹捧藝術電影,使得有志從事影業的青年學生被誤導,以拍攝藝術性電影為職志。當然,這只是當事者(或受害者)的一家之言,以80年代走向開放社會的路程來看,好萊塢入侵,走傳統路線的商業電影勢必要遇到瓶頸與新挑戰,這是結構性問題,倘若商業電影推陳出新並持續創造票房佳績,藝術電影的佔比不會那麼高。

但雖如此,也不能說藝術電影無罪。

在一個資訊量直線上升的時代裡,封閉則已,一旦開放了產業視角,盈利作品必然要遭到新的市場競爭,因為人們渴望看到新東西。初期,在一片娛樂化的窠臼裡,「新浪潮」電影的寫實取向與社會取材,確實令人感到清新,親切,並言之有物,不錯的票房也讓這個流派的從業者受到激勵。但是,對電影工業而言更麻煩的問題也就因此產生。

所謂藝術,就是技術的突破,轉譯,解構,再詮釋,創作者必然處於專業的最前端思考,而不是顧慮普羅大眾的接受度,因此會使得作品走向「曲高和寡」的寂寞高地。更糟的是,大部分藝術創作者即便努力尋求突破,其結果卻往往是「曲不高」但又「和寡」,最終讓作者與作品陷入孤芳自賞的窘境。這個時候,若評論者還「官官相護」地吹捧之,創作者會走不出同溫層,也會產生更多狀況外的追隨者,對產業造成結構性破壞。

台灣開放外國電影進口,尤其是娛樂至上的好萊塢電影,使得這個藝術泡抹,很快就破滅。好萊塢電影與知識階層的西化,主導了80年代後期至今的台灣社會走向,但「新浪潮」電影卻沒幾年就走向末路,還拖著整個產業一起死,原因有好幾項,其中,藝術創作者與影評人接受了西化,卻拒絕好萊塢的「娛樂語法」,是最顯著的盲點。

電影是娛樂工業,或是藝術莊園?其實都可以,但想要讓從業者與觀眾受惠,乃至於對社會發展產生影響力,必然要選擇前者。李宗盛說,最難的事,就是讓人從口袋裡掏錢買單。確實,好萊塢的商業成就,可不簡單,因為電影是集合許多藝術專業人才造就的文化產品,讓各種頭角崢嶸的藝術創作者,合力完成一部能有票房盈餘的電影,有賴於強大的盈利慾望與市場眼光,還要搭配降低投資風險的商業模式。產業的壯大與獨霸,是藉由明星,故事所累積的票房營收,養出各種藝術專業人才與商業人才,不斷加乘精進的結果。

從產業的角度來看,票房,甚至附加商品的總和收入,才是電影工業的命脈,而這一切,絕不能偏離普羅大眾的好惡。強一點的票房電影,能引領消費潮流,告訴觀眾除了看電影,你還能買什麼。弱一點的票房電影,則是生產大眾想買的東西。前者如星際大戰,侏羅紀公園,後者如各種受歡迎的愛情電影,暴力電影等等。有了利潤,就能養軟實力,然後再與硬實力搭配,強勢出口。

與這種強大的商業─文化霸權作對,電影產業必須有自己的獨門本事,而反好萊塢的文青電影,顯然毫無抵抗力。「新浪潮」從一開始的接地氣,因少數人過度吹捧「藝術境界」,沒多久就變成好山好水好無聊,觀眾何苦掏錢買無聊呢?誰管你的電影是高達式的,還是小津安二郎式的?不好看,就是不好看。

美國以其強大的國力,強迫出口好萊塢電影,遇上的是台灣電影走文青風的80年代,觀眾對娛樂感官的需求一下被養大,台式文青電影則遭到完全碾壓。對傳統商業電影從業者而言,可謂前有狼後有虎,想以從前的商業口味挽救台灣電影產業,已是不可能,想從政府端取得資本勵精圖治,亦是緣木求魚。況且在「新浪潮」那一波衝擊下,人才早已鳥獸散。

