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天專欄:區塊鏈與為人民服務的央行數位貨幣

2016-03-31 07:00

? 人氣

央行用區塊鏈技術發行數位貨幣是否會影響金融體系創造信用的能力?(胡一天提供)

央行用區塊鏈技術發行數位貨幣是否會影響金融體系創造信用的能力?(胡一天提供)

在比特幣橫空出世後五年,虛擬通貨與區塊鏈技術突然從一小撮極端自由派密碼學專家與電腦駭客的實驗,成為吸引跨國金融機構、高科技公司與知名創投基金超過上百億美元的互聯網金融新浪潮,連各大中央銀行都不缺席,紛紛針對虛擬通貨與區塊鏈技術對金融系統與監管思維的潛在影響發表研究或看法。引人注意的是,台灣央行於3月24日記者會後公佈了一篇關於虛擬通貨的參考資料,其中雖然除了點出發展數位貨幣的挑戰,但也明確指出,目前虛擬通貨並非由官方機構發行,不具無限法償效力,在法律上不算是貨幣,且就經濟觀點而言,因流通使用不廣,加上(相對於法幣)價值波動過大,儲值功能受限,尚未具備完整的貨幣功能,台灣的支付系統、金融穩定及行貨幣政策之執行,均無影。但由於多國央行已開始研究發行虛擬通貨的計畫,台灣央行亦已著手研究。台灣央行亦表明立場,仍將持續協助民間電子貨幣及新興零售支付之健全發展,並注意消費者權益保障及法規遵循。對努力追趕金融科技發展的台灣金融業及新創業者而言,央行的立場不啻為一劑振奮士氣的強心針,但也開啟了另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為何央行需要考慮發行虛擬貨幣?資訊科技催生的金融數位化與自動化,對央行「銀行的銀行」職能的影響究竟有多深遠?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央行指出的虛擬通貨發展挑戰之中,匿名性、跨境監管複雜度、易為不法份子使用,課稅爭議與消費者保護等議題,其實均非技術上不可解的難題。以比特幣為例,不透明是來自於帳戶地址是加密演算法生成的公鑰,一眼望去雖無法辨識,但因為所有金流都在區塊鏈共享帳簿上公開,透過適當的開戶驗證程序與大數據分析,個別帳戶節點的真實身分可以被精確標定。過去數年發生過的比特幣交易所倒閉或遭竊事件,除了人謀不臧之外,就是平台本身資訊安全防護措施不當,而非比特幣算法本身被破解。比特幣雖可被恐怖分子或犯罪組織用來洗錢,但實體現金與傳統金融機構協助洗錢的經驗,至少有上千年的歷史,金流不透明、逃漏稅、消費者權益受損等事件,到了21世紀全球金融資本主義的時代,仍然幾乎天天發生。發展虛擬通貨的挑戰,其實是金融業的內在問題。數位貨幣與區塊鏈技術只是金融業服務客戶的工具,如果金融業者克服不了人性弱點,工具再先進,監管再完備,問題一樣發生,風險一樣存在。關鍵在於,區塊鏈技術的出現,讓金融業更能直面問題,管理風險。正是在這個維度上,通盤分析央行對是否運用區塊鏈技術發行以法償貨幣計價之虛擬通貨,就有非常大的啟發意義。

摘錄台灣央行引述國際清算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會對發行虛擬通貨的幾項重要考量如下:

  1. 對支付系統有何影響、是否侵犯交易的隱私性、是否妨礙民間創新、對商業銀行存款之影響、鈔券虛擬化後之金融穩定、貨幣政策的傳遞效果、技術上如何採行、新系統去中心化之程度,以及新系統將出現那些參與者與如何規範管理等。其中有關對商業銀行存款之影響部分,由於虛擬通貨採行 P2P 及分散式總帳機制,據 BoE 副總裁 Ben Broadbent 指出,央行若發行數位通貨,民眾存款可能自商業銀行體系移至央行數位通貨系統,形成央行數位通貨與商業銀行存款之競爭。一旦存款流失,將影響銀行放款能力,從而損害投資及經濟活動。
  2. 對金融中介機構之影響:虛擬通貨及分散式記帳機制若被廣泛使用,將衝擊金融機構扮演中介者之角色,尤其是銀行。銀行在金融中介之主要功能為代表存款人監督借款人,透過資金借貸,撮合借貸雙方資金供需之流動性與期間。一旦廣泛使用虛擬通貨,去中心化之結果可能改變目前存款與貸款機制。
  3. 對央行因應金融危機之影響:全球金融危機再度顯示對金融機構提供緊急流動性之重要,目前虛擬通貨不具類似央行最終貸款者之功能,即使虛擬通貨納入彈性供給規則,然在去中心化之架構下,虛擬通貨在遭遇金融危機時,仍無法提供緊急流動性。
  4. 虛擬通貨對貨幣政策之影響,取決於對銀行準備金需求的替代效果(例如將銀行與支付系統之存款轉為虛擬通貨),以及主權通貨使用者與虛擬通貨使用者在經濟面與財務面之連結程度。倘若替代效果大、連結程度低,則虛擬通貨可能使貨幣政策效果降低。惟目前私人發行之虛擬通貨使用率低,尚未引起此種疑慮。

