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消費行為轉為大數據,不在第一線也能精準決策:《工業3.5》選摘(3)

2019-02-08 05:10

? 人氣

演算打破主觀偏誤,優化行為與決策

就像醫師的診斷,會受限於他的養成,因此特定樣型的判斷,其實是很容易受到,人為主觀因素和空間圖形辨識能力的影響,往往造成檢測標準和判讀結果,缺乏一致性,導致後續的製造問題診斷,沒有辦法正確執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高科技產業已經用工程資料分析系統和大數據分析,並結合領域知識,來設計比較好的編碼和資料前處理。因為晶圓是圓的,圓上面每一顆晶粒號的位置,以及與前後左右之間的關係,都有意義。

晶圓自動搬運系統。(圖/日月光提供)
晶圓自動搬運系統。(資料照,日月光提供)

台灣產業結構大多為水平分工,且規模多為中小企業。如何在大數據時代,邁向智慧製造的全球製造賽局保持競爭力,避免在知識密集的尖端設備和製程技術競賽中,敗下陣來,是台灣產業升級最急迫的問題。

使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從中挖掘潛在有用的資訊,做出比競爭對手更好、更快的決策,是料敵機先的制勝關鍵。但導入大數據分析,可不是買一些軟體就好。雖然商業軟體可以支援大數據分析,但不是把資料倒進去,就會自動產生結果。

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在自動化製造和檢測過程中,累積了大量的數據,由於資料的變動性,很多企業並沒有即時、有效分析這些數據,有些企業則是花錢買設備,把這些數據儲存起來,卻沒有善加利用,不僅不能成為資產,反而成為負擔。

*作者簡禎富為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暨電機工程雙學位學士,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決策科學與作業研究博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傅爾布萊特學者;現為清華講座教授暨美光講座教授,科技部人工智慧製造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工業工程與管理學門召集人。著有《決策分析與管理》、《資料挖礦與大數據分析》,本文摘自簡禎富新作《工業3.5》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