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被家暴,為何還不離婚?心理師歸納受暴者3大「離不開」原因,每個都令人超心碎

2019-02-19 09:00

? 人氣

統整「親情羈絆」、「經濟限制」和「外界眼光」三點,我們不難發現受暴者不敢,甚至是害怕的站出來的原因,都和我們的社會結構還有長期以來的價值觀有很大的關係。(示意圖/minanfotos@pixabay)

統整「親情羈絆」、「經濟限制」和「外界眼光」三點,我們不難發現受暴者不敢,甚至是害怕的站出來的原因,都和我們的社會結構還有長期以來的價值觀有很大的關係。(示意圖/minanfotos@pixabay)

最近家暴事件頻傳,很多人開始關注這方面的資訊,但其實這個議題並不是突然出現的。長久以來受到傳統教育影響,大家都認為所謂的家庭暴力是「家務事」,當遇到困難與需要幫助時,容易因為害怕外界投射的眼光而拒絕關心與協助,進而使得事情演變成無法收拾的局面,也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社會案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坐在電視機前的我們,或許很難想像,到底是多麼巨大的壓力壟罩,使得那些長期受暴的受害者,願意長期忍受不論是肢體、精神語言或是性的暴力虐待。今天透過與洪培芸心理師的對談,編輯想和大家聊聊關於「受暴者」的心理。

離開是最簡單也是最艱難的決定

在聊這個話題之前,洪培芸心理師先是深呼一口氣,然後緩緩地說:「受暴者不願發聲的原因真的太多了,多到實在是很令人心疼!」

多數的受暴者遭受到暴力對待這件事都不是第一次發生,很有可能是循序漸進,從初期的言語暴力、情緒喜怒無常,容易遷怒、摔東西等等。但因為是「家人」,所以當事件發生時,我們會下意識地替他們辯解、找藉口:「可能只是心情不好或是工作不順」、「應該下次就不會了,過一陣子就會好了。」

洪培芸心理師舉例,就像如果小孩第一次犯錯,父母難道會立刻把他送到警局嗎?答案想必是否定的,初次一定會選擇原諒,相信對方有可能會改變。但很常碰到的情況是,有一就會有二,於是受害人的心理會開始產生拉鋸:「他是我的家人耶,我不原諒他嗎?」、「要不要再原諒他一次呢?也許他下次會改進的吧!」

吵架.暴力.家暴.爭吵.哭(圖/Lala*|マイケル・リュー@pakutaso)https://www.pakutaso.com/20121052290post-2040.html
受暴者不願發聲的原因真的太多了,多到實在是很令人心疼!(圖/Lala*|マイケル・リュー@pakutaso

因為是親密的愛人,所以選擇一再地包容,不斷退讓自己的容忍底線,卻往往會不小心讓包容變成寬容,寬容久了就成了縱容。很多人看到這裡忍不住會問:「那為什麼不選擇離開?」但離開又談何容易:

1. 親情羈絆

家人這層摯愛關係,其實是很多人離不開的沉重包袱,除了與施暴者間的情感,擔心通報可能對施暴者不利外,也受到華人儒家文化的影響,還是會認定「以和為貴」,應該要「顧全大局」維持著家庭的完整。若剛好發生在育有子女的家庭中,更會忍不住擔心「那孩子誰該怎麼辦?」、「是不是要被迫和孩子分開?」未來孩子的監護權與處置又該何去何從?

如果你是當事者也許可以這麼做:

在離開與不離開間有非常多的情感考量和羈絆,洪培芸心理師建議,當面臨選擇時,第一時間可以尋求相對可靠的親友、第三人的協助,或是找尋相同的案例,參考別人的經驗分享,但是不要完全聽信或是照做,因為沒有人比你更了解自身的家庭狀況及孩子個性。

像洪培芸心理師曾遇過一個個案,因擔憂膝下兩名子女的手足之情,不忍將他們拆散而陷入苦思。大部分的人在下意識都會建議那就一人帶一個孩子,剛好公平,但孩子並不是大人的所有物,且每個孩子個性也不同,於是在她的陪伴與精神支持下,那位媽媽決定將兩個孩子的監護權都交給父親,讓姊弟們能夠共同生活,一起成長,為孩子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