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貿易戰轉緩,或是中美兩國交易的最好時機

2019-01-19 05:20

? 人氣

作者認為,貿易戰的焰火或許無法在短時間完全平息,然而習川的領導班子在雙雙面臨國內經濟調控與選舉開跑的考量下,達成一定程度的和解;而貿易戰的轉緩,兩強再次走合,或是中美交易的最好時機。。(資料照,AP)

作者認為,貿易戰的焰火或許無法在短時間完全平息,然而習川的領導班子在雙雙面臨國內經濟調控與選舉開跑的考量下,達成一定程度的和解;而貿易戰的轉緩,兩強再次走合,或是中美交易的最好時機。。(資料照,AP)

貿易戰的焰火或許無法在短時間完全平息,然而習川的領導班子在雙雙面臨國內經濟調控與選舉開跑的考量下,達成一定程度的和解,尋得階段性進展的態勢大致底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陸副總理劉鶴在副部級制度性磋商意外的現身;美貿易代表署聲明中陸方採購的承諾與下一步結構性改革宣告;川普在推特上直言談判順利;華爾街日報對劉鶴訪美時間的報導等等,都被外界視為談判取得一定進展的樂觀正面訊號。

年末以來全球股市小幅回彈,則是全球投資者判斷去年一整年的紛擾與動盪出現轉圜的信心表現。

民進黨大敗以來,緊接著告台灣同胞書四十周年的兩岸文告大戰,「抗中」、「靠美」這樣的支持與傾向的聲量在年輕族群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各種義憤填膺與盲目的二分法國際觀點充斥在各種平台。

習近平2日在人民大會堂發表《告台灣同胞書》。(美聯社)
習近平2日在人民大會堂發表《告台灣同胞書》。(資料趙,美聯社)



什麼時候這麼多人關注國際關係了?

「投票的時候到底會不會關注國際新聞?」

「到底知不知道美中貿易戰誰給台灣這麼多經貿利益?」

2001 年,小布希總統上任,各界都研判其將會對中國大陸改採敵視與強硬的政策,中美緊張之勢將依著現實主義的劇碼重回國際舞台,而台灣將可期望在美「延伸嚇阻」的戰略考量中得到較具體與有力的支持。未料九一一事件發生後,美方為了尋求陸方於打擊恐怖主義上的合作,緊張局勢趨緩,兩強再次走合。

起初,華府的安全承諾與政策支持,透過對扁的過境禮遇、軍售開放、軍事合作與安全承諾的宣告等方式表達確甚,但這樣的友善,最終成為煙花幻火。同年的亞太經合會,就多被解讀成中美和緩、走向合作的開端。

該年亞太經合會,中共外長唐家璇在部長級會議後的記者會上公然羞辱我經濟部長林信義,我代表團旋即退出是年高峰會。

還記得美國如何反應嗎?

當年,小布希推掉了所有的亞洲行程,唯獨上海的亞太經合會,不僅如此,尤在會見江澤民時,重申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

海峽的另一頭,循國際局勢的推續,起先喊出「四不一沒有」的扁政府不僅沒有在執政初期構架起兩岸往來的互信基礎,更在後期喊出「一邊一國」、路線走激後,逐漸失去美方對台的信任,將台灣帶往中美之間「爹不疼、娘不愛」的困窘局面。

毋願篇幅過長,1978年末至1979陸方與美建交以及前後的拉扯不再多談。惟其正是另一個美國必須在兩岸之間選邊站的例子,那年,卡特選擇了聯中制蘇。

中美貿易戰: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暫時協議(AP)
中美貿易戰: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暫時協議(資料照,AP)

川普上任以降,無論是世界盟邦、國內外學者與聯邦內部官員大概都肯認「川普最確定的特質是永遠捉摸不定」,這樣的分析往往會加上,「只要對美國、甚至是對他有利」如此之補充。從對習評價隨著朝核問題進度的擺盪及每年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的編寫與報告用詞銳利度差異,都揭示了川普高度利益導向與硬軟並施的領袖特質。

審視美在歐亞諸盟邦與合作夥伴,對美政府的支持最為深信不疑的,非台灣莫屬。在TPP會員國、巴黎氣候變遷協議簽署國、長期仰賴美國軍事力量撐腰的北約盟國與日韓甚至是仍在戰火下的庫德戰士紛紛重新審視與美合作關係不能是發展存續的唯一支柱與籌碼的同時,台灣的政府選擇持續隔空喊話、透過Twitter開酸,然後奮不顧身地跳上大國博弈的棋盤。

無論是對中鷹派或鴿派的美國政府,從不會在兩岸間輕易做出最終選擇,並會隨著中美關係與臺北的兩岸政策不斷調整。川普領導的美國政府,在亞太戰略上,始終夾帶著高度的美國本位思想與氣焰。兩年觀察下來,其或參雜現實主義權力平衡遏止與圍堵的理路,但最大且一貫的邏輯仍回歸到美國國內的民生與經濟考量。

前幾天某外媒與受訪的政策觀察家在新聞節目上的專訪," President Trump really ties his presidency to the Dow Jones." (川普將自己的總統大位的未來繫之於道瓊指數的漲跌)想到美股亦因政府持續關門走跌,電視機前的我與主持人竟同樣莞爾 "Indeed! "

2016年末,川普上任與辣台妹小英通完電話甫遭陸方強烈抗議的後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則新聞,是路透就美方的一中政策是否改變訪問川普所得到的回答,「除非我們和中國能在其他事情,像是貿易上達成協議,我不知道為什麼必須要受到一個中國政策約束(be bound by one China policy)。」

貿易戰轉緩,兩強再次走合,或是中美交易的最好時機。這次,中美打算交易什麼?

*作者為大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