前引四項中劃線部分,為值得深究的議題。央行引述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 BoE)分管貨幣政策的副總裁Broadbent一場他在倫敦政經學院的演講。當時他確實提到了央行發行數位通貨對金融體系創造信用能力的影響,但爬梳其演講逐字稿,Broadbent的原意是指,如果區塊鏈技術(他稱為「多中心化虛擬清算所暨資產註冊處」)繼續發展,確實可能讓價值移轉與登記無需經由某個具公信力的第三方機構處理,而中央銀行正是這樣的一種機構。嚴格說來,央行是一間業務非常單純的銀行:管理商業銀行存在中央銀行的儲備資產,亦即「中央銀行貨幣」(Central Bank Money)也就是對中央銀行的債權或央行本票。一般人對中央銀行貨幣最熟悉的形式,就是在市面流通的現鈔與硬幣。如果民營業者利用區塊鏈多中心化技術平台大規模推廣數位貨幣,那麼央行最有效的反制措施,就是盡可能地增加中央銀行貨幣的流通、擴大直接向央行拆借的金融與非金融機構範疇、甚至讓所有個人都在央行直接開戶,並立法禁止使用現鈔與硬幣。這樣的極端情境,理論上無需區塊鏈技術也能實現,但是區塊鏈技術可能會讓事情簡單一些。也就是說,公辦的央行數位貨幣與民營的銀行數位貨幣或許都是基於相同的科技,但其目的與使用情境可能大相逕庭。這其實是一個設計問題。央行帳戶愈接近一般商業銀行帳戶,央行數位貨幣就愈能為人民服務,在市面上就愈有競爭力,甚至會出現逆週期性的特徵:當出現金融危機時,存款可能會從商業銀行帳戶流向中央銀行帳戶。這個現象,Broadbent認為,可能會讓金融體系更安全

原因無他:商業銀行存款其實是商業銀行對存戶的負債,存戶要提現或是轉帳,商業銀行不得無故拒絕。由於現行商業銀行多實行部分準備制,先天上需要以短支長:透過短期資金市場拆借、吸收存款與發行股票或債券充實自有資本支撐中長期放款、投資與其他加值服務。這種高槓桿經營模式意味著商業銀行是用流動性很高的負債來承擔流動性偏低的資產,是銀行擠兌危機的根源。中央銀行的經營模式,是用流動性極高的負債(自己印鈔票)來承擔流動性極高的資產(通常是買用央行本票計價的政府公債)。因為此一架構,存在商業銀行的一塊錢,與存在中央銀行的一塊錢,其實只有在數學上等價,法律上與風險上仍有不同。所謂無限法償,其本質是在某國法律及政府尚未出現合法性(legitimacy)危機之前,該國央行本票被定義成沒有違約風險的債務。某國的貨幣之所以能夠讓公眾有信心,其實就是央行本票與流通鈔票之間可以互換(一塊錢等於一塊錢)、商業銀行放在央行的存款以及存戶放在商業銀行的存款可以兌現、以及央行有能力與決心維持幣值穩定這些假設仍然有效。在這些假設仍然有效的情境下,央行可以無限制印鈔票維持市面,可以避免支付不能的流動性危機,不會一擠就倒。金融體系也會因為無信用風險的通貨自由流通而降低信心危機發生的風險而更加安全。但這是否意味投資與放款活動會因此而受影響?

Broadbent接著介紹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Narrow Banking。一間業務範圍很「窄」的銀行,就像央行一樣,是用到期日與流動性相仿的資產與負債服務客戶。在這個概念下定義出來的銀行主要功能並非是代表存款人監督借款人進行期限轉換(maturity transformation)的風險承擔商業活動,而是要根據其資本結構的特性與資金提供方的預期回報率來決定業務態樣與監管指標。許多民眾把錢存在銀行並不是想委託銀行家放債圖利,而往往是為了一般日常生活與工作收付的實用與便利。因為允許金融資本家混業經營,要兼顧消費者保護,在制度上無法杜絕金融冒險家的道德風險,卻希望銀行不要雨天收傘,又不願意擴大非銀行金融業者合法經營業務的範圍,就會導致風險定價與融資成本錯配於市場參與者行為扭曲的問題。這樣的監管思維不一定能替行業建門檻,反而可能為市場埋地雷。當今金融體系不穩定與金融創新艱難的主因之一,就是資本結構與業務態樣並未充分匹配,讓金融業者可以「流用」不同性質的資本進行監管套利(regulatory arbitrage),過度槓桿賭明天,造成系統性危機後再求央行慷社會之慨紓困。這樣的災難老電影已經放過太多次了。

