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煌雄專文:當中國「和平崛起」─從季辛吉晚年的兩本著作談起(3)

2016-02-20 06:40

? 人氣

一、建構大西洋伙伴關係

二、採取更加中立的立場

三、與一個歐洲以外的大國或國家集團逐漸結成一種心照不宣的誓約關係

曾經是「日不落帝國」,在外交政策上奉行「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國家利益」的英國,是西方普世價值、民主憲政的發源地,也是18世紀工業革命的發源地,更是19世紀中葉以後,以「殖民帝國主義」之姿進入中國,並給中國帶來百年屈辱的主要國家之一。2015年,這樣一個昔日的帝國,以皇室的金馬車,最高規格隆重歡迎習近平到訪,兩國並展開歷史上的新篇章。從2013年倡議,歷時約兩年成立的亞投行(AIIB),在關鍵時刻,歐洲主要國家,英國率先,德國、法國等在美國缺席下相繼參加,使有史以來中國所主導的第一個國際金融組織比預期中還要順利誕生。習近平的訪問英國是一個訊號,亞投行的成立過程更是一個訊號,這兩個訊號的綜合連結,對世界秩序、歐洲、中國又代表什麼意義?而我們應該關注的是這將會對台灣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出山前,季辛吉在著作中最常提到的其中一個人,便是俾斯麥。俾斯麥常告誡說:在一個只有5個國家的世界裡,最好總是待在一個3國集團裡。「童年時在極權制度下備受種族歧視,移民美國後,親身體驗美國價值觀自由一面」的季辛吉,「懇切希望」歐洲能留在第一種選擇,但從上述的訊號,有跡象暗示出隨著世局的演變與發展,歐洲也有可能做出第三種選擇,當然這會有一個過程,一個有如40多前年美中建立關係所遭遇到那樣的過程。一旦這個歷史趨向從構想落實到現實成真,則其轉動的「球」將比40多年前中美乒乓外交那個「小球」還要大,而其轉動的影響也將如40多年前美中建交對世界秩序產生的影響一樣,是歷史性,並將改變世界的格局。

一位外交老兵的囑託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半個世紀以來,「慣看秋月春風」,見證並曾參與過「世界秩序」滄桑變化的季辛吉,在其晚年著作的最後一段,以一位91歲老人的心境,寫下他的自省與期待:「很多年前,我年輕自負,曾妄想就『歷史的意義』建言立說。現在,我明白了,歷史的意義需要探索發現,而不應斷言。……評判每一代人時,要看他們是否正視人類社會最宏大和最重要的問題,而政治家必須在結果難料的情況下做出應對挑戰的決策」。

*作者曾任三屆立委、兩屆監委、一屆國大,現為台研會創辦人。本系列結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