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維熊觀點:1970年代舊思維,解決不了當前台灣經濟問題

2016-03-02 06:50

? 人氣

四、將人當作無生命的工具

當政者與企業主將人當作工具來看待,沒有利用價值的工具,必然被當成廢棄物丟棄。林建山與國民黨的這種價值觀,當然會認為社會福利支出是一種浪費。國家政策只維護統治階級和商人的利益,這和孔子天下為公的治國理想「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完全相反,更與近代民主國家「人生而平等」的博愛思想牴觸。林建山的舊國民黨思維將出口當成生產的目的,將賺錢當成出口的目的,無視於經濟學界早將提升社會福利當作經濟發展的目標,社會福利必然包括環境品質、生活品質、勞工與消費者權益,貨幣收入只是其中一項而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五、增加生產要素的無腦投資型態

當台灣不斷依賴擴建公共工程、增加機器設備與人力的投入來提高產值,經濟理論所預測的報酬遞減率遲早會出現。1980年代末期,勞動力不足與企業報酬遞減的問題在各個產業一一出現。再接下來的年代就是台商群牛狂奔中國的時期。

倒因為果

以上國民黨的舊經濟觀念,正是導致過往20多年來台灣企業大量外移中國、台灣內部企業投資劇減,台灣經濟產生漸凍症的原因。林建山倒因為果,反而建議採用國民黨1970年代的舊經濟思維來解救台灣當前的經濟困境。本質上,他的建議與馬英九過去八年想靠與中國經濟合併,來挽救台灣經濟的政策同屬一個模式,他們兩個的思維都是想回到過去。

台灣經濟冰凍的源頭

國民黨想回到過去的國家經濟策略思維就犯了策略理論所說的大忌「複製過去策略者必倒」;更嚴重的是,這種舊時代的國家經濟策略思維宛如替台商建造一個溫室,溫室裡成長的台商花朵無法承受民間自主產生的環境、勞工與消費者權益覺醒的「台灣風暴」,更不用說來自四面八方的各式各樣「全球風暴」。策略大師波特(M. Porter)曾提出一個理論:一家競爭力強盛的企業往往來自於它接受挑戰,跟隨母國經濟環境一同演化成長。1980年代末期,國民黨舊政權下台,李登輝總統放手讓台灣民間各種環保與勞工的社會運動風起雲湧,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卻將社會運動的正面力量當成台灣投資環境惡化,天天鼓吹台灣企業赴中國投資。李登輝總統的「戒急用忍」政策被這些統派人士抹黑成「鎖國政策」,他們這種「復興中華帝國」的意識型態宣傳,完全和策略大師波特的理論相反。誰是誰非?

蔣經國推動的十大建設,奠定台灣基礎。(蔣經國先生百年誕辰紀念官網)
蔣經國推動的十大建設,奠定台灣基礎。(蔣經國先生百年誕辰紀念官網)

早已破碎的中國夢

當今競爭力最強盛的台灣企業,如台積電、大立光等,過去近30年都是堅守在台灣發展。再從個案角度轉到台灣企業的整體獲利率來看,中華信用評等公司早在10年前的年度調查報告(2,005年12月)就指出:「對臺灣企業集團投資中國的調查顯示,低純益率、近4成企業虧損的調查,打破一般認為大陸生產成本較低,企業投資獲利率必然高於台灣的鐵律,且大陸的虧損事業若不能儘早改善,勢必也將會對集團獲利產生進一步的侵蝕。針對台灣250大集團企業調查顯示,集團企業過去3年投資大陸的獲利平均純益率都不超過4%,且有近4成的集團大陸經營出現虧損。此外,若由台灣集團近3年投資大陸的負債比較來看,2004年在大陸負債總額規模擴增到新台幣1.367兆元,負債比率達66.81%;若與台灣全體產業(不含金融及保險業)的平均負債比率46.65%比較,也顯示集團投資大陸整體負債比率顯得偏高。而雖然這些債務不在台灣,不過其中負債金額包括應付台灣集團母公司或其他台灣關係企業(或關係人)的帳款,因此對集團來說,大陸的負債也將成台廠應收帳款上的風險。」(電子時報2005/12/21) 不必等待紅潮興起,十年前台資企業的敗象早已顯露。可悲的是,許多商人到現在還在作中國大夢。

結論:台灣經濟再生的民主之路

台灣經濟再生之路,必須揚棄資源密集式與掠奪式的國民黨舊式生產模式,脫胎換骨,變成知識密集式的生產模式。而要建立台灣社會與企業源源不絕創造新知識的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深耕建設性衝突(constructive confrontation)的民主文化是必走之路;民主政治所孕育的創新文化正是一個國家經濟永續發展的磐石,它也是促進公平正義分配的社會機制,這也才符合近代經濟發展的社會福利思潮。

*作者為美國堪薩斯大學產業經濟博士,策略經濟學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