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憤青的務實主義:《鴉片戰爭》選摘(4)

2016-03-10 05:30

? 人氣

儘管中共政權對互聯網提供自由論壇,讓人交換政治資訊及觀感,很是擔心,但它容忍,甚至是鼓勵民族主義的憤怒爆發,盼望反外情緒能模糊化,變成政府定義的愛國主義。而且,就表面看來,這場賭局已經贏了。一九九九年抗議之後,《人民日報》設立「強國論壇」此一官方管道,供民族主義帖子張貼。二○○一年,中國一架戰鬥機與美方一架偵察機在南海相撞,網站如火如荼地評論該事件。 中宣部曉得很多中國網民對遊戲有興趣,就設法讓新世代的空閒時光也能磨練愛國本能。例如在二○○○年,官方贊助的一個新聞網站便主打幾項電玩,讓網民能捶打李登輝(台灣的總統,一九九五年監督該島第一批民主選舉),在他臉上貼滑稽鼻子,或者,等李由飛機跳出來時射擊他。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逼近時,一家軟體公司便推出《鴉片戰爭》電玩,讓玩家虛擬與英國人做戰。手冊上寫道:「讓我們用智慧及勇氣,殲滅該死的侵略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的主權交接儀式。(取自網路)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的主權交接儀式。(取自網路)

出現一群始料未及的憤怒年輕人,他們強化了共產黨的訊息。那十年的中期,許多通俗民族主義的暢銷書出現在中國的書店,譴責西方陰謀「遏止」甚或「奴役」崛起的中國。最早的一本這類暢銷書是《中國可以說不》,其合撰人之一張小波實在是最不可能支持政府正統論的人。一九八○年代,他是老資格的西方崇拜者,一九八九年之後,曾因參與抗議而被短暫關了一陣。《妖魔化中國的背後》(講述美國媒體抹黑中國的詭計)是一群年輕、西化知識分子合著的(其中一人在美國大學擔任教授)。張抗議說:「我們與黨一點關係也沒有。」他現在是極成功的獨立出版家,想在中國出版第一本合法春宮雜誌──十多年之後。

一九九○年代末期,隨著互聯網在中國起飛,小布希總統天真樂觀地預言:「自由的精靈由瓶中放出來了。」再過十年,那種樂觀開始看來是表錯情了;有信心的共產黨政府,在不少重大事項上挑戰西方國家政府──人民幣值被低估、哥本哈根的多邊協議、言論自由──而且顯然獲得中國網民的喝采;他們把每次衝突都歸類為帝國主義陰謀,不讓中國翻身。北京當局及其網民愈堅認西方陰謀干涉中國,英、美國人心中就愈害怕黃禍。二○一○年元月,中國行市場改革已逾三十年,互聯網使用也十多年,中西關係受鴉片戰爭症候群糾纏的窘境依然未變。

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美聯社)
一九九○年代末期,隨著互聯網在中國起飛,小布希總統天真樂觀地預言:「自由的精靈由瓶中放出來了。」(美聯社)

二○○七年冬天,我在北京有些空檔時間,便決定自己去探探愛國教育的情況,看看它是否真的造就出憤怒的沙文主義者。於是,我想到某家中學的歷史課堂上聽課。事情容易的令人稱奇。假如我是中國學者,想在英格蘭做同樣的事情,可能先得經過「犯罪紀錄局」(Criminal Records Bureau)審核達幾周或幾個月。我有個老師朋友,人既聰明又幽默,年紀三十多,在北美一家大學取得碩士學位,他幫我接洽幾位朋友,接著給我了幾個電話號碼。「打電話給他們,他們就會告訴妳什麼時候可以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