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前副主委林中斌:「蔡習會」不能完全排除

2016-03-27 09:00

? 人氣

林中斌曾任國防部軍政副部長、陸委會副主委以及國安會諮詢委員。(BBC中文網)

林中斌曾任國防部軍政副部長、陸委會副主委以及國安會諮詢委員。(BBC中文網)

曾任國防部軍政副部長、陸委會副主委、國安會諮詢委員的林中斌,亦為研究兩岸關係及國際關係的專家。距離總統當選人蔡英文上任還有兩個月,但從一月大選結果出爐至今,兩岸關係將如何變動始終是熱議焦點所在。BBC中文網特別專訪林中斌先生,請他談談對相關議題的觀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談兩岸:關鍵五二零演說

林中斌認為,未來兩岸關係可能的變因可從兩點觀察,首先,是五二零蔡英文的就職演說內容。對於這場全球矚目的演說,林中斌本身並不擔心,他以2000年陳水扁的「四不一沒有」(在中共無意對台動武的前提下,不宣佈獨立、不更改國號、不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為例,認為這樣的內容在當下並不構成太大問題,反而是後續治理國內時碰到更多障礙,才讓陳水扁不僅無法繼續擁抱民進黨深綠支持者,兩岸關係也跟著惡化。

林中斌相信,以蔡英文謹慎的性格,勢必會以此為借鏡,這從她很早便開始經營經濟問題便可見一斑。「她若想要連任,必須要交出經濟成績單,也要跟中國大陸能平順的往來。而兩岸平順往來的前提,就是她對兩岸政策的說法不斷調整。」上次訪美時,蔡英文說的是「台灣共識」,這句選舉,就修改成了「維持現狀」。

也因此,林中斌預估,五二零她的演說內容應會努力達到北京的基本要求:九二共識。目前為止,她以對九二辜汪會談的歷史事實、後續正面影響及求同存異的精神表示肯定,唯未曾言及「一個中國」原則。然而這個部分,正是蔡英文演說時最需要處理的一塊。

第二點,林中斌則猜測,蔡英文可能有自己的管道與北京聯繫,這麼做也是相當明智的,他認為蔡英文應與北京當局多接觸。

以制裁取代戰爭

蔡英文
人們關注五二零蔡英文的就職演說內容。

而談到中國對台灣動武的機率,林中斌認為可能性極低,因為有更多更有效的手法,「北京早就發現,買台灣比打台灣便宜。」此外,北京也愈來愈重視與台灣社會的互動,爭取台灣的「三中一青」(中小企業、中低收入戶、中南部及青年)即使在民進黨近年選舉大獲全勝後也未中斷。

同時,中國當局也逐漸理解太陽花學運的產因,兩岸往來紅利未能普及基層,人民沒有得到實際好處是關鍵。林中斌說,為此,習近平對國台辦不甚滿意,上任之後很多政策都繞過國台辦進行。更重要的是,國台辦對台灣的選舉結果掌握得並不好,這對擬定兩岸政策的當權者來說並非佳音。

但若蔡英文的就職演說無法令北京滿意,那麼經濟制裁及外交制裁便很有可能發生。目前,來台陸客縮減的現象已開始對部分觀光業造成衝擊,然而中國政府並未承認這項政策的存在。「這也是他們現在的技巧,可以有否認的空間。」甘比亞斷交事件亦是。「我去年就講過,若蔡英文不調整她的兩岸政策,當選後很可能發生雪崩式斷交。」

另外幾種可能,就是向民進黨精英在中國大陸經商的親友施壓,或者從美國方面賦予關切。

蔡習重疊企圖心

習近平曾說過台灣問題不能拖,希望「溝通,溝通,再溝通」。

林中斌提到,蔡英文對習近平提出「溝通,溝通,再溝通」這種近乎祈求的呼籲,兩岸政策也愈來愈趨近中間路線,那麼習亦不太可能拒她於千里之外。中日之間尚有釣魚台主權及慰安婦事件爭議,習近平卻連安倍都見了,有什麼理由拒絕在他眼中屬於中國人的台灣人(蔡英文)呢?

「蔡習會(的可能)不能完全被排除,因為這兩人都有他們的企圖心及使命感,並且有重疊之處。習近平不會讓他2016到2020五年間對台灣工作的成績為零。」至於如何發展,林中斌不願多揣測。

習近平曾說過台灣問題不能拖,但林中斌也質疑,「真的在2020年以前統一,他能消化嗎?」接下來這四五年內,只要台灣不往獨立方向傾斜,兩岸又能保持交流,大概就是習近平的基本盤;好一點的話可能會有重大突破,但要在五年內統一,恐怕沒這麼容易。

另外,林中斌更指出,兩岸關係不能與圖博(西藏)及新疆相提並論,北京政府在此三地要解決的問題癥結點差異甚大,台灣不會是中國處理另外兩者的指標。

談到前陣子中國吵得沸沸揚揚的京台高鐵,林中斌認為,短期之內實現的可能性不高,若要動工,兩岸需達成很多協議,也需要更多進一步的往來。

談台灣:分裂的社會氛圍


在台灣中立而獨立的意見很少,共識難尋。

林中斌認為,一月大選結束後,台灣的社會氛圍嚴重分裂,中立而獨立的意見很少,這也是台灣社會最大的弱點:沒有任何共識,導致許多事情膠著難行,動彈不得。

經濟問題若未改善,會激化這種意識型態對立的情形,使仇恨加劇,間接影響兩岸關係,這將是蔡英文執政後最大的挑戰之一。「但是樂觀而言,這是台灣社會的學習曲線還沒走完的緣故。」

林中斌說,許多群眾運動,「可以推翻、解構,但無法凝聚,也無法建構」,以此為標凖來看,太陽花學運算是留下一些不錯的成果,讓許多街頭運動者進入立法院。

由下往上的力量

「中國大而我們小,許多我們這裡的現象其實都是他們造成的。所以我一直不讚成北京把李登輝視為登高一呼的台獨先驅,我覺得是反過來的,是一股由下往上的力量。」當時,諸如千島湖事件、海峽兩岸飛彈危機等,給予台灣的反中力量彈藥,使之茁壯,促使「天然獨」的出現。」若他們認為天然獨是我們主動作為的結果,那就看走眼了。」

林中斌指出,若北京省悟過來,瞭解台灣民心變因,那反而能從中找到許多施力點,例如中國政府正積極招攬台灣青年至對岸就業,對照台灣經濟困境,誠然勢不可擋。另一方面,中國也正在快速變動,台灣方面不能再繼續用中國以前的樣子來想像未來。

台灣的強項在於社會自由而細密的生活方式,尤其吸引中國人民,若能善加運用,可作為催化劑,提升中國社會及人民的水平,最後政治面也會受到影響。當然,台灣需要時間,也需要有智慧的政府,「讓北京不要太急」。

台灣的角色定位

林中斌以芬蘭為例,說明芬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不挑釁、不批評的態度與蘇聯斡旋,必要時犧牲一些較不重要的領土,幾十年間謹慎保護民主制度,最終成為東西方陣營重要的中介溝通者。

另一個可供效仿的國家是奧地利,在組成新政府時主動讓利給共產黨,盡力消弭衝突與對立。「跟一個強大的鄰居硬拚,一點好處都沒有,所以你一要有實力,二要用柔軟的方式,保持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蔡英文經歷兩次敗選,以及『特殊國與國』事件的不理想,是她最寶貴的資產。」林中斌說,這些經驗能在處理兩岸關係上,給予她更多體悟,發掘台灣可能的角色定位。「未來幾年,我對兩岸並不悲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