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觀點:蔡英文左傾經濟的重農輕工反商

2016-03-23 06:20

? 人氣

當然,也在這樣子的經濟國政思維支配下,勢必會再更進一步引申出前述「擴增多元稅收」及「高額稅收措施」,而且予以更加強化動員採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去製造業化」及「去石化業化」兩大反向政略思維

另一方面,也勢必要全面結構性改變國家產業政策的類項策略(item development strategies)及行業職業類別結構大改造,來為相應之配套發展。

蔡英文的「創新」國家產業是政策的策略抉擇上,最值得正視的是「去製造業化」及「去石化業化」兩大政略思維。

高低端製造業,乃至長久以來高科技產業以及高度夯熱蒂電子資訊產業所共通必要的「最大公分母原材料供給者」之石化產業,一直都是過去四、五十年臺灣「高競爭力出口部門」的絕對主力產業類項;然則在可預見未來,一旦落實了蔡英文左傾經濟學理念,則臺灣的石化產業,勢所難免要被公權力運作而遭到強力驅逐,出走臺灣,或領先其他製造業產業部門外移他遷,落籍到東南亞或到先進歐美國家,甚至遷往中國,逕與「紅色供應鏈」大結合,則等同於臺灣要自我抽離了經濟發展成長的大動脈,如此一來,就的確要因為石化產業大外移,此變成為未來臺灣的真正國安問題了。

高度保護主義的內需市場撐不起國家經濟

無論是力推創新農業,使農業的GDP占比從現行的1.26%像荷蘭看齊,乍然暴升提高到16%;這種情境發展,固非不可能,但更大可能性卻會是因為工業及商業服務業的「嚴重衰退萎縮」所肇致,而不是「農業部門的健壯暴漲所致」。更值得堪慮的是,農業部門的任何可能產出的所得效應、就業效應,乃至於生活水準效應,其實都遠遠不及於製造業及工商業部門的效應水準所可比擬的。而今天的蔡英文左傾經濟學,竟要特別加重寄望於最不具有所得、就業效應可能性的保守自閉農業及R&D服務業與金融服務業,其落實體現的可能性尤其更低。

向右彈性轉圜的救贖必要

總之,今天我們所能看得到蔡英文左傾經濟的重農輕工反商政略,前景展望是相當不樂觀的,不但無助於振興當前已然頹退的國家經濟,也對於未來永續成長發展無所助益。希望在520正式掌政視事之後,猶有可以彈性轉圜空間,否則臺灣經濟危殆矣。

*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