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過度競爭的教育和社會,造就了自我中心主義

2016-02-22 05:40

? 人氣

過度講究競爭的環境,更容易造之自我中心的人。

過度講究競爭的環境,更容易造之自我中心的人。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決定「一個人此生是否自私自利?」的關鍵;在學校教育方面:當一個「真正愛國愛社會的人」發現「自己不是班上前百分之二十聰明的人」,他就不會幻想「自己有一天,可以步入金字塔社會的中上層」,因此,他打從這一天起,便不再花時間學習外語,而以「成為一個產業中的基層勞力者」為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為愛而生的人是根據「自己為社會注入了多少貢獻」來決定要不要自豪;自我中心的人是根據「自己從別人那裡獲得了多少存在感」來決定要不要自豪;自我中心者說了一句話,大家都很重視這句話,其就會感到自豪,自我中心者發現自己說的話沒人重視,其就感到自卑;由於基層勞力者無法指揮任何人做事,在自我中心主義者的認知中,自然是最卑微的行業。

假如全國的中小學生皆愛國愛社會,中小學便只需要為前五分之一聰明的學生開設外語、文言文、二元一次方程式課程,其餘學生自由穿梭於稻農、酪農、果農、水電工、建築工、紡織工等課程中,盡早探究自己的興趣、性向、人格特質適合投身何種產業,並單獨針對「該產業所需要用到的實際技能」熟能生巧。如此而行,每位新生代遲至十六、十七歲,對同一種「對社會有正向幫助的技能」都能夠擁有三、四年的實務經驗,並有能力進入生產線,為機構性社會盡一己之力;沒有背負「非得爬上管理階層不可」的人生使命,新生代自然就有更充足的時間精力聯繫彼此、組織工會,以群體力量向資方爭取合理薪俸。

假如自我中心主義者先天資質良好,成績名列前茅,自然看不起成績不好的同班同學,認為他們長大後,必然是對社會貢獻最少的一群人;在這種自我中心者的認知中:「一個人的能力」與「一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呈絕對正相關,金字塔社會尖端的人造福了中低層的人,使後者得以養家活口,而班級中,只有自己和少數同學,有能力在未來步入金字塔社會尖端。

假如自我中心者的先天資質拙劣,仍然發揮著「人一己十、人十己百」的毅力,期盼未來能夠晉升中上層社會,成為發號施令的人,而非承受命令的人;這種「人人渴望領導他人,不甘於受他人領導」的社會思潮,造就了台灣驚人的大專院校數量,也為補教界帶來龐大商機;當然,「社會所實際需要的領導者數量」不會因為廣設大學、補習班而增加,擁有大專學位卻從事國中、高職畢業即可勝任的工作,有可能是台灣社會獨有的奇特現象。(假如奉行自我中心主義的老師體認到自己正依賴升學主義賺錢,自然會積極的在指導學生時鼓吹自我中心主義,呼籲各種資質水準的學生以個人前途為重,唯有脫離金字塔社會的底層,未來才不會過苦日子)

家長的管教方式,亦是決定子女長大後「是否自我中心?或是習慣於尊重他人?」的另一個關鍵:

自我中心者可能用「高壓」的方式統治子女,倘若自我中心者本身----在成長過程中並沒有享受到多少童年和青春年華;由於一個人今日的人格特質,是由這個人從小到大的人生經歷所決定的,「缺乏童年和青春年華者」的人格特質注定是枯燥乏味的(除非這個人突然真心愛上了另一人,並與所愛之人度過了一段幸福時光,唯有如此,才能使這個人的人格特質不再枯燥乏味),而人格特質枯燥乏味的人,無論是在親情、友情、愛情上,都很難受人喜歡;由於人格特質枯燥的人很少體會過「被愛」的感覺,因此,人格特質枯燥的人,心腸也普遍狠毒,進而普遍認為:「人本來就不需要有童年、青春年華」。

自我中心主義者所夢寐期盼的,是子女於升學考試、職場上獲得勝利後,能夠受到親友景仰「自己調教得好」,假如「奉行自我中心主義的母親」的薪俸比「奉行自我中心主義的父親」低很多,「教出一位孟子或顧炎武」便成為唯一能提升自己在家族內地位的方式了。

除了嚴格督促子女每日的讀書時間,當自我中心主義者見到子女小小年紀就能戀愛,絕對會對子女心生忌妒;假如自我中心主義者除了生育兒子,還生育了女兒,「不希望女兒在青春期戀愛」的程度,通常遠遠超過「不希望兒子在青春期戀愛」,因為「十四、五歲的女兒熱戀時的幸福笑容」絕對比「十四、五歲的兒子熱戀時的幸福笑容」更加美麗,自我中心主義的家長光只是想像「女兒與男友接吻時的幸福笑容」,內心就已經「妒火中燒」,當他們受忌妒心理驅使而開始進一步想像「女兒與男友做愛時幸福的表情」,內心便會更加不平衡,進而高舉道德旗幟痛罵女兒「不懂得保護自己」或「不懂得尊重自己的身體」。

自我中心主義者也可能用「溺愛、放任」的方式管教子女,因為「能夠在配偶和子女面前,展示:我有能力給你們所有你們想要的」也是相當光榮、有面子的事情。

高壓或溺愛、放任的成長環境,皆會使新生代「不把他人的感受放在眼力」:一旦子女從小就認為「自己是一個很偉大的家庭中的一員,家裡提供了幾百個就業機會,養活了幾百個家庭,因此自己理所當然可以獲得高人一等的享受和尊榮」,並習慣於在家裡和公司都備受尊敬,當這樣的人在外面因為一點小事與人發生摩擦,他忍的下這口氣嗎?

