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你的DNA值多少錢?

2019-01-23 05:50

? 人氣

和大藥廠比起來,更讓人擔心的是醫療保險公司。眾所皆知許多醫療保險最高的給付壓力來自於慢性病,保險公司若能夠事先得知要保者的慢性病病史,以某些藉口拒絕受保,就能夠確保自己只有成本低的健康保戶,實現穩賺不賠的保險生意。這也是為什麼除了美國以外的先進國家都有全民健保,以避免保險公司用這些手段規避保險公司的商業本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歐巴馬健保(Obamacare)存廢攸關無數美國人的福祉(AP)
歐巴馬健保(Obamacare)存廢攸關無數美國人的福祉(AP)

美國今天雖然(暫時還有)歐巴馬健保,但這個健保仍然離其他先進國家的全民健保有一段距離,保險公司仍然有許多上下其手的空間。既有病史(pre-existing conditions)已經是夠敏感的資訊了,基因定序所能夠提供的潛藏風險因子資訊,將能夠讓保險公司更進一步挑軟柿子吃。如果這些資料被保險公司取得,將會造成更多人無法取得健康保險,讓保險系統更加失衡。

這其實正是23AndMe這樣的商業服務現有的最大風險:資料風險。就算23AndMe在商業上只選擇匿名分享給藥廠,美國消費者仍然無法確認這些資料是否會透過某些方式被洩露給能夠享受立即利益的商業組織,例如前述的保險公司。而只要是資料就有可能被駭,連臉書這樣的網路科技領導者都有層出不窮的遭駭歷史,23AndMe又怎能保證用戶的基因資料保護得堅若磐石?而且不同於帳號或者信用卡資料被駭,基因資料一但被駭,該基因的擁有者就像是納粹統治下胸前貼著黃色星星的猶太人,永久地被貼上標籤——畢竟帳號或者信用卡被駭,只要申請新帳號或者新的信用卡就好,但基因資料被駭,就只能重新投胎做人了。

讀者可以思考的一個問題是:你的DNA到底值多少錢?以23AndMe的訂價來看,你只需要花$99就能夠做DNA定序,似乎不貴。但是對於23AndMe,享有轉手把消費者的基因資料賣掉的權利,其價值就想像空間無限,這些DNA資料顯然對23AndMe以及其投資人來說是價值連城?

若真是如此,我們可以來看看23AndMe的資本效率。葛蘭素史克去年投資的$300M真的是估值$1.8B的話,那麼23AndMe成為獨角獸的資本效率僅僅為:

$1.8B / $786M = 2.3x

就算考慮到葛蘭素史克是策略投資,在他們之前既有投資人的資本效率也僅僅為:

($1.8B−$300M)/($786M−$300M)=3.1x

本專欄讀者都知道,不管是2.3x或者3.1x都是非常難看的資本效率,暗示著已經成立十二年的23AndMe,其現有商業模式似乎也得不到金融(非戰略)投資人的青睞?

如果新創公司自己好像也沒賺到,那麼消費者心甘情願貢獻的基因資料,龐大的潛在利益到底歸屬何方呢?雖然我沒有直接的答案可以提供,但去年七月當葛蘭素史克宣佈23AndMe的三億美元投資案時,其股價立刻上漲1.5%,市值增加超過十億英鎊以上——我想冷血無情的金融市場早已經代替我提供了解答。

*作者為台灣大學電機畢業,在台灣、矽谷和巴黎從事IC設計超過十年,包含創業四年。在巴黎工作期間於HEC Paris取得MBA學位,轉進風險投資領域,現為Hardware Club合夥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