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黑暗勢力,普京總統,邪惡的常態化──從一樁謀殺案談起

2016-01-24 09:00

? 人氣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美聯社)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美聯社)

如果將《星際大戰》(Star Wars)系列電影投射到今日的國際舞台,誰最適合扮演頭號反派人物「達斯.西帝」(Darth Sidious)?或許是俄羅斯現任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最近再度浮上檯面的一樁懸案,讓許多人重新審視普京及其政權的本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時光回到9年前的2006年11月1日,英國倫敦。來自俄羅斯、流亡英國的利特維年科(Alexander Litvinenko),在倫敦千禧飯店(Millennium Hotel)的松園酒吧(Pine Bar)和兩名俄羅斯客人用餐。回家之後,利特維年科突然很不舒服,家人立刻將他送醫。

從莫斯科到倫敦

短短幾天之內,正值盛年的利特維年科的健康一蹶不振,茂密的毛髮凋落殆盡,有如接受放射線治療的癌症末期病患,勉強拖到11月23日,還是回天乏術。死前,利特維年科告訴家人與記者,暗殺他的主謀不是別人,正是俄羅斯總統普京。

檢察官驗屍之後發現,利特維年科的死因非常特殊,幾乎是獨一無二:釙─210(polonium-210)中毒。釙─210是一種具放射性的的同位素,通常只能從核子實驗室取得。

獨一無二的死因

英國警方很快就鎖定兩名嫌犯,研判他們先取得利特維年科的信任,在11月1日與他共進午餐時,將劇毒的釙─210摻入一杯綠茶中,讓利特維年科喝下。一位律師形容,這簡直是「在倫敦街頭進行核子攻擊」。但是兩名嫌犯早已逃回俄羅斯,英國幾度要求引渡,莫斯科一概拒絕。

9年又2個月之後,英國內政部公布一份328頁的詳實報告《利特維年科調查》(The Litvinenko Inquiry),表明由「充分的間接證據」顯示,利特維年科的遺言並非誑語,全案的主謀確實很可能是普京。

國家領導人下達追殺令?

利特維年科是何許人也?為何堂堂一個歐亞強權的最高領導人要對他痛下殺手?而且是侵門踏戶跨國行兇,甘冒國際法之大不韙?

其實利特維年科與普京淵源頗深,兩人都是出身前蘇聯與俄羅斯的情治國安機構,亦即國家安全委員會(KGB)與聯邦安全局(FSB)。利特維年科主要負責組織性犯罪,普京則是在1998年接掌FSB,兩人有上司下屬的關係。

但是從基層做起的利特維年科對FSB高層頗多不滿,後來更認定普京與俄羅斯黑手黨勾結,以暗殺、綁架、陷害等手法對付不與當權者合作的政界與企業界人士。1998年,普京親自開革利特維年科。2年後,利特維年科攜家帶眷逃出俄羅斯,到英國申請政治庇護獲准。

從情治幹員到異議人士

利特維年科並未自此沉潛,反而在英國大張旗鼓,成為批判俄羅斯當局最不留情的異議人士。他寫了兩本書,指控普京政府進行多項陰謀行動,出賣國家利益、勾結恐怖組織、遂行個人野心;甚至指控普京本人是戀童癖,FSB握有他性侵未成年少年的影片。

除了為文、演講、出書以宣揚其「俄羅斯陰謀論」,利特維年科還與英國負責國外情報工作的祕密情報局(MI6)合作,擔任顧問;接受公私機構委託調查俄羅斯重要人士與企業。凡此種種,都讓普京芒刺在背。

英國版的「江南案」

因此不難理解為什麼,2006年權勢已如日中天的普京,要拔掉這根芒刺。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同樣出身KGB與FSB的兇嫌魯哥佛伊(Andrei Lugovoi)回國之後除了獲頒勳章,還當選國會議員。

獨裁體系訓練出來的異議人士、大膽出書批判獨裁者、遭情治系統派人暗殺、留下為真相奮戰不懈的遺孀。這樁懸案與1984年震撼台灣社會的「江南案」頗有神似之處,只是行兇者下場大不相同。

如今真相幾近大白,普京及其爪牙罪證幾近確鑿,英國政府發表譴責聲明,召見俄羅斯駐倫敦大使表達不滿,繼續設法引渡兩名執行暗殺任務的兇嫌。然後呢?沒有然後。

真正驚心動魄之處

這樁暗殺行動真正驚心動魄之處,或許並不在有如冷戰間諜小說的手法與情節,而在國際社會對這種「違反國際法與文明社會基本準則」(英國內政大臣語)的行為,除了字斟句酌的聲明,拿不出任何辦法。

當然,普京及其政府、及其爪牙,絕對不是今天才知道國際社會拿不出任何辦法。

2007年4月,俄羅斯對愛沙尼亞發動網路攻擊,癱瘓其政府部門、國會與銀行。2008年8月,俄羅斯入侵喬治亞。2014年3月,俄羅斯併吞烏克蘭的克里亞半島(Crimean Peninsula)。2014年7月,俄羅斯提供烏克蘭叛軍飛彈擊落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17班機。

黑暗勢力清理門戶、向外擴張

普京及其政府、及其爪牙追殺利特維年科這樣的海外異議人士毫不留情,如何「處理」國內異議人士可想而知。2009年7月,人權運動者艾斯提米洛娃(Natalia Estemirova)陳屍在一部汽車的行李箱。2009年11月,追查政府貪汙的律師馬格尼茨基(Sergei Magnitsky)死在監獄中。2010年11月,政治記者卡辛(Oleg Kashin)差一點被人活活打死。2015年2月,反對領導人涅姆佐夫(Boris Nemtsov)在克里姆林宮(Kremlin)附近遭到槍殺。

這是一個龐大、冷酷的黑暗勢力。以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的話來說就是,普京及其政府、及其爪牙已然做到「邪惡的常態化」(the banality of evil)。

當然,利特維年科絕不是俄羅斯第一個噩運臨頭的異議人士。在他被毒殺身亡之前一個多月,俄羅斯首屈一指的調查記者波里特科夫斯卡雅(Anna Politkovskaya)在自家公寓電梯遇襲,胸口中2槍、肩膀中1槍、頭部近距離中1槍,死狀猶如遭到處決。那天,2006年10月7日,普京歡渡54歲生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