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日本人的「兩岸中國觀」

2019-01-20 07:20

? 人氣

可見要日本人跟美國眾議員周以德(Walter Judd)或者參議員高華德(Barry S. Goldwater)一樣,從一而終支持的支持中華民國,不去與中共方面打交道幾乎是沒有可能的。許多與林金莖友好的日本議員,亦擺明自己不可能不與中共發展關係,並感謝林金莖先生的「寬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比方說前參議院議長扇千景,就這樣形容她與兩岸之間的特殊關係:「我覺得林代表心胸非常寬大,熱情,而且有一顆體諒的心,為什麼這麼說呢?最近日本與中國大陸正在慶祝建交30周年,我們有各式各樣的慶祝活動,而我也正是這項慶祝活動的負責人,為此我剛從北京回來。」

扇千景的這段話,證明到了21世紀以後的2002年,就連曾經干預岸信介回大陸訪問的林金莖,也順應現實接受日本人這種嘴巴上講「一個中國」,實際上卻行使「兩個中國」政策的手法。畢竟只有靠著這樣的方式,台灣才能在東京與北京有正式邦交的情況下發展對日本的實質關係。

擁抱本土台灣?

進入90年代以後,台灣在李登輝帶領下不僅實現了民主化與多元化,甚至還走上了「本土化」及「去中國化」的道路。尤其是在開宗明義反對兩蔣父子的民進黨上台後,日本就不能光依賴過往與蔣中正的特殊關係來維持與台灣之間的實質關係。

前總統李登輝。(新新聞資料照)
前總統李登輝帶領台灣走上「本土化」及「去中國化」的道路。(新新聞資料照)

對亟欲拉攏台灣制衡大陸的日本政治人物而言,走上「去中國化」路線的台灣實在是一個意識形態上不可多得的好夥伴。更讓他們鼓舞的是,這些主張台獨的本土政客,反對的只有中國國民黨這個「外來政權」。對於過去日本的殖民統治,獨派不只沒有反對,而且還給予100%的美化。

本土派及獨派的「日本情節」,讓對自己國家到了90年代都只配享有「經濟巨人,政治侏儒」地位的日本政客填滿內心空虛。李登輝、金美齡、蔡焜燦與許文龍等「多桑世代」,更是讓年輕一代的日本知識份子著迷,滿足他們民族主義的渴望。

以《台灣論》作者小林善紀為代表的新一代「親台派」作家,如雨後春筍般的在日本出現。靠著來自李登輝與民進黨對殖民主義的緬懷,甚至於對「大東亞聖戰」的肯定,他們對蔣中正不再心懷感念,對大陸的戰爭受害者亦不再有愧疚感,取而代之的是要與台灣聯合起來「抗衡中國」的頑強信念。

目睹到本土勢力在台灣的崛起,就連許多感念蔣中正的日本政治人物都不得不重視起過去日據時代的歷史。比方前面提到的倉田信靖教授就指出:「在歷史上,台灣曾經是日本領土的一部份,因此我們視台灣人民為自己的同胞,基於對台灣人民關懷,我們很願意對台灣盡一些心力。」

這種公然把台灣視為自己領土,並且把島上居民視為「同胞」的言論,不只是中共聽了刺耳,恐怕就連林金莖這些接受中華民國政府栽培的台灣人都無法接受。然而在進入21世紀之後,我們卻無法否認台灣與日本的關係相當層面上要靠這樣的日本人來維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