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來鴻:生者與死者互相傾聽——悼念江緒林

2016-03-27 06:20

? 人氣

江緒林追悼會

江緒林追悼會

面對死亡,詩人歌德吟誦著:「人不過是黑暗大地上,模糊不清的過客。」中國的莊子也認為,人生不過是「倏然而往,倏然而來而已」。無論何人,我們都欠上帝一個死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儘管見慣人間生死,但獲知華東師範大學教師江緒林自殺身亡的消息,我在震驚之後還是陷入長久的哀傷與悲痛。我們都沒有忘記六/四11周年時,那位年輕學子懷著基督徒的愛與和解之信念,孤身舉著11根蠟燭,在北京大學三角地紀念六四死難者,因而被綁架帶走。

2月19日,就在央視無恥宣稱「央視姓黨」的那一天,早已陷入憂鬱之深淵的江緒林選擇了自縊。中國政治大倒退的荒誕現實與知識份子的絕望?「一個時代的人們不是擔起他們時代變革的重負,便是在他的壓力之下死于荒野。」

以故中國政治學者江緒林
以故中國政治學者江緒林

驚醒的人們表達愛與理解

殯儀館的車急速地駛出校園,在寒冷的春夜送行,同事們和學生們都失聲痛哭。網路上一片哀悼之聲,朋友們在悲痛中寫出一篇篇悼念文章,一些高校師生和民間人士在各地舉辦了追思會。當江緒林孤獨離世之時,被噩耗驚醒的人們敞開心扉,紛紛向死者表達心中真誠的愛、理解與敬重。

在哲學家眼裡,最能揭示人存在之意義的是死亡。江緒林之死把我們從混混噩噩之中的狀態喚醒,令我們理解奧登的詩句:「我們必須相愛否則死去」,心懷悲憫的倖存者終於學會去表達友愛。那麼,這種遲來的關懷與友愛,對於生者和死者又有何意義?

法國作家蒙田曾說:「探究哲理就是學習死亡」,他認為人死得早晚並不重要,死得值得才是重點。在去世之後獲得如此廣泛而熱烈的愛,死者可以說不枉一死。死亡關閉了一切又開啟了一切,人們祝願江緒林在一個更美麗的地方獲得新生。

對江緒林的祭悼,是一場生者與死者的相互注視與對話。人們回憶他的音容笑貌,記起他是如何的謙遜、直率、敏感與寡言。人們追問他的生平、工作、愛情與家庭,認識他求知好學的稟賦與獨立的人格,瞭解他的思想學術成就和社會關懷,更主要的是,試圖去闡釋他的死亡。

在所有的悼詞和懷念文章之中,華師大政治學系主任劉擎的《追憶與啟迪》最令人注目。這位被江緒林稱為「罕見的謙遜與溫和」的學者,多年來像兄長一樣關懷照顧江緒林。在其真摯並具思辨性的悼詞中,劉擎把江緒林比喻為現代學院中的一枚「珍稀植物」。他說:「對於精明于功利、甚至老謀深算的流俗風氣,緒林的真誠與理想主義氣質是一道格外刺目的警策光芒。」

逃離恐怖,免於生活之蹂躪

劉擎提出了一個痛切而無解的問題:「為何友誼最終不足以幫助緒林應對內心的絕望?」談到面對江緒林的焦慮與輕生的念頭,劉擎說他曾回避「抑鬱症」這個詞,因為他覺得「將道德、價值和信仰的危機,完全化約為技術性的心理問題,這是逃避和扭曲,而不是在真正面對深刻的人性問題。」劉擎的悼詞說明,江緒林是有一定程度的抑鬱症,但自殺的深層原因卻是道德、價值和信仰的危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