Narrow Banking的思維,其實就是用區塊鏈多中心化架構打造金融開放市集的帳聯網思維。帳聯網最大的奧妙,就是將「記帳」與「轉帳」在本質上屬於資訊服務的職能,以互聯網思維與技術落實到金融基礎建設之中。區塊鏈技術其實是一套分佈式資料庫存取加密通訊協定。全球互聯網的持續演進,提供了區塊鏈技術賴以運作的基礎建設與持續演化的溫床。區塊鏈「多中心化」的設計思維,正是互聯網的核心思維。全球互聯網的核心通訊協定是TCP/IP,是基於封包交換(packet switching)的技術。美國軍方在1950年代開始研發封包通訊技術的初衷,是為了建構一個能夠承受核武毀滅打擊的通訊網絡。這樣的通訊網絡天生就是多中心化的。區塊鏈利用公開/私密金鑰的加密通訊技術,在網絡共享的資料庫上定義資產,同時讓網絡參與者有經濟誘因協助維繫網絡本身的強固與安全。這是在根本上重新定義了信用。多中心化正是這個創新的核心。

用「多中心化」而非「去中心化」來翻譯decentralization,是因為去中心化似乎意味著沒有中心。這在金融業是不適用的。即使是比特幣也有中心 – 比特幣區塊鏈本身就是中心。金融業一直都有多中心化的市場結構,只是個別節點有規模、信譽與技術能力的差異。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外匯市場。外匯現貨市場沒有一個全球認可的交易所,也沒有一個中央集權的交易結算中心,在外匯衍生品更是如此。但全球外匯市場的日均成交量至少5兆美元,這麼龐大的交易規模,是由一些有資本與信用的大型金融機構承擔風險居間撮合,多年積累後形成了數個主要的交易中心。理論上,多中心化的技術平台與中心化的市場結構可以兼容並蓄,相互備援,不一定會發生誰取代誰的問題

如果把已經接入全球互聯網的各種網絡都看成是互聯網的一部分,可以看見很多互聯網思維尚未完全滲透、汰換既有系統的子網絡。金融業傳遞支付的銀行間支付系統就是一個不完全具備互聯網思維的通訊網,金融業的組織架構與管理思維,也缺乏互聯網基因,這對持續服務客戶構成巨大挑戰。在HTTP通訊協定當中有一整套錯誤訊息,一般人比較熟悉的是Error 404:Page Not Found,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Error 402:Payment Required。這是因為當初開發HTTP的設計師們預見了互聯網的發展必然會需要一套交換金融訊息的「數位現金」,但在開發HTTP協定時,這樣的技術應用並不存在。比特幣的出現,填補了這個空白。未來金融科技的發展與佈署,必定會含有互聯網基因。

把金融業想像成智能手機作業系統與移動通訊系統的平台營運商,則各種金融服務其實就是基於narrow banking思維的 app。每種app用戶的行為不同,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服務過程中牽涉的作業風險與信用風險態樣也不同,相應的監管要求與資本安全邊際也理當不同,只要能夠在底層架構設計上實現真正有效率的互聯互通與可管可控,讓金融機積累多年、歷久彌新的信用「平台化」並利用資訊新科技來訂製實用且與時俱進的遊戲規則,一個跨資產、跨領域的金融物聯網就有機會成為人類社會調動資源的組職架構新典範 華爾街與矽谷投資人認為區塊鏈會重新定義互聯網,但如何定義互聯網這個問題很難有定論。 與其說區塊鏈會重新定義互聯網,不如說人類如何利用新思維與新技術來解決問題這個行為本身,才是互聯網不斷重新定義自身的原動力。區塊鏈是一個具根本意義的階段性創新,但不會是互聯網發展的「歷史終結」。

全球央行的運作模式也算是多中心化,但央行家們雖然彼此認識互通有無,危機出現時並不見得會堅持互信互助。這些都是肇生系統性風險的遠因。金融業本質上是資訊業,互聯網既然持續在改變人類商業活動的態樣,金融業遲早被互聯網思維改變,或者說,回歸其應有的本質。促進真正為人民服務的金融業可持續發展,應該是以「金融普惠」(financial inclusion)為宗旨的經營與監管目標。這其實是貨幣政策與金融監管方針的長期演進。為人民服務的央行數位貨幣也許不會立刻出現,但金融科技與互聯網思維帶給全球金融業者的衝擊,只有在金融業者充分認識與反省其業務本質之後,方有可能因應。區塊鏈只是開始而已。

*作者為金融市場觀察家、金融科技新創投資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一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