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傳產的轉型之路何去何從?─《工業3.5》選摘(1)

2019-02-06 05:10

? 人氣

傳產本來就不容易吸引到好的人才,又面臨接班的問題,倘若二代動不動就被家族長輩或老臣唸,當然就會造成交棒不易。但是他們沒有想到,新進人員今天面臨的問題,比他們當初入行的時候,不曉得複雜困難多少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因此,染整主管碰到訂單比較急的時候,乾脆自己跳下去解決瓶頸的問題,經常疲於奔命,拙於應付。機能布廠在智慧製造需要解決的痛點,是從PDCCCR 架構的Capacity 切入來驅動數位轉型,產能資源調度必須能夠靈活、彈性,同時降低對老師傅經驗的依賴。

機能布廠分幾個階段推動智慧製造和決策優化的產學合作研究:一、瞭解問題萃取專家經驗,將染布調度規則數位化,二、改變顏色定義和設備匹配的決策,三、染布調度系統優化,盡量讓同一色系從淺染到深,減少染缸清洗的時間和水資源浪費。以及機聯網,將產品和設備的匹配決策優化。

智慧製造,聰明解決缺工與人才斷層危機

台灣傳產製造業,愈來愈難找到人力,一部分是由於工作環境,比不上高科技廠房或服務業,主要還是因為新人面臨的複雜度增加,但經驗傳承與培訓的速度還跟不上,以致人員流動率更高,常有找不到人才之憾。智慧化可以在源頭解決部分問題,既保存企業珍貴智慧資產,也緩解人力短缺和能力不足的問題。

*作者簡禎富為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暨電機工程雙學位學士,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決策科學與作業研究博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傅爾布萊特學者;現為清華講座教授暨美光講座教授,科技部人工智慧製造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工業工程與管理學門召集人。著有《決策分析與管理》、《資料挖礦與大數據分析》,本文摘自簡禎富新作《工業3.5》。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