記得家父在80年代末期的時候說,胡金銓跑去大陸開計程車。台灣的電影從業人員與早期的傳統產業一樣,是最先跑到大陸謀求發展的一群人,以致台灣電影產業嚴重空洞化。

我是圈外人,對「新浪潮」如何淹沒商業電影的詳細過程不是很清楚,但去年「九合一」大選前,因「小野暴哭」事件,有資深影人對這段過往於媒體投書,說了一段泣血的內情。該資深影人叫做裴在美,她控訴當年小野與吳念真掌握了中影的所有拍片資源,專斷跋扈,掐斷了許多商業電影與資深影人的生路,讓台灣電影死在「狹隘的鄉土劇」與特定的電影語言與敘事形式中。

吳念真在中影9年,一年有8,9部編劇作品,佔中影電影3/4以上,裴在美直指「新浪潮電影」即由吳念真與小野這小圈子的人所催生,顯然她認為台灣電影就是死在這個關卡。原來如此。

3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日前批柯文哲競選總幹事小野(李遠)與導演吳念真是民進黨文化門神,小野也在臉書上回擊。小野7日下午於柯文哲競選辦公室樓下受訪,講到激動處甚至落淚。(方炳超攝).JPG
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日前批柯文哲競選總幹事小野(李遠)與導演吳念真是民進黨文化門神,小野落淚回擊,却牽扯出當年小野吳念真壟斷中影資源的往事。(方炳超攝)

這一段孤芳自賞,本土化,歐日風的文青電影浪潮,因為票房不佳,所以在台灣電影工業史裡的地位很低,卻又享受不成比例的吹捧,讓無數影人競折腰,有人折腰,有人夭折,並在好萊塢全球征服史上,留下了不堪一擊的戰敗恥。

面對好萊塢的狂潮,如果當初商業電影能得到政府資本與產業計畫的援助,台灣本有人才資源勵精圖治,振興產業的機會,因為中美文化畢竟有差異,在華人市場裡能取得一定的優勢,大陸亦是極有潛力的市場,而不至於灰飛湮滅。

這就是「流浪地球」讓大陸觀眾願意「捐情懷」的主因,它實現了台灣影人長久以來的夢想——在好萊塢的文化霸權裡另闢蹊徑,展現不一樣的意識形態魅力。「流浪地球」即便在影像敘事風格,聲音處理,與說故事的技巧等等層面,尚不及好萊塢實力,但是中國人看到了超越的希望,並已實實在在地突破了瓶頸。

至此,即便好萊塢電影大舉入侵中國大陸,也無可能像在台灣一樣壟斷市場,因為中國電影產業與觀眾已有足夠的抵抗力,選擇性接受或拒絕好萊塢敘事。

話說回來,我們也不能完全抹煞藝術電影(或說「文學性」較高的嘗試)在產業裡的重要性,就好比純文學作品在書市裡雖然永遠屬於小眾,但確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在創作的世界,應該要有一批人專注於砥礪技術層面,勇於突破窠臼,別開生面,他們也應該受到一定程度的尊敬。

好萊塢也不是只有花俏的娛樂電影,亦有許多從業者不斷在敘事技巧,故事深度等等軟實力層面謀求進步與變化。所以每每在觀眾看膩了某類型娛樂片,以致銷售力道減弱時,不乏新型態的題材或新穎的細節表現,適時填補市場空缺,甚至引領新潮流。而前提在於,整個產業要有豐富的資源,人才,與尊崇軟實力專業的文化,這也必須仰賴產業整體的獲利能力。

有正確的產業概念,才談得上電影文化的紮根與發展,畢竟文化也是一種重要的消費商品與經濟活動。文青捧殺了台灣電影,但我們仍需要文青,要那種有眼界與弘願的,而不是狹隘與自以為是的。

這篇文章獻給我爸爸,希望有幫他傳達了怨念。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雁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