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全球科技產業只有台灣停滯?陳良基年終記者會提解方

2019-01-28 14:06

? 人氣

陳表示,基因定序部分衍生基因編輯、疾病治療人才,奈米材料應用領域包括智慧機械所使用原物料,人工智慧與物聯網,則包括物聯網感測器所需要的軟硬體開發人才等,在產業界面對數位轉型之際,台灣需要具備數學統計基礎人才,只有大數據是不夠的,現在業界已經開始談所謂「後數據」,即是數據的品質與深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陳良基表示,目前國內學研機構,碩士生取得學位後急著到產業界謀職卡位,主要原因在於國內碩博士生的薪資待遇差距過小,讀了博士,畢業後好像沒有薪資差異,但這樣的心態,在科技進展速度相對持平的時代,雖然可以理解,但現在全球科技進展這麼快,產業界所需要的人才,不再只是基礎的研發,而是要靠厲害的跨領域菁英,台灣高科技產業界,長期以來只靠碩士,與國外科技業博士等級的競爭,從產業競爭力角度,是相對不利的。

「台灣科技界高階人才退休潮 已是現在進行式」

陳良基表示,台灣的科技產業,如果從1980年開始,目前已經發展近40年,台灣科技界高階人才,所面臨的退休潮,現在已是進行式,科技部過去在國外招商過程,發現國外科技業對新科技的引入,非常的快,相對之下,台灣的產業只投房地產,沒有投入先進科技,「全球科技產業沒有停滯,只有台灣停滯」

陳良基表示,去年科技部邀請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演講,當時張以全球半導體領域重大發明事件,與產業發展對照,發現很多科技創新,當時崛起的企業多半是在當下勇於大膽投資的企業,「沒有投資,就沒有未來的科技界」。

陳良基呼籲企業界,在科技變革的當下勇於投資新興領域,如此國內碩博士,才有舞台可以發揮。「我不覺得現在畢業學生大不如前,新的技術一定比以前厲害,新興產業善用新科技的力道有待加強。」

陳良基表示,只有提升博士班薪資,沒有辦法解決產業研發人才問題,他以張忠謀為例,張所取得半導體博士,就是被德州儀器送去讀博士學位,「如果讓業界放一些人回來進修」,對產學研機構都會有正面幫助,不過陳坦言,企業資助員工返回學界研究,推動上比較困難,科技部會找業界、學校研商,研擬企業在職進修鼓勵方案。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上祚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