當一個從小就被家人安排「以追逐虛榮心、成就感為人生目標」的人,付出了童年和青春年華之後,卻什麼成就都沒有得到;這樣的人的人格特質絕對是枯燥無味的;人格特質枯燥無味的人,無論在親情、友情、愛情上都很難受人喜歡;「沒有體會過被愛的感覺」的人,心腸普遍都比較狠毒,當其「渴望金錢、渴望引起他人注意進而獲得存在感、與人起衝突」時,自然也不會將他人的感受放在眼裡。

為愛而生主義者會和子女一起思辨是非對錯,家庭和學校都是小型社會,小型社會中的成員自然有責任遵守生活公約,而生活公約是所有成員共同思考、共同實驗、共同辯駁、共同約定而成的。

譬如處理「教室裡可不可以奔跑」這個問題時,可以把教室裡的桌椅搬空,讓十五位同學從教室裡的不同地點出發,讓每位同學藉由擲骰子決定自己「要往哪個方向走?有幾步?」,若發生相撞的情形,則相撞的二人都出局,比賽誰能存活到最後,藉以讓同學知道「在擁擠的地方奔跑是很危險的,因為想要奔跑的人很可能不只你,且每個人想跑的方向也不同」。又如,處理「能否在房間裡飲食」這個問題時,可以引導孩子在透明密封盒內飼養蟻后和雄蟻,使孩子見證螞蟻獲得食物後驚人的繁殖力。

當你無法從理性上證明「談戀愛、安全性行為有害自己和他人」時,或者子女、學生有辦法從理性上證明「無法談戀愛、無法擁有性生活將有害於自己和他人」時,你自然無權禁止子女、學生談戀愛和發生安全性行為;這裡必須特別注意的是「邏輯思辨」的重要性,因為大人世界中許多看似正當性十足的規定,其實都禁不起邏輯檢驗,譬如以「可能懷孕」作為「禁止青春期男女擁有性生活」的理由,卻不要求「經濟狀況不足以再生小孩」的夫妻「不准做愛」,就明顯不合邏輯;以「染髮有害健康」作為「禁止學生染髮」的理由,對於已經染髮的學生,卻強迫其將頭髮染回黑色,亦明顯不合邏輯。

通常,自我中心主義的成長環境孕育出自我中心主義者,為愛而生主義的成長環境孕育出為愛而生主義者;但為愛而生主義者若沉溺於虛榮心、成就感、奢華的物質享受,亦可能墮落為自我中心主義者;而成長於自我中心主義環境中的人,若能強迫自己去洞察「自己在親情領域、友情領域、愛情領域到底有沒有真心喜歡的人?」,洞察到自己真心喜歡誰之後,就嘗試追求,假如追求成功了,就強迫自己「只為親情、友情、愛情、愛國、愛全人類而活,靠著愛的力量戒除虛榮心和物質慾」,亦可能成為為愛而生主義者。

我是一位26歲的台北市民,七個多月前跌跌撞撞地從輔大歷史系畢業,目前不打算找工作;我的童年之所以會在缺乏玩伴和不斷努力學習中度過,原因包括:先天的亞斯伯格症,以致學習能力較慢、社交能力較差,加上家中沒有年齡相近的玩伴,又加上童年時,父母為了讓我學習才藝,而鮮少讓我有機會能與家族中年齡相近的表親聚會。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徹底體會到,一個沒有誠摯親情、友情、愛情的人,除了靠著課業表現獲得讚美,用讚美填補心靈空虛外,就只能靠著「做引起他人注意的事情以獲得存在感」,譬如在我國小時,曾經以「在大我十歲的姊姊讀書時打擾她,並在惹惱她後快速逃跑」為樂,當看到班上有兩位同學受其他同學普遍排擠,我為了爭取其他同學的認同和注目,竟帶頭霸凌她們。我在不同階段的成長歷程中,都至少認識過一位「被父母管得很緊,卻沒什麼課業成就,又因為人格特質枯燥而缺乏朋友,導致其在不平衡的情緒驅使之下,決定用非常自我中心的方式(如霸凌、騷擾他人)來引起特定或不特定的人的關注,藉以獲得存在感」的同學,我在國小、國中、高中畢業、大學階段,亦曾在這種心境下造成他人困擾。

我比別人更了解,一個人的人格特質和道德操守,不是取決於他在環境的要求下讀過了哪些書,而是取決於周圍的人長期以來都是如何對待他,以及他是否願意強迫自己用頭腦思辨事情的是非對錯,並遵守自己思辨的成果;我的人生目標,就是希望能夠經由收集、分析史料、現實事例來向社會證明這項觀點。

*作者為台北市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